盛海健
为了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成效,广大教师在教学研究与改革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究,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文主要针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理念创新与高效课堂建设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教师应当转变“固守课本”的理念,赋予政治课堂更多信息
人教版政治教材的辐射面较广,教师如果还是固守教材中有限的知识信息,就无法构建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着眼于教学的实际需要,既要立足教材,更要拓展教材,将丰富的素材信息融入教学之中,提高政治教学的生动效果。例如在教学《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时,为了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政府职能的内涵与外延,笔者结合社会生活的具体案例,向学生阐述政府在管理和服务不同范畴内的职能。如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经营秩序方面的管理就属于管理范畴,而提供文化、卫生以及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则属于服务范畴,结合具体的案例能够强化学生对教材中概念的理解。教学实践证明,固守教材的政治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只有将生活化信息融入教学之中,才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效果,才能够构建高效课堂。
二、教师应当转变“教师为主”的理念,赋予学生更多自主空间
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切实转变自己唱独角戏的局面,深入分析和了解高中生的学习心态以及思想、思维特点,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能力。笔者在教学中致力于教学模式的转变,将思考和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运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去解决问题。为了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入性与学习的有效性,笔者倡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研究分析问题。如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研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产生的背景、设计这一制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民族自治制度与中国国情之间的关系等,让学生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同时,笔者还要求学生搜集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资料,通过数据、图像等形式感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的顽强生命力以及对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样就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提升了思维能力。
三、教师应当转变“分数当头”的理念,赋予教学评价更多内涵
“分数分数,学生的命根,教师的全部。”这一句顺口溜形象地阐述了应试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深刻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仅仅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以成绩作为对学生政治学习成效的唯一评价标准。这样的评价方式只注重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对于过程以及情感等因素没有顾及,是残缺的评价,没有能够全面展示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作为政治教师,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价。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运用卷面分数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价,同时要对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能力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价,力求提高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同时,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应更多地体现激励促进原则,将学生获得的进步作为对学生激励的抓手,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这一点对于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成效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四、教师应当转变“课堂唯一”的理念,赋予政治教学更广空间
课堂不再是高中政治教学的唯一阵地,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之外,还要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将政治教学向课外进行延伸,打造更为生动、丰满的政治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课堂教学受时间以及空间方面影响较大,教师可以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延伸,让学生利用好课外资源开展探究,让政治教学的效率在课内外相结合的模式中得到提升。例如在教学《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之后,笔者布置学生对本地区基层民主选举工作进行调查研究,重点调研村委会、居委会在选举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以及其与民主选举制度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冲突。学生经过调研,提出了贿选、暴力拉票、选票舞弊等方面的问题,并分析出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农村家族势力蔓延、岗位与经济利益关联以及涉黑等方面具有密切联系,据此提出了多条整改建议。这样的调查研究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学生以更加客观、理性的目光去认识社会、看待问题。
由此可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改革与创新,通过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