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琳
唐代诗人柳宗元在《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意思是说:“眺望远方,重峦层林遮住视线,不禁愁肠百转,宛如眼前江流曲折。”我们的教改之路,亦如这“九曲江流”一样,不可能一马平川,一节节展示新课程理念的教改课,便令人“几多欢喜几多愁”。
这里说的“教改课”,是指有意识地去追求教改新理念的课。
新课改实施以来,老师们以高度的创新精神投身实践,涌现出很多新做法,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气息。
首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台前”退隐到“幕后”,成为学习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教师注重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上,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读书、思考、讨论问题,拥有了自主学习的权利。
其次,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学的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听说读写,教师还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演一演、做一做、听一听、看一看,给学生提供了体验、创造、发挥的机会,调动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除此之外,学生的质疑问难、课外资料的引用、多种媒体与教学内容的整合,等等,都打破了传统课堂单一、静态、平面的结构形式,使课堂活跃了起来。
所有这些,都是对以往语文教学的改革,同时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吹来了徐徐春风。
然而,“江流曲似九回肠”,在令人欣喜、让人振奋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新课程理念“形似神异”的现象。
我们看到一些语文课上,太多资料的补充、太多媒体的演示、太多小组的讨论、太多片面追求形式的做法,大大降低了语文学习的效果。一些青年教师甚至“走火入魔”,对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一些思想观点接受得很快,而对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了解不够,错误地认为后现代课程论是教改依据的基本理论。因而,教学中出现了轻视语言的工具性,一味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文本没有完全读懂便天马行空式地倾谈、发散、拓展;以异彩纷呈的课件代替学生潜心读书等现象。
比如,新课程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于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课堂上读了一遍课文后,教师专门给学生一段时间质疑,等学生一个个问完后,教师要么说“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但学着学着便忘记了学生的问题;要么教师就按事先准备好的话总结一番,不管学生质疑的具体情况,生硬地出示几个预先设计好的问题,仍按既定思路教。这样的教学,把质疑当成了一种点缀和摆设,仅仅是走过场而已,课堂质疑“有名无实”。
又如,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提出教育者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于是,老师们便不敢批评学生,甚至在学生拖腔拿调地读课文时,教师还说:“你读得真棒!”放弃了身为教师对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方面的引领的责任。
还有,所有的教改课几乎无一例外地要用课件,在感情升华处还配以音乐、影像的辅助,否则便被认为不足以体现“教改”的特征。一些教育管理者甚至把是否使用课件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优劣的一项标准。然而。铺天盖地的课件是否能够替代学生对文本的品味、咀嚼,是否用在了帮助学生去理解、感受、欣赏、评价语言之处,是否真正为语文学习服务,为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服务,为语文学习的目的服务,很多时候都是值得商榷的。
再说课堂表演,新课程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倡学生用多种学习方式体验学习过程,于是,五花八门的课堂表演便充斥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端。有学者曾感慨于这种现象,说:“手段多了,对语文学习来说未必是好事。”课堂上滑稽的表演、无休止的倾谈,却不写字、不读书,不见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样做,能够培养起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吗?能够让学生积累起由常用汉字构成的几千个词语,并且把它们运用于口头语言和书面表达吗?
如此种种,教改课异彩纷呈,却也喜忧参半。我们应如何看待教改课,如何正确地评价教改课呢?或许,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是否体现了学科的本质。
语文课不能离开学“语”习“文”,要有语文味。要动情朗读、静心默读,要圈点批注、品味词句,要动笔书写,积累感悟。
2.是否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
语文课应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让学生学有所获,或获得知识、习得方法,或触动情感、提升人格。
3.教学手段是否有效。
教学手段的运用应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常规教学手段各有所长,要根据需要和可能,恰当选用。教学中应处理好手段与目标、手段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4.是否拥有较强的资源意识。
充满活力的教改课,应是灵活应变、因势利导、充满智慧与创新的。语文教师应有较强的资源意识,能够随时抓住教育的资源,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
5.教学是否充满个性。
语文教改课应该是个性化的、有特色的。由于教师的性格、习惯、阅历不同,学生的班情、学情不同,教改课应因地制宜,彰显师生个性和优势,不求完美,但求有所突破。
教改课是语文教师生命力的再现,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理念的理解和对教育理想的追求,闪烁着教师智慧与创造的火花。随着进一步的学习、实践与反思,随着我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不懈地探寻,它必将愈来愈趋近语文教育的真谛。
十年来,在实践新课程理念的征程中,我们的教改课可谓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走过浮躁,在“江流曲似九回肠”中走出困惑,已开始在“任尔东西南北风”中走向成熟。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