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华元
语文,是引领学生的思想在文字的瀚海中沉浮,在文学的天空里领略语言魅力的学科。因此,教师要善于研读文本,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善于破解文本之难点,善于导引学生走出走入文本内外,信步于生活与课堂之间,培养学生敏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文本品读本领。
一、发掘隐性问题,深解无疑之疑
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往往以两种方式呈现,其一即为较为明显的问题,诸如生字词语的认知与理解,文章的结构与内容等等,这些问题往往比较浅显易于解答,权且命其名为显性问题,但是,在文本当中同样存在一些作者的个性化行为,这类行为或是作者在行文构思方面预埋之伏笔,或是在写法中独运之匠心,更或是在看似平常的语句中暗含的象征意蕴。总之,如果不留心,这些隐含的文本信息会稍纵即逝。这便是我们所说的隐性问题,这类问题往往会被读者不做深究而忽略,看似无疑之处却有大疑可寻。深度解读文本,首要的突破口就在于发掘隐性问题,解开无疑之疑。
举例来说,《我的老师》一文当中,对于老师“假装打人”的片段,比较容易的是让学生领悟到老师“假”打,如果教学就此停止,那么对于作者描写这一个段落的目的显然没有达到足够深度的理解。下面是一个在引导深度阅读时的片段:
师:从哪里看出老师不是真的想打我?
生:我从“落下来”“一迎”“ 轻轻地敲在石板上”两个“笑”看出老师没有真打人的意思。
生:是呀,这不是痛苦难过的经历,而是充满了轻松快乐。作者发现老师爱我们。
师:那么,我们爱老师吗?
生:爱的。
师:这一段中哪个词能够体会得到呢?
生:作者写自己的眼神时用了“狡猾”这个词,它本来是一个贬义词,在这里似乎没有丝毫贬抑的意味,我倒觉得它是纯真、无瑕的同义词。
生:是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里真的能够体会到作者对老师的无限热爱。
深度,有时候只比我们平常做的再多一点点,就能够把学生由一个精神世界带入另一个更具魅力的空间。
二、破解阅读难点,深解文本理趣
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会在文本的重点、美点方面浓墨重彩,而文本阅读的难点常常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得到有效的突破。我们解读文章难点的过程,往往就是推动学生与作者或者作者所处的环境进行深层次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学生智慧成长的节点。
《醉翁亭记》一文中,引导学生体会文美、情美,让学生积累文言常识、记忆经典美文等目标都属于阅读教学的重点,这些内容相对易于达成。而如何引导学生理清“醉”与“乐”的关系,是文章教学的难点。要让学生领会作者的胸怀就必须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从背景入手去理解文章的真正精神内涵。知人,欧阳修一直秉持“与民同乐”的革新思想,与范仲淹等人拥有共同的政治理想,并因此而受牵连被贬谪至滁州当太守。论世,欧阳修在滁州继续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使得此处“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当看到滁人游于山水之间、众宾欢于亭阁之上的情景时,太守也醉了。这种醉真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但也未必真的“在于山水之间”,而在于“与民同乐”之中吧。
这样深刻而真诚地与作者的对话,使得学生思维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三、 导引想象联想,深解具体意象
想象力是阅读时促使学生飞越时空的一对神奇的翅膀,深度解读文本离不开想象和联想的帮助。文章阅读的过程中,就文本中某些具体的意象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可以促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更加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一方面,想象与联想是学生入情入境的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内化感悟的方法。
《天上的街市》中充满了缥渺而绮丽的想象,如果只阅读文面而不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文章的学习活动无疑会少有收获。教学中,笔者借助文章描绘的意境,一步步把学生带入作者营造的美好境界当中:
师:(导读文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这两句诗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们想象的翅膀,借着这两句诗,你能感悟到什么呢?
生:我觉得天上人间融为一体了,我们走在这样的街市中,看着一盏盏闪烁着不同色彩的样式各异的街灯,流连于街面上珍奇的摆设,顿然觉得温馨而浪漫。
生:牛郎和织女在这样的环境里游走,似乎传说中他们之间的爱情悲剧并不存在,转而代之的是他们携手闲游的温馨画面。
想象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当学生能够借助作者的引导针对具体意象展开想象时,他们对于美的感悟是那样如同身受。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