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泉
高中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多、难度大、课时少,加之初中数学对高中数学在教学上的支持功能弱化,因此,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任务十分繁重。而且,为了尽快进入复习阶段,很多教师在高二就必须完成所有的教学内容,为了节约时间,教师注重讲,忽略教学问题的设计和优化,难以实现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有深度的思考。
一、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注重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问题的设计
由于高中数学教学时间紧张,教师往往只注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大包大揽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教学工具由粉笔、黑板组成,教师忽略通过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是凭借想象力被动地学习动态的、抽象的知识点。
2.注重讲练结合而忽略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
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模式一般先是教师讲,然后空出时间叫学生做练习题,通过练习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但是,教师却忽略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生成过程,只有学生亲自思考学到的知识点才会记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直接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点记忆不深。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策略
1.设计开放性问题,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会知识点
教师在讲述知识点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过去讲一个知识点,做一道练习题的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拓展学生思维,使他们主动地去探索并获取知识点,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双曲线这一知识点时,对于解方程x2a2-y29=1,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请问同学们这个方程是双曲线方程吗?如果学生回答是。教师可以设问:一定是吗?没有限制条件吗?通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学习,开发他们的思维空间。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回答的内容,在探讨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总结,概括知识点,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教学方法实现了学生主体功能和教师主导地位的有效结合。整节数学课在学生的思考、讨论以及动笔的过程中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2.在讲述知识点前,通过有趣的问题设计开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述等比数列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个有趣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然后再讲述等比数列的概念、公式、题目等知识点。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白纸,然后将白纸对折32下,请问此时白纸的厚度是多少?此时学生会拿出一张白纸不停地对折,一边回答:“5厘米,10厘米,课桌一样高,楼房一般高……”当教师说会和珠穆朗玛峰一样高时,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以及学习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会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讲解为什么那么高。教师便可以此问题为切入点,讲解等比数列的概念、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以及本题的计算方法。通过设计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关注知识点,真正地实现快快乐乐学习。
3.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启发性问题
课堂问题的设计在精不在多,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深入研究各个知识点的联系,从学生理解能力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设计启发性问题,从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例如,教师在讲述椭圆的概念这一知识点时,首先让学生用细绳、图钉在纸上画出椭圆,在图形结合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依次提出以下几个问题,通过学生自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椭圆的概念。
问题1:在纸上作图是为了说明什么?
问题2:如果绳子的长度不变,改变图钉之间的距离,那么椭圆将会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将图钉合二为一,会画出什么图形?再请同学们将图钉之间的距离调到和绳长一般长,会画出什么图形?如果两个图钉是固定不变的,绳长小于两图钉之间的距离能否画出图形呢?
问题3:通过以上作图实践,同学们是否可以得出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
4.通过设计问题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高中数学教师习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因此学生多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问题意识。教师应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生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师在讲述“二面角”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通过设计问题串来导入。(1)平面几何中“角”是如何定义的?(2)角有大小吗?又是如何定义的?(3)在立体几何中已经学习了哪些角?(4)它们的大小又是怎样确定的呢?通过问题串的设计,为学生指明一条研究角的清晰思路,这个难点就会比较容易被学生掌握了。
有效的教学不只是将教学知识传输给学生,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提高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优化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势在必行。通过问题设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中、融入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使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责任编辑黄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