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斌,王清诚
(余杭区中医院,浙江 余杭 311106)
·基础与临床研究·
血清Ang2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相关性
全 斌,王清诚
(余杭区中医院,浙江 余杭 311106)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中血管生成因子2(Ang2)的浓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收集50名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50名COPD稳定期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标本,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Ang2的浓度。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COPD稳定期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Ang2浓度分别是3861.6±273.8pg/ml、2107.4±843.4pg/ml和1645.7±453.2pg/ml。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Ang2浓度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及健康人(P<0.01)。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Ang2浓度显著升高,Ang2可能成为评价COPD急性加重的一个有用的生物标记物。
血管生成因子2;慢性阻塞性肺病;生物标记物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rum angiopoietin-2 (Ang2)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 [Method] Serum concentration of Ang2 were measured by ELISA in 50 patients with COPD acute exacerbation, 50 patients with stable COPD and 50 healthy control subject. [Result] Serum Ang2 concentrations were 3861.6±273.8pg/ml in patients with COPD acute exacerbation, 2107.4±843.4pg/ml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PD and 1645.7±453.2 pg/ml in healthy control subject,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 of serum Ang2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COPD acute exacerbation than in stable COPD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 subjects (P<0.01). [Conclusion] Serum Ang2 concent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COPD acute exacerbation, and it might be a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is disease.
Keywords: angiopoietin-2;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biomarker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 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气道疾病[1],近些年患病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在我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COPD者约有2,500万,占15岁以上人口的3%,40岁以上成年人中,COPD发患病率为8.2%[2]。据统计,在我国疾病死亡排序中,COPD占第三位,而在农村,COPD则占死因的首位[3]。COPD发病机制复杂,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在COPD患者微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升高,因此,支气管新生血管的形成和血管重构是COPD的一个有益的病理反应,参与了COPD的发病机制[4]。血管生成因子2(Ang2)被认为是内皮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的一个配体,在维持血管结构的稳定和重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本文重点研究Ang2在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变化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探索血清Ang2是否可以作为检测和诊断COPD急性加重的一个有用生物标记物。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间在本院就诊的COPD患者,诊断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全球创议(GOLD)指南及2007年版《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标准(FEV1/FVC<70%)[6]。排除其他慢性疾病:(1)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支气管扩张症,肺间质纤维化,肺部手术史;(2)合并有心血管、肾、肝等严重原发性疾病;(3)其他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肺水肿、肺部以外的细菌感染、糖尿病等。COPD急性加重患者50名,平均年龄(66.78±11.42)岁,其中男性36人,女性14人。诊断标准是:在原有COPD的基础上,原有症状存在2个月以上加重,并持续3天以上,主要表现为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程度加重、咳嗽加剧,痰液由白色的黏液泡沫痰转变为黄色的黏稠痰或成块状的青绿色痰,必须通过抗感染,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茶碱、糖皮质激素才能控制病情。COPD稳定期患者50名,平均年龄(66.39±12.32)岁,其中男性31人,女性19人,根据肺功能再分为轻度(FEV1/FVC<70%,FEV1≥80%)、中度(FEV1/FVC<70%,50%≤FEV1≤80%)、重度COPD(FEV1/FVC<70%,30%≤FEV1≤50%)。健康体检者50名,平均年龄(65.47±10.35)岁,其中男性29人,女性21人,其肺功能均正常(FEV1/FVC≥70%,FEV1>80%预计值)。3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23,P=0.25),3组男女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4,P=0.15)。
1.2 方法
COPD患者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mL,离心取血清,37℃水浴30min,4000r/min离心10min,收集血清,-80℃冻存待测。健康体检者采用同样的方法收集血清待测。Ang2浓度的测定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法。人血管生成因子2(Ang2) ELISA检测试剂盒(YL0028-Z,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
COPD急性加重期、COPD稳定期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项检测指标如表1所示,其中因COPD急性加重患者不宜做肺功能,所以该组肺功能检查结果缺如。从表1可见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与对照组患者相比,FEV1/FVC%、FEV1%预计值均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COPD稳定期及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Ang2水平均升高,且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Ang2水平较COPD稳定期患者更高(P<0.01)。
表1 不同分期COPD患者及对照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
注:2组间肺功能的比较采用t检验,3组间Ang2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结果,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患者,与对照组相比,P均<0.01;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比较,P<0.01。
各级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Ang2水平差异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COPD稳定期患者Ang2(pg/ml)检测结果
COP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已有研究发现,在COPD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血管新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细菌、病毒感染呼吸道可以导致炎症因子和前炎症因子的释放,进而引起Ang2的产生增多。Ang2破坏肺泡脉管系统的稳定性,破坏内皮细胞引起渗漏,引起肺充血,损伤肺组织,因此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伴随着炎症及低氧刺激,血管生成因子释放增加,进一步促进了COPD急性加重的病理过程。由于COPD的肺部损害呈慢性进展,每急性发作一次,患者的肺功能就会损伤一次,并且这种创伤是不可逆转的,入院就诊患者多为急性加重期[7]。对COPD的急性加重早期诊断可以有效地进行对症的治疗,减轻急性炎症对肺功能的损害,也减少患者死亡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开展探索有效生物标记物的研究。在肺部炎症性疾病中,生物标记物可以用来评价炎症的程度,监测炎症的进展过程,预测疾病的转归等[8]。目前临床最常用于COPD急性加重检测的指标主要是血沉、周围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等。但这些指标均有其局限性。血沉对急性炎症的反应较慢,2~3天开始升高,即使经积极有效的治疗,血沉仍不能提示治疗的程度,同时血沉还受到年龄、性别、药物因素的影响[9]。因此血沉不宜作为有效的生物标记物。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虽然是常用的有效检测炎症的指标,但是在COPD急性加重的过程中,临床上往往使用激素,因此不能正确反映疾病转归[10]。C-反应蛋白在感染后6h内迅速升高,1~2天内浓度最高,且不受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激素的影响,因此是目前检测和诊断COPD急性加重的生物标记物之一[11]。
本研究对血清Ang2与COPD之间的关系做了初步探索,发现与健康人及COPD稳定期患者相比,COPD急性加重患者血清Ang2浓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各级COPD稳定期患者之间,血清Ang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血清Ang2可作为诊断、评价、监测COPD急性加重的一个新的有价值的生物标记物。进一步深入的分析,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探讨Ang2与血沉、C-反应蛋白等之间的相关性,以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服务。
[1]沈宁.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2,(05):29-33.
[2]欧阳科.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06): 135-136.
[3]张爱兵.C反应蛋白检测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分析 [J].中国医药导报,2011;13(7):1240-1242.
[4]杨小琼, 甘仲霖, 邓述恺,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诱导痰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测定[J]. 现代医药卫生,2007,(05): 636-637.
[5]Knox AJ, Stocks J, Sutcliffe A. Aniogenesis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COPD. Thorax 2005;60:88-89.
[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7]周新,韩伟.COPD预后评价指标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18(9):1388-1390.
[8]杜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机械通气指南(2007)评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2): 98-99.
[9]高俊霞,周秀梅,刘淑梅.ES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药,2010,32(14):189-1895.
[10]张胜堂,张秀卿,宋滨东. COPD急性加重期CRP、IL.10、WBC、中性粒细胞比例检测的意义及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0):30-31.
[11]唐海成, 柏宏坚, 姜永前, 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白介素-17、C反应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J].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23(4): 325-327.
Therelationshipbetweenserumangiopoietin-2and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
QUANBin,WANGQingche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of Yuhang, Zhejiang 311106,China)
R563.9
B
1672-0024(2014)04-0049-03
全 斌(1982-),男, 浙江杭州人,本科,主管药师。 研究方向:临床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