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明
教研员是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的导师,其水准在一定程度上是某个区域内教师优秀与否的标志。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员除了组织参与测评、赛课、研训等活动,更多地要在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研策略上给予教师引领、指导、帮助。这就需要教研员转变角色和工作行为。笔者以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员应做到“五要”。
一、 腿要勤
所谓腿要勤,指的是教研员要经常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观摩一线教师的课,诊断教师的教学,与教师一起探讨教学,商榷教法,交流观课感受,给出建设性的意见。这是教研员角色的应有之义。
令人担忧的是,有的教研员很少把听课作为自己的日常工作来做,甚至根本没有走进一线教师的课堂,与教师共同探究教育教学。有的教研员上班时间看报纸、喝茶、打毛衣、炒股票,一学年都不到学校进行调研,远离了一线教师,脱离了教学实际。
教研员只有放下架子,走出办公室,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观摩教师的教学,平等真诚地与教师切磋、探讨、交流,成为一线教师教学业务上的指引者,才能真正发挥教研员的应有作用。其实,一线教师非常渴望得到教研员的帮助和指点迷津,切实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益。
笔者认识的川南某县教研员每学期都要深入到县内的村小听课,每学期到基层学校听课近200节。他从县城乘车转车,有时坐两轮摩托车,有时踩着泥泞小路,有时跋涉在崎岖的山路,县里每所学校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不辞辛劳,深入基层,坐在教室里聆听教师的教学,与广大教师一起探究教学,成为其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毋庸置疑,他是一个“接地气”的教研员,倍受广大一线教师的喜欢与敬仰,获得了“省优秀教研员”的称号。真正的教研员应该如是。
二、 眼要毒
陈钟樑先生曾说,语文教师要有一双“毒眼”。他所说的“毒”,指的是敏锐和深刻,能从字里行间读出学生读不出来的东西。其实,何止语文教师要有一双“毒眼”,教研员何尝不需要一双“毒眼”。此处的“毒眼”是指教研员的眼光独到深刻,能够一针见血地看出教师课堂的优劣,教学水平的高低,只有教研员自己站得高,才能高屋建瓴地从课程学、学科视野、课程标准等角度诊断教学,解剖课堂,讲出教师教学的优点与不足,道出教师教学为什么好,好在哪里,不足在何处,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帮助教师重构教学,切实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这就需要教研员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精深的学科理论,正确解读课标的内涵,深刻领悟课标的精神,准确把握学科、年段的具体要求,熟悉相关学科的教材。
笔者多次参加教研活动,发现有的教研员观课评课时对教学现象或教学环节大多就事论事,笼统而不具体,如“教学中小练笔环节设计得很好,起到一定的练笔作用”,“导入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于好在哪里,起到了什么作用,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好在哪里,讲不出个一二三来,给不出可行性建议。教研员不能从学科视野和课标的角度来观课评课,而是泛泛而谈,隔靴搔痒,触及不到教学的本质,致使上课教师不明白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参与者获得的只是一些粗糙的教学现象和零星的思想碎片,不能升华为经验和理论,正所谓“以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试想,这样的教研员能给执教者和观课教师带去专业上的提升吗?这个区域内的教学质量会有多大的提高呢?
因此,教研员要多读书,尤其是读专业书籍期刊,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开阔自身眼界,夯实专业理论,增强学科素养,及时了解当前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以及本学科的热点难点。教研员只有这样不断修炼基本功,才能让专业思想“高”起来,学科理念“新”起来,观课评课议课才会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眼光自然就“毒”了。这是每个教研员都需要潜心修炼的看家本领。
三、 嘴要利
此处的“嘴要利”,指教研员口头表达能力要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研员是靠“嘴”吃饭的。
教研员行走于学校,奔走于教师课堂,活跃于各种教研活动,“指点江山”,无论其专业思想、学科观点,或是观课评课、指导帮助他人,都需要有声语言来表达见解,传递思想,传播理念。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笨嘴拙舌”的教研员会把教研工作干好。“口才”对于教研员之重要不言而喻。如北京的吴琳老师就是一个思维敏捷、口吐莲花的教研员。她点评教学深刻独到,字字珠玑,颇能给与会者思考启迪;她主持过很多大型的教研活动,穿插衔接,妙语连珠,各个环节衔接得流畅妥贴,发言令人回味无穷。吴老师深邃的思想、敏捷的思维、流畅的表达,让教研活动风生水起,带给与会者的是学术的盛宴,思想的享受。
诚然,教研员的口才有天赋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后天勤奋历练的结果。优秀的“口才”源于扎实的专业、深刻的思想、灵敏的思维,以及对教育教学独到而深刻的理解感悟。没有“思想”,何来振聋发聩之音;没有“思考”,哪来妙语连珠发人深省,给人启迪。磨砺思想的锋芒是教研员日日修炼的功课。这就需要教研员善于学习,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名师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勤于思考,多角度思考,让头脑永不生锈,为思想引入源头活水。教研员有了深厚的专业底蕴,胸中藏有“千山万壑”,观课评课时讲话就具有含金量,就能传播思想的精髓、教学的精华,这是教研员专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能体现。
四、 要“下水”
常言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后者指的是教研员不但要善于研究教学,还要亲临教学一线,走上讲台,亲自上课。
如果一个教研员只晓得坐而论道,高谈阔论,而不深入教学阵地,只能是“闭门造车”,脱离教学实际的研究再多也是“空中楼阁”,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倘若教研员不亲自深入课堂去看看教材,了解学生,就不可能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不知道一线教师面临的难题和困惑,又如何引领教师成长、助推区域教育的发展呢?
令人遗憾的是,当前有不少教研员光说不练,凭其身份对一线教师指手画脚,却不敢走上讲台以身示范。这是教研员职能的缺失,也是教研员的悲哀。我们可以想见,这样的教研员无论其说得如何头头是道,天花乱坠,又有谁会真正信服呢?由于他们没有深入到教学实际中,缺少教学这一课的切身体验,所言往往无关痛痒,难以切中教学关键要旨,指导时会有失偏颇,甚至把与会者的思想引入狭隘与歧途。
一个游泳教练如果光说不练,学员就不可能获得感性的认识。毫不夸张地说,示范就是最好的指导。游泳如此,教学亦然。教研员经常“下下水”,才晓得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适切学生,才能了解教学策略是否能突破重难点,才知道行走课堂的深浅,何处该点拨,啥时可拓展。教研员躬身课堂实践,对教学感同身受时,指导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过经过脉”,提醒教师需要注意的地方,尽量让教师少走弯路;教研员有切身的教学体验、直观丰富的教学思考,观课评课的针对性才强,才可能客观科学地评价教师的教学,为执教者提出建设性意见,指明今后教学需要改进努力的方向,同时带给与会者深度的教学思考,促进其专业成长。一言以蔽之,教研员“下水”对教师极具直观的示范指导作用,胜过千言万语。
当前,活跃于教学一线的教研员颇多,如北京的吴正宪老师、湖北的余映潮老师、江苏的于永正老师、江西的王玲湘老师,他们身居教研员角色,却经常“下水”,与一线教师同台上课,用课例承载自己的研究,用教学展示自己的思想,知教学的深浅,懂讲台的“高低”,其“且研且教,研教结合”的专业品质深为一线教师喜爱与敬仰,堪为广大教研员学习的榜样。他们勤学善思和“言传身教”,让自己在教研上独树一帜,成果丰硕,帮助很多一线教师在教学业务上获得很好的发展,带动了一大批教师在专业上获得成长,真是功莫大焉。此当是教研员工作追求的高境界。
五、 笔要勤
教研员由于自身具有扎实的理论及丰厚的专业素养,经常行走于研究与教学之间,对教育教学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思维的结晶与智慧的火花时常灵光乍现,如果仅仅靠“嘴”传播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研成果,其范围是有限的,受益的只是局部或部分教师。教研员的成果若能在更大范围交流,甚至让全国的同仁分享,带给更多的教师思考和借鉴,岂不是中国教育之幸,教师之幸?
怎样扩大教研员的影响力,让更多的教师受益呢?毋庸置疑,文字能够很好地留存思想,超越时空,让教研员的经验成果传播得很远。当前,资讯发达,网络遍布,信息传播的范围广,速度快。如果教研员能把经验成果化作文字,随着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介,扩大交流范围,就能让遍布于城市乡村的每一所学校中的教师受益,获得思想的启迪,改变自己,改进教学。
这就要求教研员在平时的工作中除了善于思考,还要勤于笔耕,及时记录零碎的思想,捕捉智慧的火花,积累教育教学素材,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比较,不断实践反思总结提炼,形成系统的思考,把一般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放在博客,或向全国的教育教学期刊投稿,在带给更多教师思考借鉴的同时,与广大教师的思维碰撞,从而激发出更多的教育教学智慧,产生良性循环及核能裂变效应。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教研员疏于思考研究,很少用笔思考、记录教育教学,更不用说有高质量的经验成果发表在全国性的专业期刊上,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这样的教研员如果在检查教学常规时要求一线教师写好教学反思、教育随笔、经验文章,是不是有点可笑?如果有教师让他们指导写教育教学文稿,不知道会不会把教师引入歧途,误导教师,进而毁了教育教学呢?
放眼当前的专家、名师、优秀教研员,谁不是善于思考,勤于笔耕之人?他们著作等身,把丰硕的教研成果化作文字撒播于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或发表于自己的教育博客,供大江南北的教研员和城市乡村的教师阅读、参考、借鉴,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用笔思考,发出自己的声音,是一名真正的教研员发挥职能的有效途径,也是教研员成长的奥秘。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员只有勤学善思,拥有丰富深厚的理论素养、过硬的教学功夫,时常亲临教学一线,时常“下下水”上示范课,修炼一双“毒眼”、一张利嘴,同时把自己的教研成果以文字的形式传播开去,才能真正成为教师业务上的导师、成长的推手,进而为新课改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