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管窥德国中小学校体育教学

2014-10-16 12:19蒋远松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观照德国目标

蒋远松

作为现代学校体育发源地的德国,其体育教学伴随着教育的发展在体育理论、体育实践、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等方面均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其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方法等都为世界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也为我国的学校体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德国学校体育的发达首先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各级部门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体育教学的规章制度,甚至在德国宪法中也有关于学校体育的条款:“每个公民都有通过体育,特别是通过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以及旅游来维护自身健康和劳动能力的权利”。

一、 以身体素质能力为核心:德国学校体育的多维化教学目标

德国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能力为核心,涵盖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可以概括为培养运动行为能力、掌握技术技能、维持健康、提高安全感、重视团队合作等。其中培养学生身体素质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设置一些有意识的运动和无意识运动,让学生在运动期间保持空间定位,以此提高其定位能力;第二,培养学生的应急反应能力,设置一些情境以达到刺激学生的目的,观察学生在此情境下的反应是否快速、及时;第三,培养学生的平衡能力,让学生在平衡中保持身体姿势不变,或在变换的环境中锻炼学生恢复平衡的能力;第四,培养学生的韵律辨别能力,借助音乐或乐器,要求学生在指定的节奏中完整地完成一个活动过程;第五,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考察学生是否能保险地、经济地、清楚地完成一个动作,在此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如何合理地使用和分配力量。德国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很少就单个能力训练学生,往往是通过一个体育游戏达到多重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师不能单纯追求单个能力的孤立训练,而且多数情况下这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在一个体育游戏中也可能培养学生的多个能力,例如在科赛尔编著的《玩的艺术——德国中小学体育课练习及游戏》一书中,关于“窄小游戏场地上运球”的介绍,首先要求学生听命令运球,这是在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其次通过练习运球的技能改善学生的分辨能力;再次通过在节奏中运球培养学生的韵律能力;最后让学生在一条线上运动,以此培养其平衡能力。[1[此外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在越来越小的空间运球,藉此锻炼学生的定向能力。

德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注重多维化发展,不仅仅培养学生的运动知识与运动技能,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这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2]根据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体育教学目标的规定,学习目标分为五个方面: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可见,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也在朝着多维化发展,更加关注学生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形成,教导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和分享,更加注重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凸显体育教学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二、 观照生活:德国学校体育的价值观

德国学校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深受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思维方式、价值倾向、个体需要、个体愿望等的影响。德国的体育教师认为取得最佳成绩不能成为进行体育活动的终极追求,应倾向于满足个人的愿望和社会化、生活化要求。[3]德国社会处处离不开体育,娱乐需要体育, 健身也离不开体育, 甚至居民消费也少不了体育, 体育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被纳入人们日常生活, 使得其逐渐脱离了单一的肢体运动,成为人们塑造和完善个性、彰显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要方式。[4]学校体育也受此影响,其价值观中出现了“观照生活”的倾向。

德国学校体育为何要“观照生活”?其一是因为体育源于生活。关于体育的起源有“劳动说”、“战争说”、“祭祀说”及“多元论”等等。无论何种起源都折射出人们的生活在体育产生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也反映出体育是从生活世界中脱离出来的。因此,观照生活世界也是向人们原来的家园“寻根”的过程。其二是因为体育本身就是学生感知经验的过程。体育活动只有学生亲身去体验和感受,才能体味其中的快乐。德国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常常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做某个动作或突破,使学生能在成功与失败、竞争与合作中体验体育运动内在的乐趣,体验体育活动的参与感和自我满足感,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德国的体育教师普遍认为只有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会到快乐、激情、欢愉、兴奋等情绪,才能真正领悟体育“观照生活”的真谛。

德国学校体育对生活的观照使得学校体育为实现体育社会化和体育生活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使得学校体育成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和人们身心健康的一种教育手段。

德国学校体育对生活的观照给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随着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研究不断深入,体育课程的内涵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的学校体育也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实践体验,更加注重体育教育教学过程本身的价值,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

三、 玩的艺术:德国学校体育中的游戏理念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娱乐活动,游戏产生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人们创作出游戏这项活动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娱乐, 而是为了教育未成年子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游戏才逐渐具有了娱乐的功能。当然,游戏也是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

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可以使自身变得生动、活泼,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因为游戏所具有的娱乐功能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使其体味体育的快乐。此外游戏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反应能力、协作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大多数游戏都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需要成员的通力合作。

德国的游戏将以上能力运用得淋漓尽致而又能实现观照生活的体育价值观。德国的学校体育课没有固定的模式,游戏在其中占到较大的比重,一般的体育教学都以强度较小而活跃的游戏开始,以强度较大、轻松愉快的游戏结束。从组织教学的角度看,看似松散的游戏教学实际包含着较为具体的目标,其实效性很强。德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教学目标都比较具体,往往是由小到大、由实用功能最终达到理想价值。

德国学校体育中往往针对不同的具体目标设置丰富多彩的游戏。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分辨能力的目标,则设置带球技巧游戏、投掷游戏、跳跃物体游戏。他们的游戏设置很注重实用价值,而且依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逐步增加游戏的难度。在具体的游戏操作中,不仅游戏内容形式多样,而且游戏器材也各式各样。在“不同形式的翻滚”游戏中需要用到各种游戏器材:跳箱、跳板、凳子、垫子、实心球、双杠等器材。体育教师会根据游戏内容的难易程度对不同的游戏器材进行合理搭配以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例如在“带有绊脚物的翻滚”游戏中,要求学生做短助跑之后,在被实心球绊住的同时, 在垫子上做前滚翻。这个游戏的操作非常简单, 有一个实心球和一块垫子(或一块软地面)就足够了。这个游戏体现了德国体育观照生活的价值,因为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被绊倒,而被绊倒后如何保护自己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内容中指出,1~6年级的教学可根据学生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的特点,采用主题教学、情境教学、复式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目前体育游戏在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已被普遍运用,然而我国的体育游戏目标都很抽象,譬如有的游戏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往往是先抽象后具体,这点和德国学校的体育游戏有所区别。

参考文献

[1] [德]安德利亚斯·科赛尔等.玩的艺术——德国中小学体育课练习及游戏[M].丁鹏,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 姚大义.现代德国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6).

[3] 高振发.美国、德国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4] 王海源.德国学校体育的社会化与生活化[J].中国学校体育,2005(5).

[5] 张建军.德国学校体育的启示[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观照德国目标
家庭伦理剧: 从人伦差序到地域关系融变的影像观照
关照与观照
“梦梦”“娇庆”德国行
新中国科技60年(3)
开始敲门
非常演奏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