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毁于龙卷风的小镇”导写

2014-10-16 13:52吴国梁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4年28期
关键词:辞海浮华龙卷风

吴国梁

原创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个偏远、封闭的小镇只能听到两个电台:第一电台专门广播名人消息或是热闹歌曲排行榜,它的收听率相当高;第二个电台则是气象专业电台,它的听众只有一小群人。

一天晚上,气象电台发出紧急警告:一个威力惊人的“龙卷风”将在午夜来袭本镇,电台呼吁市民立即疏散他处。

这一小群听众立刻组织起来,有的去找镇长,有的到街上敲锣打鼓,有的打电话给第一电台,请求播出龙卷风消息,好保存小镇居民身家性命。

镇长说:“本镇从未有过龙卷风,龙卷风的消息是气象电台误报或捏造,为的是提高收听率。”敲锣打鼓的人则被视为疯子。而第一电台则以现场正在访问名人为由,不能插播这一条“生死存亡”的消息。

小镇被夷为平地,后来者没有人知道这块地曾经是一个小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角度一:小镇之所以悲惨地被龙卷风摧毁,并不在于没有人觉醒与呼喊,而在于那少数觉醒与呼喊的人并没有能唤醒其他沉迷于“名人消息或是热闹歌曲排行榜”的多数人,从这个角度,同学们可以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多数与少数”等角度立意;

角度二:无论是镇长还是第一电台的表现,都显示了极其缺少忧患意识,“从未有过”并不代表不会有,“名人访谈”抵不上“生死存亡”,这种陷于安乐意识中的人,对可能到来的危机是不会感知到的,从这个角度,同学们可以从“忧患意识”“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角度立意;

角度三:如果把两个电台看作是“公共知识分子”的隐喻的话,第二电台以及它的听众就可以看作是一群有良知有正义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共知识分子,而第一电台只是热衷于名人流行收听率,可以看作是只知道媚俗的公共知识分子,这两者的受欢迎程度当然会不同,但他们对公众的引领作用却判若云泥。从这个角度,同学们可以写“知识分子的责任”“如何做社会的引领者”等话题。

微博论

@丫米:都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怎么这里边的那么多“人民群众”就都近视了呢?可见另外一句话也不能忽视啊——真理往往把握在少数人的手里。不过,这些少数人也够悲摧,活活地做了这些“人民群众”的陪葬——怎么越来越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

@闹在高三:这是在讽刺现在“娱乐至死”的社会状况的吧?“名人”、“歌曲”、“排行榜”、“收听率”,或许还有没说出来的“狗仔”、“八卦”、“炒作”等等,大家热热闹闹一起“过把瘾就死”,怪不得小崔抑郁了呢,黑土都飘成沙尘暴了。

@睁眼睛打呼噜:那些喜欢歌舞升平的人应该好好读读这个故事,说不定什么时候危机就在歌舞升平的背后悄悄出现。不过,这个材料当寓言看就好了,当不得真,要真是“后来者没有人知道这块地曾经是一个小镇”,那讲这个故事的人怎么知道的呢?

素材及化用

强力素材1:

《菜根谭》:人心有部真文章,都被残编断简封固了;有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艳舞湮没了。学者须扫除外物,直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

化用例段:

浮世浮尘,我们须扫除外物,直觅本来,破觚为圜,斫雕为朴,拂去遮蔽双眼的浮华,洗去铅华,有主见,有勇气,才能有个真受用。

强力素材2:

高伯舟,一个与《辞海》较真的老师。几年来,这位目前已从新疆团校退休的教师将自己对《辞海》的疑问集结起来,写就了一本《辞海质疑》。他说,他就是这样一个“较真”的人,而作为权威的工具书则更需要严谨。

化用例段:

有这样一个人,他拂去了《辞海》权威无错说法的浮华,圆睁慧眼。他不听信他人所谓权威的说法,不理睬这个时代特有的浅薄不耐心,坚持着心中的真文章,认为《辞海》中亦有纰漏,耐着性子挑出其中错误,并写就一本《辞海质疑》,奏出了典雅、柔和、辽阔宽厚、如大地蕴涵万物般的变宫之音。他因拂去浮华,直觅本来,有主见,敢于向权威挑战,而有此成就,他就是那个勤劳的老师高伯舟。

强力素材3: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派特使马嘎尼到北京要求通商被拒,清王朝坚持闭关锁国,视西方科技工业文化为奇技淫巧,异端邪说,造成两千年封建东方大帝国盛极而衰的转折。

化用例段:

遥想曾经繁盛一时的康乾盛世,表面的繁荣却已无法掩饰内在的空虚。乾隆好大喜功,追求虚名,并长时期浸淫于“歌舞升平”的虚假繁荣中,沉浸在中华古老文明的夕阳余晖之中,浑然不知日之将暮,寒鸦凄迷。相比于康熙帝努力学习西方自然科学,乾隆却始终视其为异端邪说。他自高自大,满脑子 “华夷有别”的排斥意识。乾隆王朝在表面繁华的外衣下,内部却已开始渐渐腐烂。

例文精选1

变徵浮华

□张馨予

浮华偎眼,喧嚣弥心。变徵易奏,可悲可叹。

这天地的颜色本是朴素的,清新怡人的,可“如今”硬是给抹上了艳丽的颜色,充斥着闪烁的彩虹,纵是流光溢彩,奈何涩眼伤身。

这天地的乐声原只有虫鸣鸟语,繁世中的浮华,无所不在,透着变徵之味,虽曰亢奋,结局实为悲凉之音。何如变宫之志,看似浑厚而少了许多激烈,最终却平和顺心,韵味绵久。【以“变徵”与“变宫”两种乐调对比,点出“悲凉”与“顺心”两种结果】

那个小镇热衷于娱乐,如变徵,虽高亢激昂,但浓郁的是悲凉。当气象电台发来龙卷风预警时,镇民虽惧惮,但都因未听气象电台随即相信了镇长愚昧的说法,而第一电台竟以名人访谈为由拒绝插播,顷刻间,小镇夷为平地,人们葬身于盲目之中。

浮华是浅薄,是盲目。也正是因为浮华遮蔽了双眼,所以才听信了不正确的言论,作出了不正确的决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古希腊神话中,伊卡罗斯眼中那浮华便是充满力量的太阳,当他与父亲被困在迷宫中无法逃脱,便用蜂蜡做翅膀飞出了迷宫,他见太阳明媚灼眼,充满力量,便不顾父亲忠告,飞近太阳,但随即翅膀蜂蜡融化,葬身于茫茫大海,他因浮华遮眼,逞能而为,不信忠言,而失去了再次飞翔的机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所以我们应拂去眼前浮华,不因其遮蔽了双眼,以至于走向错误的道路。【举例后及时点明了用意,扣紧了“浮华”、“遮蔽”、“错误”等】

有这样一个人,他拂去了《辞海》权威无错说法的浮华,圆睁慧眼,不听信所谓权威的说法,不理睬这个时代特有的浅薄浮躁,坚持着心中的真文章,认定《辞海》中亦有纰漏,耐着性子挑出其中错误,并写就一本《辞海质疑》,奏出了典雅、柔和、辽阔宽厚、如大地蕴涵万物般的变宫之音。他因拂去浮华,直觅本来,有主见,敢于向权威挑战,而有此成就,他便是那个勤劳的老师高伯舟。【上个例子为神话,此例为现实,一虚一实,一反一正,既相互补充,又形成了对比。】

浮世浮尘,我们须扫除外物,直觅本来,破觚为圜,斫雕为朴,拂去遮蔽双眼的浮华,洗去铅华,有主见,有勇气,才能有个真受用。

澈水淌眼,明镜盈心。纤手拂去翳云,巧口言出肺腑。变宫可响,可喜可乐。【结尾由再次扣题,阐明了“变徵”变“变宫”的好处。】

评点

本文素材丰富,语言流畅,许多语言很有文采。在素材使用上,以古音乐的“变徵”与“变宫”分别暗指两种不同的结果,然后引用神话中的人物与现实中的人物,一虚一实,一反一正,形成了对比。句式方面,多用整句,显得典雅庄重。

例文精选2

请等一等

□周洪宇

在生活中,浮躁与无知让我们丢失了太多灵魂的忠告,我们就像小镇里的大多数人,面对真相,我们选择的是漠然,而不是相信;面对可以预防的危机,我们选择的是得过且过,而不是防患于未然;面对生命与利欲,我们选择了后者,而不是坚守生命的本真。

村上春树曾经这样说道,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寻觅的过程亦即失去的过程。在我们浮躁而无知的追求过程中,失去的是珍贵的忧患意识和前瞻性,失去的是面对权与利时,对生命的尊重与良知。

古往今来,这些例子更是屡见不鲜。

遥想曾经繁盛一时的康乾盛世,表面的繁荣早已无法掩饰内在的空虚。乾隆好大喜功,追求虚名,并长时期浸淫于“歌舞升平”的虚假繁荣中,沉浸在中华古老文明的夕阳余晖之中,浑然不知日之将暮,寒鸦凄迷。相比于康熙帝努力学习西方自然科学,乾隆却始终视其为异端邪说。他自高自大,满脑子 “华夷有别”的排斥意识。乾隆王朝在表面繁华的外衣下,内部却已开始渐渐腐烂。【以近代的例子作为论据,并且康熙与乾隆形成了对比,突出了表象与内在的巨大差别。】

这种“天朝大国”、“以兵戈矛盾对抗洋枪大炮”的思想,不正是缺乏前瞻性与忧患意识的表现吗?古人有云: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居安思危,危则虑安。事事长存未雨绸缪的意识,面对潜在的危机,宁可信其有而不可信其无,往往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

1898年,德国占领了青岛,17年后,他们却为中国留下了一座堪称“东方瑞士”的现代化城市。当时德国所采用的雨污分流的规划非常先进,尤其是一百年前就能意识到这一点非常不易。而相比于当今的种种烂尾工程,它精良的设计,更是避免了多年后对人们生命的隐患,是对受益者的一种尊重。【这则材料又形成了对比,一是一百多年前德国人对青岛的建设,一是现在种种烂尾工程,突出前者,又批判了后者】

古人造字的智慧告诉我们,“盲”即是“目亡”,而“忙”则是“心亡”。当我们急匆匆地不假思索地沉浸于某种享受,或者急躁地追求利欲时,我们的心,我们的灵魂便会跟不上我们的脚步。当浮躁与利欲越来越成为一种生存信仰与常态,请等一等。【巧妙地利用拆字法,点出“心亡”的后果,再次提醒读者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评点

文章切入巧妙自然,语言流畅自如,素材丰富,有名言警句,也有历史事例,并且多处素材形成鲜明的对比,赞美与鞭挞的对象一目了然。最后以汉字结构拆分的方式来再次点明文章主旨,很有创意,可以看作是为文章争取分数的亮点之一。

猜你喜欢
辞海浮华龙卷风
龙卷风
龙卷风
赵国春与《辞海》的故事
疯狂龙卷风
《辞海》的创新之路
我国最大综合性辞典《辞海》启动第七版编纂
锦绣浮华,生死契阔
浮华尽
现代进行时传承之旅收官站纪实 褪去浮华·拥抱新生
谣言·党争·浮华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