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经 越吵越爱的百岁夫妻

2014-10-15 02:08
健康必读 2014年9期
关键词:高氏老两口儿子

靠吃树叶挺过苦日子

小时候,解怀银父母早亡,7岁便成为孤儿,随后被大伯收养。大伯一家对他很好,不仅让其吃饱穿暖,还供他上私塾读书。共生育5个儿子,但第一个孩子因病在六七岁时早夭,如今膝下还有四个儿子。

解怀银上过学,在村里文化水平较高,曾做过生产队队长,带着乡亲们一起劳动。他还是村里的“故事大王”,平日喜欢看《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各类古书,大伙儿农活干累了,他就坐下来给大家讲故事,声情并茂,惹得周围人的叫好声不断。直到现在,解老还对一些历史典故印象深刻,哪朝哪代的故事随口就来。

解高氏不识字,常年在家操劳。说起母亲的特长时,老两口今年71岁的儿子解洪建告诉记者:“母亲做针线活特别好!小时候家里盖的被单上都被补了一层又一层的补丁,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的。”解洪建的话里透着心酸,直到现在,他都留着这些被单,时常拿出来忆苦思甜。解洪建回忆说:“1960年左右,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根本没东西吃。我们家就靠吃野菜、树叶、树皮、草根等挺过来。父母有啥东西都紧着我们这些孩子吃,自己只能挨饿。”

小吵不断,越吵越爱

夫妻吵架在所难免,但解怀银和解高氏却是小吵不断,吵了一辈子。解洪建说,年轻的时候,父母主要为了生活吵架,日子过得太穷,生活中的难事总是压得他们喘不上气来,再加上父亲脾气比较急,容易发火,两口子就爱吵起来。

上岁数了,老两口还是经常拌嘴。有一次解洪建给父母送饭,可是二老都不吃。“饭菜不合胃口?还是身子不舒服?”老人的表现让儿子摸不着头脑。问了半天,母亲才告诉他:“你爸又说我来着。” 解洪建终于弄清事情的原委,原来是母亲在屋里收拾东西,父亲觉得老伴把屋子弄乱了,就“批评”她手脚不麻利,不爱干净。母亲觉得冤枉,就和父亲理论起来。了解情况后,解洪建赶紧劝和:“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打什么、吵什么……”

在家人看来,老两口用毕生的经历讲述着“打是亲,骂是爱”这句话的道理。如今,老人耳朵都很背,但还是三天两头地吵,儿子上前劝架才发现,老两口都没听见对方说什么,完全是看着口型瞎吵。解洪建笑着说:“他俩吵是吵,但从不真生气,一会就过了。小吵小闹一辈子,夫妻感情却越吵越好。”现在,解高氏的身体不如丈夫硬朗,生活中解怀银更多地照顾老伴,起床帮忙穿衣,蹲在地上给她穿鞋,吃饭忙着夹菜,体贴入微。

老两口的长寿秘诀

过了百岁后,除了耳背和解高氏腿脚不好、行动不便外,老两口一年到头连感冒都不得,从不看病,更不吃药,生活自理完全没问题。老人有啥长寿秘诀呢?

戒烟戒酒。年轻时,解怀银烟不离手,酒不离口,但30多岁就戒烟了,到了60多岁干脆把酒也戒了,这在乡亲们中显得有点格格不入。解老说:“不抽烟不喝酒,一是省钱,二是身体更舒服。”

饭量大,身体壮。年轻时,解怀银和解高氏就很能吃,但碍于条件有限,常常舍不得吃,也吃不饱。生活条件改善后,老人吃饭再也不算计,年过百岁后,每天早上还能吃三碗稀饭、一碗菜,比儿子饭量还大。老人的想法特别简单:“胃口好就多吃点,身体才能结实。”

爱吃山楂和柿饼。解高氏特别喜欢吃山楂和柿饼,即使牙都掉光了,也要慢慢地抿着吃,但浅尝辄止,尝尝味道就好,从不多吃。

把肉做烂再吃。老人好吃肥肉,一次能吃半碗,但从不吃多。为了好消化,老人嘱咐儿子把肉做得软烂,一般经过蒸、炸、烩三个步骤,才会端上餐桌。

睡眠时间长。老两口睡眠很好,从没失眠过。一般来说,晚饭后六七点就睡了,第二天早上儿子来送早饭才起床,不叫就不起,一直睡着,起床后精神状态很好。

晚辈孝顺。由于二儿子在山西定居,其他三个儿子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每家一个星期,给二老送饭,还讲究搭配,有菜有肉有饭,老人特别爱吃。

猜你喜欢
高氏老两口儿子
务付出十四载讲述 八旬老两口把社区变花园
打儿子
略论辽金时期东京渤海遗民高氏家族——以高模翰家族为中心
高氏押花葫芦
吐峪沟新出写经题记残片考释
寻根之旅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拍拍手,灯亮了
清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