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洗浴用品的学问

2014-10-15 12:28
生命与灾害 2014年11期
关键词:沐浴液三氯塑化剂

朱 毅

小时候洗头,妈妈先用温水打湿我的头发,再把预先熬好的皂角水,用个杯子舀起来浇在我头上,她的大手和我的小手一起轻轻揉搓我的头皮和头发,之后再用温水冲干净。待我离家上大学之后,皂角水就被粉红和淡黄的洗发膏和护发素取而代之了。

后来,台湾饮料里蓄意非法使用的塑化剂风波沸沸扬扬,在接二连三的采访和文章中,我总是一而再地碎碎念:不少日化产品为了保持产品香度,也会使用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因此尽量不选用香气过于馥郁的洗浴用品,也算一个规避风险的办法。当然,陪伴宝宝洗澡戏水的小黄鸭一类塑料玩具,越是柔软,塑化剂超标的嫌疑也就越大。

再后来,也就是去年底,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明确质疑抗菌产品的有效性,认为没有证据表明抗菌洗手皂与沐浴液比普通产品有更能预防细菌感染与传播的功效,要求生产商在今后一年内提交证据,证明其生产的抗菌产品安全有效。其实,这个质疑不是平地一声惊雷起,而是由来已久。早在2005年,FDA组织的专家小组就以11比1的压倒性优势,明确做出判断,认为没有充分证据可以证明,抗菌皂比普通肥皂更有效。再后来,FDA宣称,由于抗菌皂中添加的化学成分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具有可能的内分泌干扰效应,为此将提议禁止抗菌皂在商店实体销售。

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量达到75万吨的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对于站在食物链高端的消费者们,还算陌生的新名词。其实,我国河流的水体和沉积物中这两种物质的检出率都不低,在美国,河流更是被大面积污染。追本溯源,自以为讲究个人卫生的城市人可是难逃其咎,城市生活污水排放被证实是主要污染来源。水体生物对这两种“三”物质,具有低到中等的生物积累性,终究,不管在寂静的春天,还是喧闹的夏日,这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都会继续从食物链,沿着生物放大作用的步伐,最终还是可以经口进入人体,这是人类走不出去的闭环。

终究要自食其果的自以为是的人类,不少时候讲究卫生并不得法。这些美其名曰抗菌的皂和液,都是冲着我们对无菌状态的热烈追求而量身打造的。且事实上,就算这些抗菌皂和液确实有一夫当关亿菌齐摧的本领,这细菌死光光的干净也并不可取,皮肤常驻菌群的生态平衡惨遭破坏后,自身抵抗细菌入侵的能力下降了不说,还增加了皮肤过敏的几率。

每年的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棘手问题。未来20年内,工业化国家过敏人口甚至会达到半数之多。过敏和感染,二者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现如今,纤尘不染的家,细菌一扫光的手和身体,以及对餐饮业的高标准严要求,俨然高品质城市生活的标配,这让城市人群很少暴露于微生物环境中,直接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攀升。

那么,该怎么办呢?面对可能伤害环境和自身的风险,如果我们可以选择远离,那就远离好了。平常洗手就用肥皂或者普通香皂就可以,打上肥皂后,和洗水果的道理相同,揉搓到位最重要,之后流水冲洗干净。至于洗澡,什么沐浴液都不用也没什么不好的,寒冷冬季里,皮肤干燥,清水洗澡都要控制次数,用沐浴液就更要懂得节制。越简单的就是越好的,不盲目跟风,不跟着广告走,不滥用洗浴用品才是真的好。对洗浴品牌不必从一而终,经常变换也是降低风险的好办法。与其折腾耗钱费水的草坪,不如在小区或者自家院子种上几棵皂角树。

猜你喜欢
沐浴液三氯塑化剂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食品接触用纸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风险管控
塑化剂污染的现状及防控措施
蒸参水沐浴液的研制
沐浴瓶变装小魔怪
带吸盘的沐浴液瓶
欧盟食品安全局:三氯蔗糖无致癌风险
三氯生对4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江浙沪儿童面临塑化剂暴露风险
添加有机酸加速2,4,6-三氯酚的生物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