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明:文明是路上有景致,人家有笑语

2014-10-14 10:28渠魁沈杰
瞭望东方周刊 2014年38期
关键词:读经学问小孩

渠魁+沈杰

薛仁明的书有一种澡雪精神,但如果你想与他谈中国哲学的思辨性,他大半会笑而不语,因为今天的他,更多是一个“中国文化的体践者”。

上世纪80年代,还在读大学的时候,他醉心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读书常常废寝忘食,用功到凌晨四点钟方才入眠。

那是薛仁明生命中最为勤奋的求学阶段,他这样形容那段岁月:“儒释道的书籍,我算是读了一些。可‘用功了四年,固然得益,却也随即生弊;个中得失,若加加减减、乘乘除除,到头来,却只是扶得东来西又倒。……真正儒释道的力道,一旦落实在生活上,我竟是很难使得上力。”

他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这段时间是我人生中暮气最为沉重的时候。”

“暮气”怎么理解?当时的他,虽然隐隐感觉出不对劲,但也说不出所以然。当有一天,所有的读书生活突然中断,他进入兵营,才意识到什么是真实的世界;才忽然醒悟,自己白天黑夜用功做学问,曾经是为了解决生命的问题,可是到了这样的状态竟然派不上用场,解决不了生命的问题。

“换言之,这样的读书是一个假象,我只是被其中的概念给说服了!”那时的薛仁明意识到,在自己与最喜爱的牟宗三、王阳明、张载等人的学问之间,裂开了一道不可修补的缝隙,那是自己与真实生命的紧张与撕裂。

“学院里的学问,和生命是一种脱节的状态。身体各种器官被搁置,只有大脑被极致地发挥,所以整个人陷入失衡的状态。”薛仁明对本刊记者说起他当时的感悟。

他决定修补学问与生命之间的裂缝。

洗涤暮气的乡间生活

转身。如此决绝。

1993年,薛仁明退伍后直接去了农村,在台东池上乡下。他教书为生,“也不用费太多力气”,而且得了空就可以静静地读古书,看传统戏曲,听中国音乐,或只是看看青山、白云。

“薛老师上历史课与其他老师很不同,教学方式很酷,会传递许多课本以外的内容,每个人都能听懂,而且听了很有感觉。”他以前的学生赖文媛对本刊记者说。

薛仁明常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来说明传统中国的学问是对应式的学问。在乡下生活,则只念“该念的书,让生命直接受益的书就可以了,不必理会所谓的学术,也不用管什么时潮”。

山野生活带给他丈量生命学问的尺度,他慢慢抛弃概念、思辨,开始重新看孔子,也开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学问。

家庭,在薛仁明看来是修行的开始,也是基础。

乡下的生活,脱离了整个主流文化圈,可是薛仁明很快就有了新的圈子。他在乡下结了婚,有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他笑言这就是他的圈子。

生活非常简单,孩子们在家自学,夫妻俩亲自讲授,每天晚上七到八点是他们的课外读物时间,原则上以读古典小说为主,《三国演义》、《红楼梦》、《隋唐演义》,也不排斥优秀的白话文读物,比如王鼎钧的《关山夺路》。

薛仁明平时并不给什么指导,只是“有意与无意之间”引导一下,基本上是读到哪儿算哪儿。一天中还有一个小时,薛仁明会带着孩子们看看山、看看湖,“这就算是他们的体育课吧。”

每天他还有一个固定的事情——晚饭后带着妻子去散步。孩子们以前也喜欢跟着,长大后渐渐也懒得跟着了,于是这就成为他们的自由时间。

晚九点半,薛仁明一家开始休息。他的老师禅者林谷芳曾在九点四十给他打电话,听其已是睡意朦胧,从此便不在九点半之后给他打电话。

从家庭生活中,薛仁明提炼出一个“亲”字、一个“敬”字。这两个字在他看来是传统中国治学的基础。

“孔子在《论语》里讲修行,其中讲得最多的是孝,孝和修身有什么关系?感通和父母的关系。在家里要学会察言观色,对父母的状态要感觉得到,要感觉到父母的心意。”

与西方的学问主要强调思维论证、逻辑不同,“孔子所有的哲学都是建立在具体的、有感觉活动的基础上,这是中国学问的基础。”薛仁明说。

在乡间土地上的从容静观,洗涤了薛仁明的“暮气”,“看着自己,看着旁人,再看着这个时代,渐渐都有种新鲜与活气。”

路上有景致,人家有笑语

平常的早上,薛仁明会一块块地擦拭榻榻米,一小时后,满身大汗,于是泡茶、写字,看山看水看天,如往常一样安静的空气,整个人也很舒服踏实。“我多年的浮躁不安,于是稍歇。”

池上是稻米之乡,出产全台知名的“池上米”,在这青山绿水、蝉鸣鸟跃、稻浪天光之中,生命开始慢慢沉淀。

不知不觉,这一沉淀就是20年。有媒体说他是“隐士”、“中国文化的体践者”,他说这些称呼只是把他与传统的文化学者区隔开,是个身份的划定。关键是乡村的生活让自己“恢复应有的敏感”。对自己,对自然,也对生活、对学问,“有着汲取不尽的源头活水。”

有客问薛仁明:“什么是文明?”他说:“文明是路上有景致,人家有笑语。”

2014年,北京的春末,薛仁明在位于昌平的辛庄师范讲授《史记》。在半个月的教学中,薛仁明看着学生们自己做饭、种地,清晨站桩,晚上打坐禅修。他非常看重这种教学方式,因为书院让忙碌的人停下了脚步,开始劳作,关心身边人的冷暖、饮食、住行,也关注早春的新绿、路边的风景。

他认可这种书院的形式,不仅因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一种发展可能,还因为在这种体验中,他看到了中国文明兴起、延绵的可能。

“孔子、老子、慧能为什么会有经典留下来,是因为他们实际体会着自己的生命,活得具体,活得真实。”

他极力反对自宋儒以来,读书人日益脱离民间,“不再与万民相怡悦,也不再与万物同俯仰”,日益酸腐、空疏,甚至也变得夸大、不踏实。

薛仁明说他“暮气”最重的时候,曾经迷恋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很久。就像他当年看朱熹对“格物”二字长篇大论的注解,颇为费解。当他把生命与学问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明白真正的“格物”就是“格者来也”。endprint

“格是让它慢慢进来,物是一个对象,当你能体会它,你们之间的距离就没有了,这就叫格物。格物最后就是与物无隔。怎样无隔?起点是凭感觉。”他说。

“就像了解一个人,你读这个人的资料越多,常常会离这个人越远。想了解一个人,最直接的办法是你和他相处一下,感觉一下。”

经典怎么让生命活化

《瞭望东方周刊》:你的孩子们什么时候开始读《论语》?

薛仁明:我大女儿两三岁就开始背了。基本上不跟她们讲解,我内人常常忍不住还讲解一下,我会劝她不要讲,因为现在并不需要讲,过几年后,她们自己慢慢就会懂了;现在说多了,反而阻绝了孩子与经典的素面相见。

《瞭望东方周刊》:讲讲家庭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吧。

薛仁明:我以前教书时,常跟学生讲,你们来到学校之前,大概六岁,即使不是成品,也都是八九成的准成品了。在学校真正的影响,其实比你们想象的要小。

再厉害的老师,能改变学生的都非常有限。有时有一点看得到的进步,家长都非常感激。但讲句老实话,那还得感谢父母把孩子教得好,老师只不过占了一点小便宜。

《瞭望东方周刊》:台湾的读经运动也是像你这样吗?

薛仁明:我和读经运动有一些差别。第一他们有专门的私塾,有时要背诵一整天,专业地在背。我就是每天让小孩背一两个小时而已。我不觉得小孩读经这件事一定要用几年,每天花大量时间来做。像他们这种做法,即使背了20万字,到底有多大成效,我其实都很保留。

我有一篇文章《关于两岸读经》,提到王财贵先生的读经运动想法非常好,但他谈成效的时候看来有些夸大。台湾读经运动至今已经20年,当时读经的小孩现在已经在30岁上下,如果成效果真如王先生说的那么好,应该有一群了不得的人物才对,可是结果呢?问题又在哪里?

背诵经典很重要,没错,但是,经典怎么让生命活化?这才是关键。经典只不过是我们的一个养分,重点是你有没有那个体质吸收得住养分,不是说有了养分就一定会长得很好。

我会比较在意小孩体质的问题,小孩在成长过程中,你要先把小孩的性情,就是一般所说的“人的味道”弄好。小孩要有小孩的质朴,也要有小孩的可爱与活泼,不要读书读到最后变成一个小老头。

经典是让一个人的生命变活泼的,不是把一个人的生命约束住。我们在孩子小时候,最重要的功夫是培养小孩本身的性情、脾气,读经是来配合的。如果把他脾气性情弄坏了,再读一百本经典都没用,这有本末的问题。

我是从民间长出来的人

《瞭望东方周刊》:除了读经,你常带孩子们看湖光山色,很重视孩子们和环境的结合。

薛仁明:这当然重要,毕竟,这是最基本的接地气,我们住在乡下也有此方便。不过,即使在城市里,也可以看到很多东西,也能接得上地气。像台北一些比较老的街道、城区,走在那个地方你都觉得很有意思。

像到广州,我很喜欢老广州那边,觉得太有味道太有意思。之前在南京住在张府园那边,附近几条街道生活气息特别丰富。这样的城市,你带着小孩逛着逛着,小孩和周围环境的连结就会出现。

我最近一次到北京,住在北四环附近,对面是大楼,外面还有警卫守着,旁边商家也没几家,走在街上觉得很没意思,我特别不喜欢这样的地方。进到北京二环三环,随便转个弯就会看到很多北京市民实际生活的样态,我就觉得那很有意思。你觉得在这里过生活会很有滋润感,不会干枯。即使城市,也可以很养人的。

《瞭望东方周刊》:你会把自己看成是儒家做学问的人吗?

薛仁明:不会。我承认我生命中有某些儒家的情怀,但有些人也能清楚看到我身上有很强的老庄部分,所以他们会感觉我讲刘邦讲得特别精彩。儒者讲刘邦讲不好,因为他们打从心底鄙视他,看不到刘邦动人的地方。但如果你从老子角度来讲,刘邦可真是个无懈可击的王者。

此外,我师承禅者林谷芳先生,受他影响很深,很多人也因此会说我有禅宗的影子。事实上,我更愿意说我是从民间长出来的人,所以我谈中国文化,如果从专家角度来讲,基本上他们都不太认可,可也恰恰因为不被他们认可,我反而可以跟很多人谈中国文化。

毕竟,绝大多数人是不分门分派的,分门分派是特殊状况。分门派,互相哄抬,一下变得很高大上,但这里面多少有些假象。像我这样的单干户,看不出是哪家,来路不清、路数不明,反倒有不少共鸣。endprint

猜你喜欢
读经学问小孩
材料作文“读经热潮”讲评
云小孩(上)
懒小孩
读经教育:时代背景下的个体选择
读经典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意林双周历学问勤中得(2017.9.16—2017.9.30)
再看读经:科学读经 品味经典
裁剪的学问
赛跑中的学问
绝对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