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新诗运动的革新成就初论

2014-10-14 15:16陶铜殿
文学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革新新诗越南

陶铜殿

内容摘要:越南新诗运动(1932-1945)被称为一场诗歌革新。新诗运动的最大成就就是确立越南抒情诗的现代类型,其主要表现于新的结构原则。文章就这一方面做个简要介绍。

关键词:越南 新诗 革新

可以将越南抒情诗分为三个大类型,分别是民间抒情诗、古典抒情诗和现代抒情诗。不同的诗歌类型有不同的结构原则,通过结构原则我们可以看到各种诗歌类型之间的主要区别。下面的一些艺术观念可以视为新诗诗人们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的结构原则。

一.尊重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

说到创作诗歌,从古至今人们常强调“真”字——感情之根。但是实际指出,立言的方面和实行的方面又是大不同的。古典抒情诗看重整齐、稳定、和谐等因素,并且往往要做言志、载道等任务。在这样的艺术观念上,古典抒情诗显然不将尊重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视为构思的一个原则。在新诗运动初期,诗人们都很赞同潘瑰的观点:“大家常说诗是心的天然声音。古人给予作诗的事情定了非常严格的规律,是为了改造那个声音,使它更好听,更和谐,但是同时也使它失掉天然的性质。”(《越南诗人》,河内,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新诗人们都很响应潘瑰的号召,他们“以一种有韵无粘的句话来表达心坎里面的真意”(《越南诗人》,第22页)。

尊重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的观点开放了诗歌的内容,改造了诗歌的形式。在构思方面,新诗人不要劳心苦思寻找诗思,只要心里有感情就可以作诗了。诗人随着感情而随意拖长或缩短诗篇,因此诗篇伸缩灵活。

因尊重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而新诗人必须找得到新的一种表达方式,从而产生了“说调”诗句之类。“说调”诗句可以把抒情人物在感情、思想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表达出来得清清楚楚。“说调”诗句也改造诗歌的音乐,这种音乐不是由平仄配合而来,而是由心声、生活气息、感情的节奏造成的。“说调”诗句站在很多发展的前景下,它开门迎接日常生活的声音进入诗歌的世界;它给现代诗歌和传统诗歌开了通道;它适合各种新的思维类型,允许使用各种隐喻和联想。当然,它也将诗人的个性才华展示出来。

可以说,尊重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的结构原则包含着关于诗人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和价值,有关于诗人的“诚实”渴望,有关于诗人自我得到合法地位的需求。

二.强调客体描写的独立之势

在超个体的诗歌(古典诗)中,外界和内界之间具有先天的“合一”关系,即常说的“天人合一”,所以在古典诗中不用提及主体和客体的区别。古典诗人因为要发表那些所谓“永久的真理”,那些“道”和“德”,所以不在乎井然有序的形式会影响描写客体的真实性。对他们而言,重要的不是事物的个别形态而是对于那个事物的唯理感受。在新诗中,诗人将自己和其他的事物进行区别和对立,从而主体与客体的“合一”体被打破。新诗人往往保持自己和客观世界之间的距离,这种思维也成为新诗的一个结构原则。

客体化的结构原则在描写天然景色的诗中体现得比较明显。在这一部分诗中,天然景物除了在古典诗里常见的各种意义之外,还处于一个新的地位:一个客体的地位,即有完善价值的一个对象。这个客体和主体分割,它挑战主体的占领的能力。例如春妙《下午》里有一句:“空间里面似乎有丝线/一走即断,一动即消”。如果诗人不觉得大自然有它自己的生活,不觉得大自然和人之间存在一个客观的关系,为什么他要那么小心翼翼。或者如辉谨在《夜雨愁》一诗里同时听见两种声音:“倾听雨一滴一滴下/听见天沉沉,听见我愁愁”。通常而言,只要“听见天沉沉”的一枝节就可以构成一个情绪(使用“外景转化成心景”的方式,按“人愁景何乐”的原则),但是在新式诗人的感觉之下,辉谨可以分别每一种声音的“音色”,它们不是同一的,而是和调在一起的。

新诗有较为普遍的一部分,那是包含某一个故事的诗。诗人们确实爱观察自己的内心,在它扮演客体的角色的时候,他们爱装扮成各个不同的对象以便能够了解它们,也是为了能够了解自己。为了写作这一类诗,他们学习民间抒情诗、古典抒情诗、欧洲民谣等诗歌的经验。这种诗的蓬勃发展也说明“客体化”的结构原则很深刻地影响新诗人的创作。

参考文献

[1]潘巨棣.新诗运动[M].河内: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怀清,怀真.越南诗人[M].河内: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介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革新新诗越南
张应弛
读图
越南·河静省
《2021年中国新诗日历》征稿
复旧运转
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
澳大利亚革新专利制度会否走向“末路”?
越南百里“银滩”
千金碎琴
“中国新诗向何处去?”(问题讨论特别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