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
内容摘要:《护花铃》是一部具有很高欣赏价值的作品。这部作品成功的塑造了很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迦若是其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他的性格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他活了几百年,拥有旷古绝今的力量,可却仍然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他被人称为魔,嗜血残忍,可却又有神的悲悯和人的温情。通过对迦若多重的性格、复杂的情感和迦若悲剧性命运的分析,让我们见识到了真正的孤独寂寞,领略到了不悔的隐忍和坚毅,知道了人为了自己心中的守护可以牺牲到何种地步,传达了作者关于生活中不可能事事完美的感慨。
关键词:多重性格 悲悯情怀 孤独寂寞 坚毅隐忍
“沧月”这个名字出自李商隐的《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让人想起月夜伏波,那映在海面上、空灵灵的寂寥冷落。
沧月于2001年底开始在网络发表作品,先以武侠成名,后转入奇幻领域,她的作品以善于描写爱情而见长,洋溢着爱、无奈、错过与轮回,有种宿命的味道。她重视个体与集体和命运的冲突及悲剧性描写。透过故事本身,作者所要为我们传达的关于“爱”的信念一直贯穿始终。“听雪楼系列”及“镜系列”已成为她的代表作。“听雪楼系列”是三部曲:《血薇》、《护花铃》、《荒原雪》。其中,《血薇》、《荒原雪》是以武侠小说的笔法描写,笔法细腻,真切感人。而《护花铃》则是以玄幻笔法写成,场面大气恢宏,情节华丽而诡异。是一个关于梦想、少年时光、救赎和守护、爱以及宽恕的故事。
迦若原本只是一只鬼降①,他没有思想,没有感情,没有灵魂,只是一个被用来杀人的工具。“几百年来,我一直是一只没有名字,没有形体的鬼降——拜月教最强的鬼降,被历代教主操控着杀人……”直到他有一次出任务回来遇到了在圣湖边上玩水的华莲教主的女儿明河,他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迦若。名字是一个人的灵魂,他有了名字,有了自己的意识,有了自己想要守护的东西,他终于不再是一个机械的杀人工具。
一.迦若的复杂性格
迦若是一个极富个性的人物,他拥有无上灵力,已经达到上窥天道的地步,俯仰于天地,掌控日月星辰,叱咤风云,天地为之变色。可是拥有这样空前强大的力量又能如何?能驭万物而不能驭一心,能降六合而不能护一人。迦若的多重性格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嗜杀成性却又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他说:“上天创造出生命,也许就是要让你亲眼看看这个世界到底可以残酷到什么地步……”②迦若残忍,因为他种植元菜。元菜,是凝聚了婴儿元神的植物。当法师选定了某个尚在母胎中的婴儿之后,就先种植元菜,每天画符焚化之后,以符水浇灌,日日不休。如此,当婴儿瓜熟蒂落、分娩来到人世的时候,法师只要将元菜一刀割下,就能吸取最纯正、毫无世俗污染的元神。而失去了魂魄婴儿立即会猝死,连睁眼看这世间的机会都没有。而迦若除了种植元菜外他还用刚刚死去的少年男女心口的热血来弥补他因为施用阴邪术法遭到反噬而产生的灵力衰竭。
迦若嗜血,因为他在拜月教的十年中,他杀了多少人,已经不可计数。杀一人,聚一魂。圣湖中的累累白骨见证了他灵力的增长过程。在无数魂魄的累积下,他拥有了无以伦比的灵力,叱咤风云,令天地也为之色变的力量。从而看破红尘生死,超出三界五行,修为达到了飞仙之境,成为术师之皇,拜月的最高领袖,甚至操控风云统领了整个南疆。
而另一方面,他对天下却又有着悲悯的情怀。“这个不足两里见方的山顶圣湖,是拜月教开教以来便设下的——那是教中所有术士灵力的来源,连大祭司也不例外。圣湖的力量来自于湖底沉积的无数死灵和怨魂,几百年来,拜月教用术法杀人无数,而杀掉的那些灵魂都被镇压在施了咒术的湖底,无法进入轮回也无法消灭,只能静候着拜月教术士的差遣。白天化为红莲,到了月夜却变为死灵。虽然是教中力量的源泉,但是湖中怨灵的力量,同时也让拜月教小心翼翼,生怕禁锢着的阴毒力量会失去控制而逸入阳世。所以在挖掘好圣湖的同时,开山教主也建造起了这座月神殿,用天心轮来镇压住怨气。”③这是连拜月教本身都忌惮不已的力量,为了压制湖中的怨灵,拜月教不得不年年进行活祭,可这却是一个恶性循环。圣湖中的力量越强大,用来活祭的人就越多;而活祭的人越多,湖里被拘禁的魂魄也越多,而力量就愈加强大,就会有更多的人被用来活祭……圣湖水底那层层的白骨记录了拜月教那不可饶恕的罪恶。
而所有魂魄都被拘禁在圣湖底,永不得解脱,几百年下来将聚集多少死灵?将凝聚成怎样强大的怨气?这将是足以扰乱天地的力量!一旦湖水枯竭,死灵逃逸,将会带来怎样的一场毁天灭世的灾难!而迦若为了保住拜月教;为了让拜月教不再有害人的机会;为了平息这无穷无尽的恶灵的冲天怨气;居然甘心放弃自己的永生。以那一身修之不易的无上灵力为饵,生生忍受着恶灵对自己血肉的撕咬、吞噬,以身饲魔,以永闭地底的代价放空了圣湖里的水,让怨灵解脱,结束了拜月教那原本永无止境的罪恶,将所有的恶灵渡往彼岸。消除了这个天地间的最大隐患,消弭了一场人间浩劫。
对自己都能如此的毫不容情,该是怎样强烈的信念的支持?这样的牺牲精神该是对众生拥有怎样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才能做到!“当神已无力,便是魔渡众生”④当神都已经无能为力的时候,他便自己动手,弃神成魔,由魔来渡尽苍生。魔渡众生,这本是上天之爱,可是,迦若却以他的凡人之躯做到了!
迦若的悲悯情怀不仅仅是表现于此,他对草木也充满了爱惜之情。灵鹫山上的月宫中,目之所及均是鲜花如海。因为汇集了阴阳交会的灵气,飘渺入云的山上汇聚了天下的所有奇花异草,不分季节的珍奇斗艳。而在园子四周的廊下,挂满了一排排的风铃。这些风铃均为细瓷烧制,玲珑可爱,而且每一个都用朱笔画了符录。当有风吹过的时候,便清脆响动,惊走飞入啄食花朵的鸟雀;如有摧残花朵的狂风吹过,这些附加了咒术的风铃也可将其阻挡在外保护花草。月宫中的人把这些风铃称为“护花铃”。据说,这些护花铃都是迦若大祭司亲手所做,并命令教中弟子挂遍整个月宫。一个对花草都能如此细致怜惜的人,我想他的内心也一定都是温和而善良的。endprint
第二点,他活在矛盾中。首先,他孤独寂寞而又坚毅隐忍。在拜月教的开山祖师辉夜创立教派的时候,他就被做了成鬼降。几百年了,他不知道自己的元神是谁的,甚至忘记了自己是谁。他唯一的记忆就是当他被做成鬼降时血一滴一滴从身体里流干的痛苦和恐惧。那需要怎样的隐忍才能承受!他没有名字,也不会思考;他不是人也不是鬼;无形无质。几百年来,从来没有人看见他,也从来没有人跟他说过话,这是一种怎样的绝望的生活啊!可他一个人就这样孤独,寂寞,无助,残忍的存在着。直到遇到了明河,孤独了几百年的鬼降才有了名字,有了自我意识,明白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他感激她,或许,越是孤独寂寞的人越是容易感激的吧,而他孤独的太久了!于是,他许下了毕生的承诺,倾尽他这一生,也要将她守护,守护住她的一切。同时湮灭圣湖的罪恶,让他的悲剧不再重演。
他是个坚毅的人,为了实现目标不惜一切,哪怕要牺牲的是自己!哪怕是那么惨烈的难以想象的方式,当我们在孤独时,不知道能不能如他一般继续不懈努力,永不放弃。
其次,在他的生命中,充斥着“生”与“死”的矛盾。他身为拜月教历史上最强的大祭司,拥有绝对的权力,拥有绝世的美貌,拥有独步天下的灵力,以及,世人所羡慕的所有一切。除非他自己,否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伤害他。他甚至拥有了永恒的生命。他是被神宠幸的人,然而,亦是被神所诅咒的人。他是永生的,是人们眼中至高无上的神圣祭司,可又有谁知道接近神的他内心的孤独和挣扎。他的“生”本是为了守护让他获得新生的明河,守护拜月教,守住自己曾立下的一生不变的誓言。而青岚的记忆却让他有些分不清自己。他甚至不确定那些是青岚的记忆还是原本就是他自己的!他害怕再这样下去会难以自拔从而违背自己的初衷。他要为她守住她的拜月教,守住她的快乐,因此,他想到了死,他不想让灵力强大如青岚逐渐代替自己的思想而做出对不起她的事来。于是,他在“生”的痛苦和“死”的不舍之间犹豫不决,苦苦挣扎。最终,他选择了离开。
第三点,他为了守护,宁愿牺牲一切。纵是傲视天下,他的心中仍有割舍不下的真情。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守护的东西,而明河便是迦若几百年来唯一想要守护的人。他是爱明河的,所以当他的守护遭到威胁,有可能对明河造成伤害时,迦若哪怕付出生命也要保全明河。这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牺牲,不求回报的牺牲。所以他毁灭自己的同时,不仅仅是为了众生,更多的是为了自己不再那般彷徨挣扎下去。吞噬了青岚的迦若,已经失去了自我,他终究抵不过青岚的力量。在就要被青岚完全吞噬记忆时,他选择了超度,他宁愿放弃永生,放弃轮回,被圣湖底下那无数的恶灵撕咬、侵蚀,永闭地底。只是为了实现对明河——对那个在他还是个血鬼降时就一直照顾他、陪伴他、唯一爱他的那个女孩的守护.。为了守护她,他牺牲一切也在所不惜。
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和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形成迦若复杂性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迦若的成长经历。他原本只是一个无辜的少年,却不幸被辉夜教主挑中做成了血鬼降。而血鬼降在苗疆的所有降头术中是最厉害的,同时也是最恶毒的一种。因为炼制的过程太过残酷和恶毒,被控制住的鬼魂充满了阴阳两界之中的怨毒。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报复世人的机会。所以,鬼降是凶残嗜杀的。而迦若更是一个被人操纵控制了几百年的血鬼降,拥有无边的怨气,他在宿主的操纵下杀了许多人,吞噬了许多人,并吸收了他们的力量。直到后来,他反噬宿主再次拥有了人的身躯。才摆脱了这种无边的折磨。迦若经历了从人到鬼降再从鬼降到人的转变,其间经历了六百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从没有人关心过他,他不生不死不人不鬼,孤独而又绝望。他既无法阻挡鬼降的残忍本性,也无法消弭作为人的悲悯之心。这种痛苦而又无望的经历促就了迦若复杂而又矛盾的性格。
其次,是迦若本身的个性使然。那漫长而又痛苦的六百年造就了一个空虚的迦若。其间他最明显的心理表现,就是空虚。他拒绝在虚妄的信念中生活,但又找不到应坚守的信念,虽有强大的生理能量和心理能量,却又没有理想之光来澄明和辉映自己生存的意义;于是,他空虚。以及由此产生了孤独与焦虑。而他与明河的相遇,使他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觉得不再孤独的人。所以他就像一个溺水者抓到一根木头一样, 死也不肯放手了。于是他立誓要守护这个可以陪伴他女子。而且他除了偏执信念以外,再也找不到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及存在的意义,所以,他为了守护可以不惜牺牲一切。
另外,迦若的本性是善良的。纵然埋藏的很深,却依然无法磨灭内心的火热。那样一个阴冷的男子,虽然杀人无数,可是心中却仍有一份无法泯灭的温和慈悲之心,那一份爱让天地无光。正是迦若的善良本性让他战胜了鬼降的残忍习性,让他拥有悲悯众生的情怀;是善良让他战胜了自己的出身、痛苦、吞噬,在殊途同归的道路里,完成了魔渡众生的梦想,成为真正辉映古今的巨人。也许是因为对一切都冷漠无情,所以那些偶尔流露出来的感情更加深刻。也许是因为感情藏得太深,所以一旦有缺口便汹涌而出,那样的爱,决绝而无望。
再次,是受他人的影响。对迦若性格主要有影响的人是明河和青岚。没有他们就没有后来迦若。没有明河,迦若不会变得平和,毕生都将生活在孤独和仇恨中。没有任何朋友,没有任何自我意识,永远只是一个无影无踪的杀人工具。是明河,让迦若明白了自己是一个什么东西,第一次有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有了摆脱鬼降的控制的渴望和能再次成为一个人的憧憬。也是明河让迦若有了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动力!同样的,没有青岚悲悯精神的冲击,也不会有迦若悲天悯人的性格。青岚,拥有一颗仁爱万物、宁静清淡的心,脸上永远都是从容而温和的微笑。自从迦若吞噬青岚反被青岚反噬后,青岚与迦若的记忆便融为一体,不分彼此。而迦若受青岚的影响自然也拥有了青岚的性格!
二.迦若的情感
(一)迦若与青岚。迦若,或许,应该叫他青岚,因为他同样有着那个少年所特有的温悯与善佑,然而,他又不是青岚,因为他只是一个吞噬了青岚,托付于形体的鬼降,一个茹毛饮血,奉命杀人的傀儡。原本,他们一个是拜月教的大祭司,一个是白帝门下资质绝高的大弟子。两个原本不会相遇的人人却因十年前白帝的一场预言而发生改变。十年前,青岚与师弟青羽为了救因白帝的预言而出走的青冥冲入了苗寨,为了护着师弟师妹逃走他只身一人留下,然而身负重伤的青岚又怎是苗寨那么多人的对手?于是,那个性格温和的白衣少年,为了自己的心愿,用生命和灵体与迦若做了一个交换,他选择了心甘情愿的给迦若吃掉来换取师弟师妹逃脱苗寨活命的机会。endprint
然而,十年了,青岚的记忆依然固执的停留在迦若体内,不肯被消解!于是,他拥有迦若的身体却有着青岚的记忆。他本以为是自己吞噬了青岚,没想到却是反噬。青岚反而占据了他的灵魂。他从没见过那样的男子,有着绝高的资质和灵力,无比坚强的意志力,还有那样汹涌的记忆以及对那个绯衣女子的眷恋。要怎样深厚的爱恋,才能支撑自己到生命最后一刻仍坚持用自己的一切换取心爱的人的平安。即使已经不在世上,依然用记忆守护着她和那些曾经的过往。他的意念,如此强大,以至他的记忆他的情感一点一点地侵蚀了迦若的内心。让他无法分清自我和外身,无法分清自己的记忆与青岚的记忆,无法分清自己对明河的感情以及青岚对青冥的感情。甚至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迦若还是青岚。
(二)迦若与明河。明河身为月神的纯血之子,下一任的拜月教主,她从小就是一个人长大的。她的母亲生下她只是为了自己术法的修行,生下她后就再也没抱过她!而迦若,她母亲的一个杀人工具。除了她,再没有人可以看见他和他说话。偌大的月宫中,他们两个是最寂寞的,所以他们成了彼此唯一的依靠。她是几百年来第一个走进迦若生命里的人。是她将迦若这个早已死了几百年的鬼降的魂魄一丝一缕地从圣湖底下的沉睡中唤起,回到他的心中。从那时起,他有了自我,他有了这生的寄托。他说:“倾尽我今生的力量也要将她守护,看着她快乐,不让她悲伤……”所以迦若,是她的迦若。只有她一个人能看得见的迦若。
为了帮他摆脱控制,她甚至背叛了无情暴虐的母亲。她成了拜月教主,他成了大祭司。他有了形体,有了旷世无匹的力量。他爱她,希望守护在她身边,看着她健康、快乐,伴着她的喜怒哀乐,守护她与她的子民永无灾难,安心平静地生活下去。然而,随着青岚的记忆和情感在他的内心苏醒、侵噬,使他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谁。他害怕终有一天青岚会完全控制他击败他取代他,他害怕青冥取代明河在他心中的地位。他害怕这样下去,会对明河造成最大且无可挽回的伤害。“迦若,是明河的迦若。二十年前,二十年后,都是明河一个人的迦若。”④这不是轻率说出的甜言蜜语,而是用死亡铸就的誓言。所以他在他还是“迦若”,还能让他的思想自己做主的时候,他以永闭地底的方式对他和明河的感情完成最后的守护。
(三)迦若与青冥。青冥,血魔之女,而她的父亲却在她八岁时因再也无法承受对她母亲的思念自杀了。于是她生来便是有罪的,仅仅因为她是血魔的女儿。武林正道视其为妖魔,对她堵截追杀。迦若和青冥的第一次相遇便是迦若答应青岚护送青冥躲过苗疆的追杀,平安离开。而十年后,吃了青岚继承了他的灵力和记忆的迦若与青冥再次相遇。迦若“看见了命运的转折”,当青岚为了守护甘心放弃所有。他的身和他的魂便只为青冥存在,只为她留下或消亡。即使失去生命,他的记忆与守望从未停止,仍然存在,存在于迦若的灵魂里。不曾遗忘,不曾舍去,强大得侵蚀了迦若的记忆,强大得连迦若通天彻地之能和对明河二十年的情谊竟然都抵挡不住。迦若看到了青冥的未来,所以他夜半试探,试图带走她来避免那样悲惨的结局,甚至连拜月教都要舍弃;看着她中毒奄奄一息,迦若竟宁愿自己死了也要救她;与萧忆情比武来试探萧的感情,是为了在自己死前为阿靖找好可以托付的人;甚至为了青冥,自伤身体,大耗灵力地为萧忆情治病;连临死前的唯一心愿,也是希望青冥和明河能够幸福。而青冥,明知迦若是头号强敌,不是烨火打断,可能就跟迦若走了;她不惜与萧楼主决裂;坚决维护迦若,目睹迦若的身亡,青冥的反应都是生平未有的崩溃,竟要以身相殉。在迦若和青冥之间,潜藏着一份灵魂最深处的感情。
(四)迦若与萧忆情。萧忆情,他的母亲是拜月教的先代侍月神女,因与他的父亲私奔违反了教规后被沉入圣湖。所以他从四岁起就立下消灭南疆拜月教的誓言。萧忆情和迦若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相似。他们一样的孤独,隐忍而又坚毅。他也没有朋友,没有人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久而久之,所有人都只当他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忘记了他也是一个病弱、孤独、渴望爱的普通人。只要是他认定了的事,他都会去完成。如他曾立下的誓言,为了消灭南疆拜月教他辛苦地计划,步步为营。如他对自己的生命,本应只有二十年命的他硬是凭着毅力及药物的支持活过了二十七年,很难理解他为何如此执着,他认定自己要活着完成使命,所以苦苦支撑。而他或许也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真正了解迦若的人。“迦若,其实我知道你真正畏惧的是什么——你畏惧的不是圣湖恶灵的力量,而是你自己。”⑤一句话,便说出了迦若的心声!最后的那个承诺,是属于他和迦若的。“生死皆可相托,信君必不相负。”一句话后,那一袭纯白如羽的华衣瞬间飘逝,迦若走的是那样的决绝,仿佛不是去赴死,而是去云游。可是,只为这句承诺,萧忆情又要背负怎样的撕心裂肺和决烈的担当。他们宿命的那两朵云,似要相交,却终不交而逝,若非道义不同,他们,或许会是知己吧。
三.迦若的悲剧
迦若,一袭不染轻尘的白衣,额环上闪闪发光的红宝石,睥睨一切、傲视天下的眼神。丰神俊朗的身影,孤傲而淡定,宛若天人。他是世人命运的掌控者,也是命运的殉葬者。在他那飘逸似仙的身姿后的却是孤独凄凉的命运。
他是一个六百年承受孤独的鬼降,就算有了人的身躯,依然摆脱不了圣湖的折磨。他最早的尸身便被沉在圣湖,他也曾是湖底无数恶灵中的一员,没有人能比他更了解湖底被人操纵的怨灵的痛苦,所以他不想让这一切再继续!他要消弭这聚积了几百年的怨毒。放干湖水,让怨灵解脱!谁也不会想到,漠视生命,依赖阴邪之术的大祭司心里,居然会有这样隐秘而坚定的愿望。魔渡众生,究竟是解脱,还是逃避?他有着迦若的身子,却有着青岚的眼神;有着迦若的过往,却有着青岚的记忆;他只想属于明河一人的迦若,却对青岚的青冥情难自禁。只因那些记忆和感情太过刻骨铭心,扰乱了迦若和明河原本简单的记忆。以至于当迦若见到青冥时,一度以为当时的青岚是自己。
他努力压抑着的属于青岚的记忆和情感在看到那个冷若冰霜,倔强而永不认输的绯衣女子时便脱离控制,青岚仿佛在体内获得重生。于是,他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想起很多年前在沉沙谷里的那个小女孩,她在漫天的落花中,怯怯伸出双手搂住那个温和平静的男孩,轻声地呼唤:“青岚……青岚哥哥……”他听见她的呜咽:“我以为、以为谁也不要阿靖了……”眼里满是让人心痛的的忧郁和悲伤。当青冥中了鬼降的毒,命在旦夕时,他是如此的慌乱,如此的失措,居然毫不犹豫的转过身去,背对萧忆情,把自己的空门暴露给强敌,只为确定她的伤势!甚至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她片刻安全。他抱着青冥去找明河,让她救青冥,先救青冥。那个时刻,他已经无法顾及明河的感情,只想着要青冥好好地活下去。可是,当他醒来,看见明河哀怨的眼神,他心痛了。明河是他倾其一生想要保护的人啊,是她帮他寻回自我,帮他解脱束缚,可是如今他却让她难过了。而他对青冥,是无法控制的感情,那本是属于青岚的,如今却侵入了他的心。endprint
于是,他害怕了。害怕青岚的记忆,害怕自己无能为力的改变,害怕自己给明河带来伤害。害怕自己最终无法护得明河的周全,害怕自己会给明河带来无法承受的痛苦,于是他决定在青岚的记忆未完全侵蚀内心之前,用自己的生命,实现对明河的承诺。我不知道要有怎样的眷顾和温情才能让俯仰古今的迦若,放弃无上力量,放弃永生,而忍受死前被噬咬的痛苦,伴着那些死灵永闭地下,永生永世不能超生。他认为这是最好的结局,用自己的牺牲来封印三百多年来圣湖里的恶灵,解除了拜月教的威胁;成全了青冥和萧忆情那对人中龙凤;也避免了明河以后可能的悲伤。可是,他忘记了她的话:“没有你,一切都是空的。”没有他的拜月教对明河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没有了他的陪伴,她的生命也没有了价值。他的离去,不仅没有给她带来他所希望的守护,反而给她带来了毁灭性的伤害。从此不会爱不会恨不会怀念,只剩一具华美空洞的躯壳,只待时间来将其燃成灰烬;而那对人中龙凤不仅没有得到幸福反而死在了彼此的刀刃下;他用尽自己的灵力和生命去驱除的恶灵也仅仅几十年后便被再次注满圣湖……这一切,让迦若的牺牲变得毫无价值!或许,世界就是如此残酷,越想去守护,越拼命地去守护,结局越不称心如意。迦若最后的选择若说渡人,不如说渡己。最茫然的是迷失自己,一个灵魂生生撕裂为两半,他将会多么的惶恐惊疑!迦若怕是将不再了吧。于是,于是他狠狠自寻了断,带不走的思念就任她碎裂飘散吧!最终谁也没有守护住谁。
迦若的悲剧在于他充满矛盾的性格和那无法改变的命运!因为他从而使这个故事更加的曲折动人,同时对表现全书主题、深化悲剧命运的社会意义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迦若的身上有着人性的美好方面,可作者却不顾人们的希望,偏偏让迦若死去了。让整个故事走向了悲伤的一面!可这时整个故事却比大团圆的结局更具有可读性,更让人回味。迦若倾注了自己所有的情感和生命换来的成功在自己离去后却没有人懂它的珍贵。沧月用这种悲剧结尾的方式达到了比大团圆结局更好的效果,也更具有感染力。使人们在故事结束后仍沉浸在一种忧伤中,不仅仅是对迦若,还有更多对人生的感慨,对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处处完美的感触。
在作者看来,现实生活中有着许多悲剧性的因素,文学作品应当而且需要表现悲剧。作为一个作家,沧月希望自己的作品和心灵能够以最自由张扬的方式和大众沟通。一旦找不到的时候她便会感到孤独,一孤独便会产生悲剧感。于是,把这种“自我挣扎”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想象加工或隐晦或直白的付诸笔端记录下来便成了一种最好的宣泄方式。而且在她的作品中,人物的内心往往充满了种种困惑和各种冲突。她希望通过对书中人物的爱、憎、生、死、希望与绝望、异常的慈悲性与异常的残忍性的情感的表达来表现自己对命运的冲突、人性的冲突及价值观的冲突方面的思考。塑造了迦若这么一个充满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为了一种理想而不惜牺牲自我、甚至毁灭自我的悲壮而又神圣的人物形象来表现在现在这样一个精神缺失与迷茫的社会里多元的价值观对人们的冲击!通过美好的有价值的事物毁灭来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美好理想的追求!
也许没有人想听一个不幸的故事,但听完后又常常被感动。因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有太多的人在筋疲力竭的竞争后会突感无力,感到自己的脆弱、渺小和自私,感到幸福的结局其实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人们彼此之间的真情变得越来越少,情感也越来越麻木!我们渴望被人真心的爱着,但又惧怕被伤害。现实的生活已经让我们身心疲惫!因此,当沧月的作品以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很完美的悲剧情节展现在读者面前时,就更能打动读者心中某些很脆弱的情感。
作者用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虚幻而又理想的奇幻世界,透过书中人物对感情的执着、对人性美好的向往和那悲惨的结局告诉我们:既然命运难以把握,每个人未必能看清自己的明天,况且人自从降生在世就在一步一步的走向死亡,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荒废它呢?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好生命每分每秒,尽最大的努力将每件事做好,善待周围的人和事,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享受生命的过程!
注 释
①沧月,《沧月作品集·拜月卷》,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8年版,第80页。
②沧月,《沧月作品集·拜月卷》,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③沧月,《沧月作品集·拜月卷》,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8年版,第126页。
④沧月,《沧月作品集·拜月卷》,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页。
⑤沧月,《沧月作品集·拜月卷》,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8年版,第215页。
参考文献
1.李其纲,许芳.小说与诗歌的艺术[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汤哲声.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史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刘再复.性格组合论[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4.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三联书店,2001.
5.张子泉,黄维.文学欣赏[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蔡毅.不朽的魂灵—文学永恒性探秘[M].中国书籍,2007.
7.范佰群,孔庆东.通俗文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云南省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