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014-10-14 16:14杨鹏鹏
中国经贸导刊 2014年27期
关键词:台账管理机制国有资产

杨鹏鹏

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现状来看,国内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管理改革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与成因分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分析

第一,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实际运行过程中管理不到位。实践中部分单位只注重表面形式,不关注实效,一味地应付上级检查,形式主义现象非常普遍;从实践看,当前国内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上存在着大量想当然的现象,这说明现有的管理机制执行力不够,以致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落实到位。

第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不清,存在着较为普遍的账实不符现象。目前国内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合并、分立以及改制和撤销隶属关系时,由于涉及到的关联关系非常复杂,因此国有资产相关管理工作难以在法定时间内完成,也无法及时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报、办理相关产权登记手续,加之年检不全面、不深入,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较为普遍的账实不符现象,对国有资产管理改革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第三,国有资产优化配置方法有待创新和改进。当前国内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不到位,国有资产配置缺乏科学合理性,大量的国有资产长期闲置,无法有效发挥国有资产的应用价值,保值目标难以实现,增值问题更无从谈及。

第四,资产转型困难,资产报告内容虚假现象严重。国内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实现非经营性资产向经营性资产的转变,导致资产利用率长期处在较低水平,大部分处于贬值状态。

第五,国有资产报告制作不严谨,其中的内容存在着虚假成份。绝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对所占用的资产不能按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报送规定格式报表和文字报告。即便有报送的单位,也存在内容不完整、数字不够准确、分析不透彻等问题,甚至存在着瞒报和漏报现象。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成因分析

第一,思想上缺乏重视,部分干部、职工认识层面上存在着偏差。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很多单位领导、管理人员简单地视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没有加强重视,没有全力抓管理执行。普通的干部职工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缺乏全面的认识,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第二,国有资产管理业务人员素质、水平有待提升。从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看,很多是兼职人员身份,其中多数人未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和教育,仅有的几次培训只学习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有些工作人员连最基本的法律、制度都不清楚。

第三,管理上的松懈与制度执行不到位。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国内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不精心;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即便有管理机制,具体执行和落实效果也不明显,国有资产处置混乱无序现象非常普遍。此外,各地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很难严格执行和追究责任,大量的国有资产或闲置、或严重流失。

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基础

首先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并确保其能够有效地落实到实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强化对新会计制度的理解,通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有效地落到实处。从领导层到普通的职工,都要树立内控管理意识,深化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知,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科学、高效以及有针对性的内控管理体系。对于已经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要严格按照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来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控制和监督,从而将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二)国有资产台账制度规范化是保障

首先,各级财政部门负责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宏观管理的处(科)室内,建立本级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总台账;其次,专项资产管理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应当负责资产管理处(科)室的权限范围内资产分台账建设;最后,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国有资产应用部门,也要建立资产应用台账。通过国有资产台账制度的规范化、制度化,可以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更加明晰,国有资产的应用、变动更加清楚,这也是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保障。

(三)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是手段

首先,应当明确单位业绩目标、所需资产以及预期结果。同时,应当将资产预算与目标任务有机结合,提出相应的资产管理效率以及效益目标,并将其有效地落到实处。其次,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全过程管理。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建立和完善每月收集资料、报告结果机制,实时追踪国有资产运作状况,以便于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最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对资产管理绩效进行评估,并在此过程中提出针对性的资产管理绩效分析报告,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凡机构有所变动,除必需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用外,其它财物自宣布机构变动之日起,必须一律冻结。银行账户要与开户行核对存款余额,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要逐项清点核实。对房产、车辆等资产要明晰产权关系,确定归属。如果有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行为的机构变动单位,要对其转为经营使用的资产进行清理。

总而言之,国内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与不足,因此应当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操作程序,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与改革、不断深化财政管理,通过提高国有资产以及财政资金应用效益,来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会计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台账管理机制国有资产
叶立东:村支书的“新台账”
重点主题实践型社会责任示范基地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基于Python的两项直达延期政策审计算法研究
浅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五年规划”加强国有资产监督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法和措施
构建我国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思考
不以台账论“英雄”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