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中分组教学策略

2014-10-13 22:29邝光东袁健
江西教育C 2014年7期
关键词:分组创设情境

邝光东+袁健

新的课程改革更为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小学阶段的分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学习小组的分配,并能为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这也是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的体现。教师在分组教学中,应该积极备课,同时也要充分备学生,对学习任务进行细化,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等。这样才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任务进行讨论和探究,进行小组合作性学习,实现小组间的互教、互学、互帮。

一、创建学习小组,提升团队意识

教师在创建学习小组时,可以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整。调整中应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而定,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和特长等。在进行小组分配的过程中保证每个小组的人数为4~6人,选择学习小组的组长,并指导组长对组员的职责进行细化和分工。当然,组长和组员以及各自任务也可以互换,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能有不同的学习体验,让每个组员都能得到相应的锻炼。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分组教学中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习小组的有效课堂参与,才能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相应的研究和讨论,才能进行有效的主动探究,完成小组任务。教师也要教会学生彼此尊重,引导小组内部和各个小组间的相互学习。

二、有效小组分工,实现高效合作

实施分组教学,教师应该先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教师也要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整体把握,进行合作、探究等的引导。当然,教师在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也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要给学生一些提示和指导,给学生讨论、探究的时间。教师也要和组长一起细化分工,要能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任务。这样才能保证所有同学的课堂参与,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当然,对于教师来说,为了各个小组都能够进行积极的讨论和研究,教师必须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强这一特点来营造教学情境,或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任务的讨论,这样的学习活动都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椭圆相关知识时,先让各个小组进行对椭圆概念进行讨论,然后找出小组代表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椭圆的认识。之后,引导学生:“椭圆是什么?它就是我不小心将一个圆踩了一脚而形成的。”学生们听后都哈哈大笑,之后再引导学生讨论椭圆和圆的联系以及区别。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显著,热情高涨。再如,在教学人民币相关知识时,创设分组购物的情境,让每个小组都来进行角色扮演,有的扮演售货员,有的扮演消费者,让他们共同完成购物活动表演任务,这样,每个小组都在课下进行了积极的排练,还原和复习人民币的加减法等知识,最终在课堂分组展示过程中,学生们都很积极,学生们学得快乐,学得高效。

三、创设教学情境主题,激发小组学习动机

数学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各个学习小组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或是引导学习小组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境再现,这样都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每个小组的实际生活体验,把握每个小组成员的认知情况,这样才能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打造趣味课堂,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如小学生都比较爱听故事,也都爱做游戏就在课堂教学中联系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或是组织小组做游戏,以此来实现数学知识的传授。如,在教学测量相关知识时,让每个小组都对自己组员进行耳朵长度的测量,并告诉孩子“耳大有福”这一生活熟语,让学生比一比谁的耳朵最大,谁是最有福气的人。这样,学生就兴高采烈地开始了测量,课堂氛围很活跃,实例测量效果也很好。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尝试分组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等,这样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参与,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数学素养。(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江红旗学校)

责任编辑:刘 林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组创设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