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心理体验对情绪认知偏向的实验研究

2014-10-13 13:33温金梅
考试周刊 2014年69期

温金梅

摘 要: 情绪表达及其辨认是人际互动的第一步。为了探究识别情绪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情绪识别呈现心境一致性效应。高愉悦度的心理体验对情绪识别效果要好于低愉悦度的情绪识别,且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2.情绪识别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无论男被试还是女被试,在识别女性表情时准确率都高,表明女性在情绪识别中存在自我性别偏见。男性的情绪识别存在反向的性别偏见;3.无论被试的性别、启动情绪如何变化,情绪识别在愤怒表情、恐惧表情上都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探讨在不同心理体验条件下情绪识别的差异研究,为提高情绪管理能力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心理体验 认知偏向 自我性别偏见

准确识别情绪对有效管理情绪的重要价值一直受到中外心理学家的普遍重视,然而如何做到准确识别、快速反应却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课题,尤其是清晰表达自我情绪和正确辨认他人情绪特征是人际互动策略的重要线索,也是一个人情商的体现。大量研究表明,引发情绪的刺激是无意识的,情绪反应本身也是无意识的,因而人们对情绪的感受经常是忽略的[1],这使得情绪管理异常复杂。无意识引发对情绪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情绪污染”更是人们所不容易觉察到的。情绪的相互感染,使人们不知不觉地陷入情绪低落的恶性循环是屡见不鲜的。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 日常生活中的“哈医大医生遇害事件”、“幼儿园教师情绪失控误伤学生”等恶性事件的发生,让人们注意到了情绪诱发对情绪的认知及对情绪的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虽然情绪研究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但以往研究大多单独探讨情绪启动和面孔记忆、再认的关系,且启动刺激大多是提前设定的词或图片。但现实生活中,情绪的污染往往由一些无意识的刺激引发,导致情绪易感性的发生。另外,对情绪识别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尤其是对情绪识别敏感程度有差异的不同性别而言,面对不同启动效应的诱导,情绪识别是否也会有差异及深入分析情绪启动时的不同效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对情绪识别的影响还未见详细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希望为实际生活中对情绪的管理和调控找到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和参考依据,进而为心理健康教育中,合理调控情绪提供新的参考方式和对策,从而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中由于情绪波动带来的矛盾。

一、不同心理体验在总体情绪认知偏向上的显著性分析

运用不同愉悦度的短视频作为诱发情绪的材料,让被试有相应的心理体验,经过实验发现被试在不同的启动情景下对情绪识别呈现出心境一致性效应,且高愉悦度心理体验时情绪的识别效果要好于低愉悦度心理体验时情绪的识别。

通过躯体活动,像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等这些作用于我们的内环境,最后形成相应的情绪模式;另一条是由海马,下丘脑,杏仁核等构成的边缘系统,它形成了一条皮层下通路。这一“捷径”保证个体能更快地检测来自环境的情绪信息,并立即做出情绪反应[2]。由此可以看到,当情绪来临时,它会席卷人的全身,百病生于气,怒者气上,喜则气缓。

实验表明,不同的心理体验是诱发不同情绪的刺激源,人们对和自身心理体验相一致的情感更加敏感,所以在情绪认知时会更偏向该情绪,更容易做出与自身情绪体验一致的评价结果。再加上成人被试思维已经去中心化,他们会试图从自身的体验中找出一些判断依据,而先前的体验则会成为一个判断线索,从而在其判断中出现情绪一致性效应。

这同时也提示我们,情绪是具有传染性的,情绪反应可由很微弱的刺激诱发,而且这种无意识中感受到的积极或消极具有弥漫性。

二、不同性别的被试在不同心理体验下性别效应的分析

实验数据显示,无论性别如何,启动情绪如何,女性被试要比男性被试表现出更好的情绪识别成绩,即被试性别的主效应差异显著。说明对情绪信息的敏感性存在女性优势,女性更容易觉察情绪表情的微弱变化,尤其是对于负性情绪的识别,准确性与敏感性都显著高于男性。

这个结果有其生理原因。女性有更大的情绪体积,而更大的眶额叶灰质——杏仁核体积比和杏仁核——眶回之间更好的神经联系可能是女性情绪识别优势的神经机制[4]。也有研究表明男性情绪记忆增加往往伴随着右侧杏仁核活动增加,而女性则是伴随着左侧杏仁核活动增加,说明在情绪记忆过程中,大脑杏仁核活动上存在性别偏侧化效应。

这个结论与日常生活经验一致。生活中,女性对情绪的关注比较强烈,尤其是对自己的内心体验深刻具体,对外界刺激也比较敏感,特别是对负性情绪显得尤为敏感。这与女性在传统的社会中扮演的社会角色有关系,女性充当母亲或妻子的角色,需要温柔体贴,因此被赋予更加细腻和敏感等性格特征;而男性充当父亲与丈夫的角色,被期望具有刚毅坚决等性格特点。所以,对情绪的体验相对比较粗糙。这也提示我们,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罹患各种情绪问题,再加上女性比较善于抑制情绪行为,却较难通过认知策略调节负性情绪。这样女性情绪障碍的比率远高于男性个体,特别是在心境恶劣、抑郁、焦虑及恐惧等方面发病的比率比男性更高。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情绪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针对不同性别所采取的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对于女性群体,应更多关注自己的内心情绪变动,学会体察自己的感受。从心理治疗的角度而言,最好的心理医生是自己,要做自己的良医,就得学会观察自己,并根据自己的心病开出处方,即选择合理积极的方式进行排解和调节;而对于男性群体则需要更多地应用认知的方式进行调节。

基于多元方差分析下情绪认知在愤怒表情、恐惧表情上的显著性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无论被试的性别、心理体验如何变化,图片性别在愤怒表情、恐惧表情上主效应差异显著,但是在CAPS系统中,男女表情在图片的强度上都是相近的。愤怒、恐惧等属于负性情绪,比起正性情绪,人类对负性情绪刺激更加敏感,更强烈且更为自动化地吸引人的注意,能优先获得心理加工,具有负性偏向。

从情绪的生理机制可以看到,情绪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动化的反应,二是残留的情绪。尤其是负性情绪,反应非常快,而且非常强烈,就像扣动扳机一样,一扣即出,不经过大脑的逻辑实证分析。纽约大学的一个神经科专家曾发现一个神经占道,部分的原始信号直接从丘脑传到了杏仁核,这样的一个捷径容不得大脑做思考,情绪直接产生。郑希付的研究也指出,启动愉快情绪至少持续8分钟,悲伤情绪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而且呈现先快后慢的特点,在最初的2分钟内,下降速度最快。这可能是由于负性情绪刺激能更强,更为自动化地吸引人的注意,并能优先获得心理加工的原因。第二个就是残留的情绪,一些压抑的情绪没解决,包括一些未了的情结,都会在杏仁核里面记录下来,当再次碰到类似的刺激就会一下子引发出来,对于负性刺激具有很明显的情绪感受。有资料表明,强烈的情绪只有20%~30%是由现实引起的,70%~80%是来自于旧伤。这也再次证明,消极的心理体验更容易诱导负性情绪的产生。

这提示我们在情绪管理中,一定要注意对负性刺激的有效管理,尤其要管理好第一反应情绪。特别要控制好最关键的前三秒钟。高负性的情绪会严重影响个体记忆,阻碍创造力的发挥,也很容易导致个体做出不明智的决策。长期高负性情绪有可能导致身心疾病的产生。有资料显示,极度的恐惧能引起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严重回弹,从而导致心跳过度减速及血管过度收缩而猝死。

参考文献:

[1]柳恒超,许燕,周仁来.阈下启动的恐惧和厌恶情绪对人际判断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010,30(1):38-41.

[2]Forgas JP&Moylan SJ.After the Movies:The Effects of Transient Mood States on Social Judgment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tin,1987,13(4:478-489).

[3]郑希付.不同情绪模式图片的和词语刺激启动的时间效应[J].心理学报,2004,36(5):545-549.

[4]袁加锦,汪宁,鞠恩霞,李红.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及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2):1899-1908.

基金项目:2013年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3041052-0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