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丽莉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因难懂的句子含义、深奥的语法知识,从而使学生难以理解。作者应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带领学生了解文言的一些基本语法,突破文言语法学习的瓶颈,走向攻克文言的道路。此方法概括起来就是“三步走”法。第一步,抓好初中的入门关,做足走入文言的准备工作。第二步,借助一些简短有趣又富含语法知识的小文言语段,培养文言学习兴趣。第三步,初中知识积累加上高中知识渗透与强化,学生可以在此阶段进行自主的提问与思考,进入厚积薄发阶段。
关键词: 文言语法 准备与积累 兴趣与知识
“考什么教什么”的功利主义教学,使得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趋于字、词、句的积累,而忽视文言语法的渗透,这一现象直接致使初高中文言语法教学板块缺乏有机衔接,给高中文言教学带来难度,使高一学生学习文言步履维艰。
虽然当前的《新学习标准》和《考试大纲》在某种程度上给出了明确的淡化语法教学的指导,但是学以法为纲,没有语法指导的文言学习,往往会出现一种更模糊更混乱的局面。在目前的一线教学中,已经出现了不少学生面对文言尤其是语法犹如听天书般的现象,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本文旨在引导学生以初中课文内容为依据,联系语法知识,在夯实初中文言基础的前提下,深入探究高中文言学习,争取在有了语法帮助的情况下,使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一、立足初中文本,打好扎实根基
1.初中文言立足于根基,旨在让学生有一定的语言感悟和语境氛围。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教学这一块应该落到低处,扎根基础,以朗读为手段,简单理解为协助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
有了一定的文言语感,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生发对某些字词、某些句式的特定感悟,产生一些相应的文言学习上的疑问。比如某个字词,它在此处的意义应该是什么,某句话它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它与一般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这就涉及了文言学习上较深一层的语法现象。此种学习方法就是文言语感促成问题法。
2.疑问生成之后,教师应该适时发挥引导作用。对于从未涉及语法知识的初中学生来讲,如何简单而巧妙地引入枯燥的语法现象,这是值得各位教师探究的一个问题。在此,笔者抛砖引玉,提出见解,以期各位方家的指正。
首先,使学生进行词性分类的认知。名、动是根本,是认识句子结构最基本的成分,作为句子,其最基本的成分是主+谓+宾。谓语应为动词,之前的主、宾只能由名词充当。
其次,理解句子的基本结构成分,引导学生抓住初中文言课本中的某些句子,再一一对照。具体方法如下:
对照层次一:先抓一些不正常句式:
①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
②何陋之有?(宾语前置)
③投以骨(省略句状语后置)
④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
⑤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定语后置)
⑥帝感其诚(被动句)
对照层次二:写出对应的正常句式:
①花之富贵者;莲,花之君子者。
②有何陋?
③以骨投之。
④汝之不惠,甚矣。
⑤遂率三荷担者子孙。
⑥帝被其诚所感。
针对不正常句式,教师进行方法导引:对照不正常句式与正常句式,指出在相同部位的不同状况,然后思考这样的句式是什么情况,引出最基本的对初中特殊句式的认识,提倡由易到难的认知模式。
二、用好初中文本,筑好坚实墙壁
在有了一定的语法知识之后,学生对文言文中的某些类别的特殊现象已经能够有所感受。打铁要趁热,此时,教师不妨赶紧下水引导突击。
1.对于新授课。教师引导学生首先预习,争取把文言课文中出现的特殊现象找出并找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我检测,既可以弥补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又可以体验自己探寻过程中的喜悦,可以说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学习过程。人总是有求知欲和好奇欲的,更何况初中生正处于初出茅庐的阶段,教师若能利用好他们愿意尝试、愿意探究的劲头,那么在新授课的学习中,相信没有一个学生不愿意探险并尝试收获。若是再引入竞赛机制,效果就更不用说了。
2.对于复习课。对于初中学生的文言复习,除了基本的字词含义理解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板块意识,对知识现象进行整体的系统的复习,如特殊句式中的某一语法现象。系统复习一是可以检测学生知识点的整理与把握情况,二是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此类知识的强化记忆。
笔者建议新授课可以采用面性知识网络结构法,即在一篇文言文中,撒下文言语法现象的大网,捕捉每一条语法王国里的鱼儿。复习课的学习模式多样化,学生可以按照先前的每课一结的方式,也可以按照线性的复习模式,即一种现象领到底的方式。当然,后一种复习模式较有挑战性。
初中生刚刚接触到一些基本点文言课文,可能根本不知道“子孙荷担者三夫”是什么现象,或者初中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许只要知道它的意思就足够,但如何把意义和语法巧妙而又轻松地结合,让初中生哪怕有一点这个句子不一般的感觉,主要在于教师的引导。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就要把握好他们的现在,扎实的基本功有助于日后的腾飞。也就是说,在初中文言学习这一块,有些东西教师是不可以视而不见的。比如文章中的某些现象,教师绝不能本着“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原则,不能做目光短浅的燕雀。
三、文言问题提升完善法
有了初中的发现、学习与积累,高一的文言课文可能对于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讲难度就不那么大了。
在高中文言课堂上,笔者从一线教师的身份出发,建议各位前沿教师不要操之太急。高一学生正处于稍微有点文言感觉但又说不出所以然的阶段,面对真刀真枪的战场般的文言课堂,部分学生会产生抵抗情绪。
高中文言学习策略如下:
1.教师选录文言语段。要求首先要叙事性较强,其次要简短易懂,最后该语段要具有一定的文言语法现象。
如: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栏杆上的横木),兢兢握固,自分(料想)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只管)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执一隅以自矜严(矜持自负)者,视此省哉!
语法现象有: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道涸溪——省略句,状语后置句,(于)涸溪道。
自分失手必堕深渊矣——省略句,必堕(于)深渊。
过者告曰——省略句,过者告(之)曰
何久自苦耶——宾语前置,何久苦自耶!
以此为例,挑选百余篇文言小短文。(详见笔者整理资料《高中文言小短文》)
2.借助一篇经典名篇。河北省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自编的《乌有先生历险记》一文,全文两千多字,该书不仅趣味性强,更重要的是文中囊括了中学文言课文中的很多文言词法、句法知识,而且多是以短句形式展现,易理解、好点拨。笔者认为它不仅是一套便于学生进行文言复习的资料,而且是一套便于引导学生认知文言语法、突破文言语法的资料,可以作为高一学生课外辅助学习的有效参考资料。
3.应用提问法,激发学习文言小短文的兴趣。选定文言语段之后的问题就是运用。之所以选择叙事性强的语段,就是基于学生的兴趣考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文言语段叙事新奇有趣、历久弥新;有些语段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有些语段则汪洋恣肆、气势磅礴……
往往这些文段本身就能吊起学生的胃口,在课堂上,给他们自由谈论的空间,谈一谈文段的内容是什么,说一说文段的寓意是什么,议一议语段有没有章法,再论一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怎么样,如果换做是你,事情还会这样子发展下去吗,真的会有所不同吗……比如《盲子》中的盲人无知、固执的可笑,可是换做是你,你真的能够不同吗,为什么呢。这些问题的切入口小而且简单可行,属于学生蹦一蹦就能够得着的层次。
如果伸手可以够到天,那么没有一个学生不愿意尝试,告诉学生,这些文言小语段就是登天的梯子。
4.应用积累法,夯实文言功底。初步的内容解读完成后,就要对文中的语法现象进行总结归纳,内容读懂了,其他方面的探究就不难。从字的含义到词的特殊用法再到句子的特殊结构,每一步基本上都是一个一步一步搭设的台阶,由浅入深易,由少聚多不难。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不要迫不及待地一下子把文言语段都涌向学生,也不要苛求他们把握语段当中的每一个点,苛求往往会成为学生探求道路上的拦路虎。告诉他们,能读懂文言小语段的内容,就已经是迈向胜利大门的一大步了,也是最艰难的一步,后面的路只会是越走越近,终有在文言领地上插上红旗的时候。
有时,精神鼓励法相当重要,尤其是在想让他们顺着你的路子往下走的时候,抛弃急躁心理,基础语法知识的补充加上文言小语段的突击攻克再加上教师的适时鼓劲,相信高三文言课堂将会畅通无阻。
参考文献:
[1]王娟.古老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关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感悟[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2(9).
[2]黎文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J].中学教学参考,2011(8).
[3]吴礼明.文言教学需要新鲜的巧法[J].人民教育,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