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历史典籍中的孔子形象

2014-10-13 12:05宋东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典籍孔子

宋东

内容摘要: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人们总是按照时代的要求和各自的利益的需要,来重新阐述孔子的思想,勾勒孔子的形象。本文试图从历史典籍中进行梳理,还原一个作为“人”的孔子真面目。历史典籍中的孔子形象,犹如一幅素描画像,虽着墨不多,却极尽神韵,真实而鲜活。

关键词:孔子 形象 人

在中国思想史上,呈现阐释多样性、理解差异性的最为典型的例子大约应该是孔子了。而孔子之所以成为这一典型,除掉作为一个文本的普通原因外,毫无疑问还和他思想的弥久穿透力、深远统制力有关,和他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中国历史的圣人有关。作为文本的孔子不仅在不同时代被解读出不同的意义、视为不同的形象,而且在同时代也被解读出不同的意义、看作不同的形象。本文试图从历史典籍中进行梳理,还原一个作为“人”的孔子真面目。历史典籍中的孔子形象,犹如一幅素描画像,虽着墨不多,却极尽神韵,真实而鲜活。

一、出生贫苦却热爱学习

孔子曾坦然公布:“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但许多学者在研究孔子时,习惯于揭示他的“没落贵族血统”,并以此对其进行阶级立场的判断和观点的揣度。其实,孔子具有贵族身份的先祖,从他的六世祖孔父嘉(时任宋司马)被杀就结束了。从孔子的五世祖木金父离开宋国到鲁国避难开始,就已沦为平民。父亲叔梁纥是个武士,虽因立过战功而得到一个低级的官职,但并无什么特殊地位和影响,况且,“丘生而叔梁纥死”,其幼年的处境可想而知。为了生存,孔子不得不在很小的时候就帮助母亲做一些事情,学习和掌握了一些生存本领。而贵族子弟则不必如此,他们稍长便会被加官进爵,也无须学习专门的技艺。但孔子从来没有炫耀过自己的先祖,也不故弄玄虚抬高自己的身份,他对自己出生的说明,就是为了否定别人对他的过高评价。

孔子的学习精神确非常人可及。他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表明他已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人生乐趣;其“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表达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所谓“敏以求之”和“为之不厌”,是对自己学习和实践过程的描述;他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则充分体现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这种乐学精神和兼收并蓄的态度,不仅使孔子成为博学多能的一代宗师,也是中国哲学的创立者和中华文明传统的奠基人。

二、温良谦和与粗暴焦躁

孔子是春秋时代士人阶层中一位杰出的代表,《论语》为我们所提供的形象是:他温文尔雅,性情宽容,自我要求极高,而对纷纷扰扰的现实,能保持平衡的心态,表现出“人不知而不温”(《学而》)的克己态度,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求“上达”通于仁义而成为“君子孺”(《雍也》)。即使是在射箭争胜负这类活动中,他也要“揖让而升,下而饮”(《八佾》),同样表现出谦谦君子的风度。但是,“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在《论语》一书中,尽管孔门弟子怀着何等崇敬的心情去记录“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汉书·艺文志》),但由于是实录,所以就不仅仅是展示出孔子形象的高大与伟岸,显露其头顶上光环晕圈的迷人,也折射出了孔子性格作风的另一面,在温良之中,有时也不免粗暴。例如他听说宰予睡午觉.就骂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汚也,于予与何诛?”(《公冶长》)用烂木、粪泥来比学生,并以为连责备都不值得,这就未免有些过头了。有一次谈到正名,子路顶了他一句:“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孔子也发火:“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樊迟向他请教种庄稼,他回答不上来,待樊迟走出门,孔子也骂:“小人哉,樊须也!”(《子路》)一次,孔子约好去会见原壤,原壤两腿像八字一样张开坐在地上等着孔子,礼数显得有点简慢,孔子见而立即大骂:“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并用拐杖,敲击自己这位老朋友的小腿(《宪问》),可见孔子的言行有时也不免放肆,情绪也并非无风的湖面。

三、既是儒雅书生也是大力勇士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荷滌丈人讥讽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微子》)的一群。也许是源于这一记载,再加上开馆授徒的“先生”身份和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所以文弱书生又几乎成了孔夫子形象的代名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只要我们将视野从《论语》扩大到其他先秦典籍,就会发现孔子除了会驾车、会射箭、会唱歌、懂乐理、精通古代文化之外,还很有勇力。据《墨子·非儒》记载:“孔某为鲁司寇,舍公家而奉季孙。季孙相鲁君而走,季孙与邑人争门关,决植。”孙诒让诠释道:“植,户植也。似言季氏争关而出,孔子决门植以纵之。”他能一下将城门挺开,可见其力气之大。《吕氏春秋·慎大篇》也说:“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此外,《列子》等典籍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孔子是位千斤大力士,看来绝非子虚乌有。

由于有先秦典籍关于孔子勇力的诸多记载。至汉代,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则根据历史事实,酣畅淋漓地描绘了孔子勇武果敢的剑侠风采。

四、既崇尚节俭又向往富贵

孔子在生活上乐于清贫,崇尚节俭。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耾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他生话的原则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学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述而》)。所以他赞扬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对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子罕》)的生活态度也给予了最充分的肯定。鄙弃那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阳货》)的思想行为。但与此同时,孔子却又对富贵充满了向往之情。他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述而》)表示只要求得富贵,即使从事别人看不起的卑贱工作,都愿意去干。在饮食上,他也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且是“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乡党》),讲究食物的色、香、味。在衣着上,他也很讲究:夏天,“只能袗絺绤(葛布缝制的单衣),必表而出之”;居家,“亵裘长,短右袂”;坐垫,“狐貉之厚(狐貉皮的厚毛)以居”;而且颜色要配搭得当:“淄衣,羔裘;素衣,麂裘;黄衣,狐裘(黑色的衣配紫羔,白色的衣配鹿裘,黄色的衣配狐裘)”(《乡党》)。一方面甘清贫而尚节俭,一方面又求富贵而讲吃穿,两种不同的生活追求,在孔子身上交替出现.

五、为人处世既有刚性也讲圆通

孔子为人处世,既有刚性的特点,也有圆通的一面;既坚持人格操守,也讲究审时度势。这不仅树立了孔子“圣之时者”的形象,也逐步发展成为儒家的特色。

孔子明确表示“疾固”(《宪问》),即讨厌那种顽固不通的人。他倡导的“中庸”之道,用他自己的解释,就是“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主张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正因为如此,孔子把“权”即通权达变作为衡量一个人实际能力和水平的最高标准: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

孔子不被列国任用和他的政治主张在当时难以推行的原因,除了他的许多政见与当时诸侯争霸、陪臣执国命的大环境有所冲突外,还来自一些既得利益集团和嫉贤妒能者的阻挠与破坏;二是包括离开鲁国在内的周游列国,大多是孔子自己选择的结果,体现的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自主精神和“义之与比”的态度。他在最后一次离开卫国的时候就这样言道:“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在赞赏良禽择木而栖的同时,也就说明了自己周游列国的原因。

孔子作为“圣之时者”,除表现在他对个人进退行止的选择上外,还体现在他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看法上。例如,孔子倡导仁德,主张“爱人”、“泛爱众”,但同时要求人们用知识、智慧和理性去把握,爱其当爱而不被欺蒙,即“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此外,孔子的义利观也颇引人注目。他的主导倾向是重义轻利,但同时也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里仁》),因而最终强调的是见利思义、义利统一。

仅从以上几个方面的个别事例,我们已不难看出,孔子和常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之情,有顺境中的慷慨激越,也有困难挫折面前的迷惘惶惑,是一个集文质彬彬与粗犷豪勇于一身,汇高尚、平凡于一体的鲜活的人物形象。这种阳刚与阴柔、完美与缺陷,使孔子的性格复杂多变,但万变又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历史和生活的真实.在古代散文家的笔下,展现出的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孔子形象。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3.礼记(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

4.孔子家语(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书店,1989

5.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6.干宝.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

7.左丘明著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春秋左传正义.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庄子(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9.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 1960

10.孟子(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11.1989荀子(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作者单位: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典籍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先秦乐论研究的资料搜集
《格萨尔王》英译语料库的构建及研究意义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
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出版的探索与思考
连连看
孔子在哪儿
古代典籍分类中之事物分类法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