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存军
内容提要:环县道情皮影孕育、诞生在环县这块具有特殊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的土地之上,2011年作为中国皮影戏中重要的一支列入世界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具有显明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并以其原生态艺术群体繁衍至今而饮誉全国,新时代赋予古老的环县道情皮影新的内涵,它以崭新的姿态多次登上国际舞台再次证明它显活的文化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就其民俗文化特色做以浅析。
关键字:环县道情皮影 民俗文化 雕刻
一.环县道情皮影的历史渊源
环县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地带,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这里地广人稀,经济发展落后,信息闭塞,民风淳朴,环县道情皮影就诞生、成长、繁衍在这块具有特殊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的土地之上。它是中国皮影戏中重要的一支,据考证产生于宋代,兴盛于明清,尤其经过环县道情皮影大师解长春及其四大弟子敬乃梁、杜明华、魏国诚、韩德芳的大胆革新,道情皮影艺术体系更臻完善。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中,它广采博纳,汲取了陕西皮影和当地民歌、小曲的营养,并融合内蒙、宁夏、陕西等周边地区的民歌、民乐、说书等艺术形式,最终形成了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民情风俗为剧目题材,高亢激越、悠扬婉转的道情为曲调,精雕细刻的皮影为道具的戏曲表演形式,是当地群众祭神祈福、过关还愿、祝寿庆喜等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民间艺术。目前,环县境内仍有52家戏班,300多名表演、雕刻艺人活跃在环江两岸,是黄河流域、黄土高原上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艺术群体。
二.环县道情皮影的民俗文化特色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环县道情皮影植根于环县这块特殊的土地上,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始终真实地反映着当地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心声,寄托着他们对神秘大自然的虔诚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当地民俗文化的代表,也融合了当地众多类民俗文化的内容。
(一)鲜明的道教文化烙印
道教是东汉中后期形成以修道成仙为信仰的宗教,继承发展了道家,老、庄被道教奉为教祖、神仙,道教的三清尊神及包罗天神、地祗、人鬼的神仙谱系也都是从“道”衍化而来,经过千年的发展演变,道教文化的内涵也得到不断的扩充,极其渊博,成为中国道、儒、墨诸家思想的荟萃,同时也融汇了印度佛教文化的菁英。环县境内有数百座庙宇道观,每年都在固定的时间举行盛大的宗教仪式,道情皮影演出一直是庙宇祭祀活动的主角,并且道情本就源于道教音乐,于是道情皮影的道教文化特色十分显明。
1、源于道教音乐的道情。环县道情皮影从诞生到发展,和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伴奏音乐--道情亦脱胎于道教音乐。最初,道士们用道情叙说修道功法、抒写崇道情怀,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后来,为体现“道”的精蕴,以“道”之崇高情感感化世人,让道教故事更加生动,直观达意,使内容更加具体可感,逐渐将皮影引入了道情,并逐渐产生了以演唱道情谋生的民间艺人。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道情音乐慢慢脱离了原本的宣扬道教教义的传统,向大众所需要的民间艺术方向发展,随着元杂剧的兴盛,道情借鉴戏曲构架逐渐自成体系,艺人们也顺理成章的变道情说唱为道情皮影演出。当道情与皮影结合后,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中,道情音乐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革新,逐渐形成了板腔体和曲牌体共存的戏曲体系,属典型的民族徵调式,道情音乐有花音慢板、花音飞板、伤音慢板、伤音飞板四大板路和五十余种曲牌,更有风格独特、沧桑廖远、悲凉豪壮的嘛簧,前台艺人一人唱毕落音,后台伴奏艺人众人齐声合唱,音调一波三折,如哭如诉,似唱似说,娓娓动听。
2、在庙会上演出。自古以来,“戏台与庙宇共生,戏曲与祭神同舞”,环县人民在恶劣自然条件中繁衍生息,长期以来都被大自然的威力所主宰,心灵深处的敬畏感和神秘感逐渐转化为对神灵的心理依赖和崇拜,通过组织庙会等民俗活动酬神、还愿、祈祷四季平安,道具简单便携而又土生土长的道情皮影无疑成为广大民众最理想的娱神方式。盛大的庙会是村民向神灵祈求吉祥的神圣节日,道情皮影演出一直都是必有的传统祭祀活动。庙会过几天就演出几天,十里八村赶来过关还愿的、追凑热闹的人数以千计,尤其是始建于明代、方圆百里最大的道观——兴隆山道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庆祝镇山之神无量祖师的诞辰的庙会,会举行盛大的斋醮仪式,宗教仪式众多繁杂,晚上也必有一个或几个道情皮影戏班演出,先唱神戏,后唱其他本戏或折子戏,娱神娱人,周边陕西、宁夏等地区的人都赶来跟庙会,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另外,环县农村在举办家堂祭祀、招祥纳福、红事喜庆、白事追祭、生日祝寿等民俗活动中,也请道情皮影戏班承担特定的习俗礼仪。
3、与道教文化息息相关的皮影造型。皮影是环县道情皮影的主要表演道具,同时也是具有独立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雕刻艺术品。环县皮影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人物(现实人物、神怪形象)、动物(现实动物、精怪动物)和场景(现实场景、神怪场景)三大类。环县皮影中的神怪形象、精怪动物、神怪场景大多借鉴庙宇道观中的壁画、神怪塑像,构思奇妙、雕刻精致。如神怪头梢(环县皮影人物头和身子可以分离,演出时身子可以换几个头,代表不同角色,艺人把影人的头叫头梢,把影人身子称为桩桩)就有大家熟知的神怪,如寿星、关公、孙悟空、牛魔王等。如雷震子的桩桩,长一对肉翅,魁星头梢,赤发蓝面。神架子是神仙驾云的组合影片,也称“云朵子”和“神仙朵子”,和庙宇壁画中驾云的神仙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更显得夸张、艺术化,且每个影片都有特定的寓意。神仙乘坐的动物称为神坐,也称神骣,如鸾鸟,是三霄娘娘的坐骑,麒麟,是温太师的坐骑。神怪场景更是与神话故事、庙宇壁画、雕塑紧密关联,如菩萨专用的座堂莲花宝座等。
4、包含浓重道教文化色彩的传统剧目。剧目是剧种生存发展的基础,环县道情戏有许多流传至今的优秀剧目,“内容是宗教的,形式是文学的”是道情传统剧目显著的特点,它始终贯穿着高台教化、因果报应、惩恶扬善的朴素的道教思想,多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神话事故、乡土风情为内容,神多、鬼多、怪多。
直接取材于神话故事的剧目如《白蛇传》《三打白骨精》《龙王》《寿星》等;显示神佛威力或神佛为民间赐福的“神戏”,如《天官赐福》《大赐福》等,而且在其它剧目中也常常有衍演求神应验、神怪相助等情节,如《葵花镜》中,孝顺媳妇孟日红割肉熬汤孝敬婆婆,在割肉中就有土地神护法,血染地皮,但不让她受疼痛折磨。
(二).皮影造型中彰显的中国服饰文化特色
按说服装,对人类来说,蔽体御寒是它的首要功能,但人类服装文明,自走出了唯一实用目的时代以后,它的功能就复杂了,尤其在中国,自古服装制度就是君王施政的重要制度之一,服装不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徽,一种符号,更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使人人各守本分,不得僭越。在中国传统中,服装是政治的一部分,其重要性,远远超出服装在现代社会的地位……
在环县皮影中,人物头梢造型由头饰和脸谱两部分构成,头饰是区分人物阶层和官职高低的主要标志,有冠、帽、盔、巾和无头饰等5类。如王帽,是帝王头饰,为金色底,上雕龙、火焰、云等图案,帽前缀黄色绒球,帽后有两根朝天翅;风冠,是贵族妇女的一种头饰,底边为金色,顶雕有凤凰,额头雕有串珠,按式样分为大凤和二凤,按人物分为小旦、正旦、丑旦以及老旦等;丞相戴的头饰称为相帽,斗型,饰有绒球,祥云等图案,帽后有较长的帽翅;元帅或武将戴的头饰称为帅盔,按官职分为武状元、元帅、先行、中军等,按式样分为平顶和尖顶两种。
皮影影人身子既为“桩桩”,由胸、腿、大臂和手等10个部件组成,皮影服饰与戏曲服饰基本相同。桩桩的服式、图案和颜色,是区分人物身份和贫富贵贱的重要标志,如帝王将相及天官、阎君的服饰——龙袍,圆领大襟,饰有云龙、花朵及凤凰等图案,下摆及袖饰有海水朝阳等图案,有红、绿、黄、白、黑等5种颜色,皇帝穿黄色龙袍,腰间无玉带,皇后和贵妃的龙袍饰彩凤牡丹等图案。
无论是皮影中的头梢还是桩桩,都以饰物、图案、颜色区分,分别代表剧中人物角色的身份、地位、职业,如贵妃的头饰,上雕珍珠吊、凤凰等,平民、家仆的头巾简约平淡,饰物少或无饰物;又如皇帝、天官的袍子上绣云朵、龙等,武将服饰步錾,饰有鱼鳞甲片,背上錾旗饰有龙虎、狮等图案。
(三)淳朴但又精巧的民间传统工艺特色
民间传统工艺,一般指具百年以上,历史悠久,技术精湛,世代相传,有完整的工艺流程,采用天然材料制作,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享有一定声誉的手工工艺品种和技术。环县道情皮影在皮影雕刻、乐器制作、道具制作等方面都有显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尤其是环县皮影,由地地道道的民间传统工艺制作,造型精美,雕刻奇巧,极有工艺美术价值和观赏收藏价值。
1、皮影雕刻。环县皮影造型、雕刻风格深受陕西皮影风格的影响,尤其是陕西西路皮影雕刻代表人物尚线匠和乔线匠。环县皮影雕刻的工艺极其复杂,要经选皮、炮制、裁皮、过稿落样、雕刻、着色、封色、整理出水、装订加杆等十多样工序,才能完成制作。
环县皮影的雕刻工艺巧妙的继承了以镂空为主的剪纸手法,细小花纹先用凿刀凿好,然后再用刻刀刻出其他纹样。刀法顺序一般是先里后外、先难后易、先繁后简,刻凿的顺序是从上到下。刀法一般有拉刀、定刀、推皮、回转、顿挫、明刀、暗刀、凿刀打眼等,用刀讲究准、快、稳,刀路明晰。线条有实线、虚线、虚实线、暗线、绘刻线等技法。实线由虚刻镂空,去皮留线刻成,其余部分镂空,多用于生、旦、须生、丑的脸谱以及部分装饰图案的雕镂;虚实线,是沿形体实线的两侧顺线,突出形体实线,表现出形象的富丽堂皇,多用于皇宫、贵妃、姬妃、仕女的服饰及衬景、道具等;暗线,只须将斜刀顺形体线划过即可,多用于影人的着力点,如脖颈、手腕、腰端等处;绘刻线,是以笔墨代替刀纹,多用于皮影的装饰。如衣物的飘带、小道具等。
2、乐器、道具制作。环县道情皮影在演出时所用的乐器,多由艺人自制,如甩梆、渔鼓、简板、四弦等,虽貌不惊人,但音色独特,在表演中音调和谐,各具特色。四弦是环县道情皮影演出时的领衔乐器,主要用于唱腔伴奏和丝竹曲牌演奏,共有四根弦,音色洪亮、优美,由音筒、弦担子、弦轴、弦、音环、弦码、弓、弓毛等构成,音简一般由椿木、桑木挖空制成,弦担子和弦轴一般用椿木、杏木做成,外弦用丝弦,内弦用羊肠弦。因为直接关系到音质、音色、音准和演出时的整体声音效果,四弦制作的工艺要求较高。
环县道情皮影演出时的道具和附件种类繁多,除演出用皮影件、乐器、还有如把子、灯具、亮子、毛口袋、勾城绳子、舞台架子、箱子等用具。这些用具绝大多数都是艺人们自制,如演出用的亮子,过去艺人用白纸糊在木框上,透影效果不错,但容易损坏,现多用白布和玻璃纸,便于携带又耐用。
三.结束语
环县道情皮影除了上述三个方面较为鲜明的民俗文化特色外,还有如吉祥文化、神秘文化、节日文化、民俗礼仪文化等民俗文化特色,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一一冗述了。
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基础,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保护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就是固守我们民族的根脉。探讨环县道情皮影地域民俗文化,绝不是简单地“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在做好环县道情皮影这朵艺术奇葩的保护传承工作的同时,把历史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促进发展,造福一方。更是介绍环县优秀的民俗文化,抛砖引玉,希望引起专家学者们的重视,为本地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环县道情皮影志编撰委员会.《环县道情皮影志》[M].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2]甘肃省环县道情皮影编委会.《环县道情皮影》[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3] 王向峰,王世德,王善忠等.《文艺美学辞典》[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4]吴山.《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甘肃环县道情皮影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