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的评价

2014-10-11 04:38金民皓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鼓励性素质教育原则

金民皓

每当一位教师打开一叠厚厚的成绩册,指着上面那些与一次次大大小小的考试测验相对应的人名,或是信誓旦旦地赞许:“某某真是好学生啊!”或是斩钉截铁地“宣判”:“那谁谁谁真算是……哎,不提也罢,由他去吧。”在素质教育中,评价学生不应当只唯纸(成绩单),更需要唯实,应该通过各种方法,结合实际来观察分析学生的情况。

以下是我个人对于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的评价问题的看法。

一、确定对学生评价的正确目的

评价学生是为了全面分析他们的情况,掌握他们的特长特点,为学生日后的长远发展提供详实的参考资料。同时也为教育工作者发掘学生的长处,发现并经肯其弥补其不足提供可信的依据。所以,学生评价工作应该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概况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全方位、系统化的工作,而绝不是仅仅为了短期功利性目的而存在的表面应景活动。所以教师要全面而仔细地掌握学生的各方面信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二、评价学生需要参考的原则

1. 鼓励性原则。

有位教育专家曾不无忧虑地谈到国内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的教育似乎是在让人不停地体验着失败。”的确,我们的教师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多为“某某不行,谁谁差一点儿,这个那个还有差距”等等言语,而称赞鼓励性的举动却不常见。大家的出发点兴许是好的——想从严要求学生,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保持谦虚上进的心态,避免骄纵不前的情况出现——但实际上,这样的作法极其得不偿失,因为它会严重打击学生的信心,在他们尚未成熟的头脑中深深种下诸如“我不行,我没用,我不可能成功”之类的“信念”,按照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卢志新的说法——“信者,人言也;念者,今之心也。信念就是‘我今天心里对自己说的话……当一个人总是对自己说‘我不行的话,他的行动积极性就会受挫,很难在人生中创造正向的结果。”所以,评价学生时需要坚持鼓励支持为主的原则。

鼓励性原则可以体现在对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的评价中(回答对问题,表扬;认真劳动,鼓励;体育文体竞赛成功,赞扬;学习有进步,支持)让学生不断收获成就感,体会成功的喜悦,这样才可能最大程度上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毕竟,“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鼓励性原则也要遵循实事求是的方针,鼓励不是无原则的赞赏,不是一味的“歌功颂德”,必要的“凉水”是要泼的,及时的“棒喝”也是要打的,可以采用要“曲线救国”的方式,使用“打一巴掌揉三揉”的措施委婉地进行。

2.全方位多方面原则。

所谓全方位评价就是指在评价时,不能只依靠教师(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师)的观察判断的结果来进行,还要搜集学生身边的有关人员(包括学生家长、学生好友及同学)的观点和学生本人的自我真实评判;也不能只看学生某个时段的表现,应当根据其长期表现来进行分析评判,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反映学生的真实状况。

多方面评价就是要收集整理学生各方面的信息(不只是学习方面的内容,还要包括文艺体育、思想、性格、爱好、特长等等一系列情况表现),越详细越好,这样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本我”。

3.精细化可操作实用性原则。

此原则就是指在评价时要求细致具体,如实反映学生的情况。比如在学习方面,语文成绩不出色,那么在每次考试后,教师可根据学生试卷进行拆项分析(是基础知识默写得不熟,还是阅读分析不灵,或是栽在作文的语言表达等等),得出精细的结论,不能大而化之,草草了事。

在精细地分析了学生情况的基础之上,评价还需要有切实可行能够实际操作的方法,真正行动起来,为学生的问题支上几招(例如学生有容易急躁冲动的缺点,也告诉他在遇事时先数上三十下再行动),对一些在短时间内不好见效的情况,也要制定一个可以长期执行的计划,让评价的内容对学生有实际的意义和帮助。

三、对学生评价的实际应用

在评价基本完成之后,一定要把它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来,根据评价所反映出的情况来打造优秀的学生,这样才能使评价的价值最大化,使其拥有“实战”的能力而不是纸上谈兵的纯理论结果。同时,还应注意根据评价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效果,及时反馈,使对学生的评价不断完善丰富,更加合理。

像对待自尊心很强的学生,应多用激励鼓舞的方法,偶尔批评一下,既可以让他反省过失,又不至于产生逆反心理;对比较调皮淘气的“捣蛋分子”可以尝试给与他一些班级工作(课代表或小组长一类责任不大又容易做的),以激发其上进心;对个性强的学生可适当采用“激将法”,触发他的“较劲”精神和竞争意识,让其进入正常管理轨道。根据具体情况和教师个人教育风格,交替使用多种方式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学生的评价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科学工作,在素质教育中,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提供能让学生充分展现其才能,发展其特长的,最合适的舞台。想要灵活合理地让“短尺”“长寸”尽情地施展开来,一份合理详实的对学生各方面信息分析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学会运用“新眼睛”去观察我们的学生,来帮助他们成才。

针对人的每一种工作都是一门复杂高深的学问,教育工作也是如此。一名教师只有仔细地观察学生,真正地关心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才能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校园”。endprint

猜你喜欢
鼓励性素质教育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