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荣
高中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更忽视了对学生文字功底和文化底蕴的培养,造就出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语文课程的内涵十分深厚,实践性能非常强大,需要让学生全面感受到语文的熏陶和价值观的引导,也要尊重学生的自身的个性体验。人文、有内涵、有魅力,这些都是语文的特点,要把这种“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加以重视,并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予以针对性的指导。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教学的意义
一般来说,人文性主要说的就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尊严和价值,加强对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完善。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拥有独立审视事件本身、分析判断、去伪存真的能力,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推进文明、文化的传播,为学生个人修养和文化底蕴的提升做出重要地贡献。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社会变得浮躁并复杂,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为了生存,人们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最终导致了人类社会缺少良知的这种弊病的形成。而语文教育正可以改变这种浮躁、复杂的社会问题,通过语文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帮助学生人文精神的建立,加快整个社会中人们文化素养提高,有助于社会文化底蕴的形成。
二、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学的困境及原因
从我国目前的高中教学活动分析,几乎每个学校的课程安排都是围绕高考而设置的,作为高考的必修科目之一的高中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但这种安排使得人文性无法体现。如下的几种问题常出现在高中语文教学课程的安排中:首先是对科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去掉高考不考的内容,加强对高考考查内容的复习和联系,为学生购买大量的辅导作业,或者由语文教师亲自对练习内容进行编写,以期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能够在高考中获得高分,但是久而久之导致高中语文教学忽视了人文精神。与此同时,人文性在语文教材安排也无法体现。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材也都围绕着高考中试卷上几个固定的版块来进行,仅对学生进行单一的词汇讲解、阅读理解练习和写作练习,使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通过对教育的性质分析可以解释这些问题。应试教育就是现在教育的根本,分数体现着成败。本着选拔人才的宗旨和多年实践,高考制度的实施确实为我国的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语文教学中的活性和学生的思维正渐渐被这种固有的应试模式局限,因此以人为本的人文教学很难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出来。
三、提升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教学效果的对策
1.教育管理者人文性教学的实施方法 在很大的程度上,教育政策对整个教育的方向有很大影响。所以,教育管理者作为政策制定者就要首先转变意识,不要片面地将学校当作政治性说教的地方甚至盈利机构,制定教育的总体思路和方向时,应提高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地位,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2.语文教学实施者人文性教学的实施方法 语文教师是教学的直接实施者,其言谈举止和价值观都会对学生的人文性和价值观形成重要影响,所以教师更应该端正态度,以身作则,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优化教学质量。重视教学活动中的人文性是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同时还要对教学过程进行重新审视,与时俱进地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使语文教学的知识性与文化功能合二为一,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得以提高。
语文是融汇了词汇、文字与情感表达,文化与语言,阅读基础知识与学生个性完善发展的学科。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既要体现出语文的人文载体性,也要体现出语文的工具学科性,将二者有机统一在一起,缺一不可。所以单纯为了高考而学语文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在新的教育理念之下从理念到制度,从政策制定者到教学实施者等多方面的努力来平衡二者关系,这依然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教育必将带给我们巨大的收益。
★作者单位:甘肃卓尼县柳林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