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旭东
在新浪微博上看到一条微博,它这样告诉孩子什么更重要:1、旅行比上课重要;2、主见比顺从重要;3、兴趣比成绩重要;4、良知比对错重要;5、幸福比完美重要;6、信仰比崇拜重要;7、成长比赢输重要;8、察己比律人重要。
这条微博转载很多,很多人都认同。尤其是一些家长,都认为这八条,对孩子来说很重要。这里,我想用我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一下这八句话。
旅行比上课重要。这一句话,初看起来很好,但说得有些片面。旅行自然很好,看风景,长见识,而且还能够开阔心胸。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时间也有限。另外,对大部分家庭来说,做一次旅行要花费一笔不小的开支,可能承担起来很困难。因此,旅行即使比上课还重要,对很多家庭来说,做不到,或很难做到。但上学读书,接受课堂教育,接受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不可轻视学校教育,也不可低估课堂学习。
主见比顺从重要。这句话,可以这样来理解。一个人一定要有主见,但当别人的见解是对的,或当别的建议和方案是可行的时候,我们如果要与别人好好合作,就得顺从。顺从自然不是一味地屈从,而是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之上,做出正确选择之后的顺从。不要简单地否定顺从,在一个家庭里,一个集体里,总需要有一定的行动的一致性,否则的话,就会是一盘散沙,大家无所不为,无所适从,都会乱套。
兴趣比成绩重要。没有兴趣,学习就难以进入状况,而且很难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重视孩子兴趣的培养。但是,在学校学习,成绩的确不可小视。等我们进入社会,做任何一件事、一项工作,也都有成绩的判断。做得好,成绩突出,同事和领导就会肯定你、认可你。所以,我们既要重视兴趣的培养,还要争取把学习抓好,把工作做好,以优秀的成绩赢得别人的尊敬。现在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成绩,让一些家长比较反感,而且孩子们为了成绩而学习,也觉得很累,但这并不意味着兴趣比成绩重要。
良知比对错重要。这句话,也要好好理解。不然的话,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对错并不重要。其实,一个人要有良知,就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就不会轻易做出有悖常理、违法道德和公共规则的事。可能我们的学校教育,在教会学生认识对与错时,标准有偏差,那是教育本身的方式和内涵有问题。但善于判断对与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人生常识。需要反思的是,在家庭教育里,很多父母总是以自己的判断来强迫孩子做出判断。在学校里,有时候老师按照统一的规则来约束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一定要坚持从善,遵从良知。
幸福比完美重要。在以上八句话里,我最认可的是这一句。一个人即使不完美,也要追求幸福。过得幸福,活得开心,人生乐观、豁达、超然一些,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当然,幸福也是相对的,并不是家里堆满了金银财宝就会幸福。幸福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知足常乐,是一种不苛刻,不苛求,不怨艾,不歹毒。幸福是一种宽容,是一种信心,是一种自我调解,是一种不断丰富自我的快乐。
信仰比崇拜重要。一个人一定要有信仰。但对孩子来说,信仰的建立先是需要父母熏染,当然,不能单靠家庭环境,还要学校和社会来推动。我的理解,信仰比崇拜要高一个阶段。过去,我们的教育会教孩子们去崇拜某位领袖,后来经济发展了,又有些人崇拜金钱和权利,这些都是畸形的心理,是精神残缺不全的表现。一个人有信仰,说明他变得成熟和理智了。但信仰什么,也是值得思考的。人生的信仰一定是使人向善向美的,如果你有某种坚定的信仰,却不顾他人利益,甚至伤害他人,可能你信仰的是某种邪教了。有高风亮节,才算是有真正的信仰。
成长比赢输重要。我很赞同一句话。现在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很急躁,很功利,自己懒惰不努力,不以亲子教育实践来探索可行的方式方法,却迷信一些毫无科学根据的所谓“0岁方案”和“天才教育”。还有些人很相信那种“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谬论。其实,一个孩子只要父母给了他足够的关爱,在学校里得到了老师良好的指导,而且社会环境也给他一定的安全感,他一定不会变差变坏的。孩子是成长的生命,在他的童年、少年阶段,父母一定要尽到自己的责任,要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同时,学校要充分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让学生在书香校园里得到熏染,受到激发,从而变得智慧和丰富。
察己比律人重要。这句话也值得我们思考。察己,就是要自我反思,敢于自省。律人,就是对别人有要求。在集体生活中,既要察己,又要律人。尤其是领导干部,更要在察己的基础上去律人,其身不正,焉能律人?但对普通群众来说,主要是要察己,即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学校里的孩子,最需要做到的,就是要严以律己。无论是学习,还是参加校园文艺活动,都要尽量遵守纪律,尊重规则。
人的成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身体的成长,即生理的成长。二是心灵的成长,即精神的成长。只有这两个成长任务都完成了,才算是真正完善的人。以上这八句话,其实就是告诉孩子们,在心灵成长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
责任编辑/肖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