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2014-10-11 20:20:31涂学远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语感教学法文本

涂学远

许多语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应对考试,仍在醉心于对课文微言大义的分析,他们讲出自己对课文“深刻”“独到”的理解,让学生领略其“知识的渊博”和“深刻理解能力”,殊不知在这样的“谆谆教诲”下,学生学习语言的大好时光不知不觉给耽误了,语文教学效果仍旧是少慢差费。

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内涵,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情感,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诵读。《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要让学生“能用普通话流利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感受”,“诵读是古代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朗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笔者认为,诵读不仅仅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所有文本教学的第一法,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名师洪镇涛先生也曾说:诵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

关于诵读,我们的古人有着极朴素却又是极深刻的认识,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国古代的一些启蒙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都编得极富有韵律美,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作家李国文谈及自己扎实的古文根基,认为自己的语言功力就是得益于读私塾的诵读训练。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黎锦熙先生认为,语文是所谓口耳之学,学语文不能不讲究诵读,他说:“诵读就是儿童将声音与意义结合的一种‘发表。除预习时的诵读、不过研寻意味外,要声音真正与意义相结合,便要练习论理的读法——注意词类和句法的断续和轻重;要表现文学的意味和兴趣,就要练习审美的读法——注重声音的抑扬抗坠。”黎先生的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诵读的方法——声音与意义结合,诵读要注意停顿、轻重、高低、语调等几种技巧。

循着这条思路,我们可以将教学法作进一步的探究。

首先,诵读的关键是声音与意义的结合。什么样的“意义”就要用什么样的“声音”诵读来表达,所以诵读时要讲究技巧。诵读的技巧简言之就是要处理好语速、停顿、重音、高低、语调等问题。技巧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喜怒哀乐发之于声,各有不同的特点。声音甚至还可以塑造不同的性格,忠厚木讷、奸邪狡诈,声音形象一定会有不同的。这一切,教师在朗读训练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如何做到抑扬顿挫,读出文情、文趣、文味。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把一篇文章读得声情并茂,那么他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一定成功了大半。

其次,朗读在教学中具有多种功效。

第一,诵读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让学生感悟文本美好的情味,进入作品优美的意境。文章是情感的产物,每篇文章都融入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用心、用情地全身心投入地诵读才能领悟作者及文本的思想与感情。因此,翻开教材,面对一篇篇课文,教师第一要著便是指导、教会学生读得声情并茂,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拍,读出情感,做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纠正唱读与创读的不良习惯。

当然教师自身必经过好诵读关。一个在课堂上能深情并茂诵读课文的语文教师,他已成功了一半:学生能随着教师的深情并茂诵读自然进入文章中的意境,语文课也成功了一半。

第二,诵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语感是一种感性体验,是从长期的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品味中慢慢习得的。培养语感亦如训练乐感,乐感的获得不是默记乐谱记出来的,也不是听导师分析讲解获得的,而是受训者自己去听,自己去吟唱而获得的。因此,语感的形成与获得不是靠学生死记语言材料,靠教师的讲授,而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诵读、品味。辨得出语言的正误,是有语感的开始;识得语言的优劣,说明已有良好的语感。

培养语感,诵读可以分步进行——始求其速,终求其美。求速是训练口齿的流畅,熟极而流,慢慢便可积淀成语感。求美是求声音与意义的完全融合,是对语言的品味,对作品意境的涵咏,是使语感进一步趋于细腻。求速可课外完成,求美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拨。教师的范读是不可或缺的,可以给学生树立榜样。美读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创设情境,如配乐、分角色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披文入情,真切感受文本的意境。

让学生伴随着诵读形成语感,进入情境,提高品味和鉴赏能力。通过诵读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以声传情,以声会意,产生联想想象,沟通生活积累,再现或重建形象,最终达到理解和运用的目的及《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形成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和初步的文言语感”。

不同体裁的作品,具有不同的美质。多读诗歌韵文,可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词赋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句式的整齐与参差的错落美。律诗讲究平仄,讲究对仗,充分展示了语言的整齐对称美。对偶句子还包含了丰富的语法知识,多诵读,可以让学生从优美的形式中悟出语言的组接规律。散文,尤其是文赋中大量运用排比,表现的语言的流畅美和宏富美。议论文讲究的是严密的逻辑演绎,记叙文追求的是活泼的叙事描写。不同作家的作品,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有的幽默诙谐,有的典雅端丽,有的庄正朴实,有的睿智宏富,感受不同风格的语言,可以丰富自己语感,选择追求一种风格,则可慢慢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把诵读作为语文的第一教学法,不仅需要教师观念和习惯的转变,更要求教师本身具有扎实的朗读基本功。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出色的朗读者,要练就扎实的朗读基本功,摸索出一套以诵读为重要方法、以培养语感为核心的教学法。

诵读,永远是语文教与学的源头活水。

★作者单位:江西奉新一中。

猜你喜欢
语感教学法文本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8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4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13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知识(2014年1期)2014-02-28 21: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