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波 张焱
【摘 要】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平衡报道传入我国,但从如今的实践来看,“平衡”这一重要原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当前我国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失衡现象依旧存在,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新闻报道在我国的失衡现象,通过分析平衡报道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对策促使新闻报道的平衡的发展,促使平衡报道本土化,更加符合我国实际。
【关键词】平衡报道 现状 对策
一、平衡报道的产生背景
在当前的新闻理论及实践中平衡报道已得到广泛认可。梅尔文·门彻曾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中指出,“尽可能给每一方,尤其是受到指证的一方说话的机会。”更早的时候,本杰明·富兰克林在接办《宾夕法尼亚报》时也指出,“当人们各持异议的时候,双方均应享有平等的机会让公众听到自己的意见”。
20世纪40年代,平衡报道被提出,这种报道思想源于当时新闻界对“扒粪运动”的反思,在这场运动中,人们在揭露罪恶、腐败与真相的同时,新闻自由主义滥用也让人们看到了它强大的破坏力。
后来,1942年美国时代出版公司的创办人亨利·鲁斯,对报刊自由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分析。一年后,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汉钦斯担任主席,邀请众多著名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教授组成了一个新闻自由委员会,进行调查研究,历时3年,1946年,该委员会完成一份题为《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的报告,并于1947年出版。自此,社会责任理论被正式提出。
“社会责任理论作为平衡报道的理论基础,随着社会责任论的广泛讨论和传播,平衡报道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说明,平衡报道思想正是当代新闻界社会责任理论的思想基石。
我国对平衡报道的研究起步较晚,且专门研究并不多,现在学术界广泛沿用的是孙旭培先生对平衡报道思想的定义:平衡就是突出报道一种主要因素时,还要顾及其他因素,特别是相反的因素;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意见时,还要注意点出其他意见,特别是相反的意见。
二、平衡报道的“不平衡”
我国建国以来,媒體肩负着政治使命,政治宣传作用一直是第一原则。直到改革开放,媒介也在依靠其高度的统一性凝聚人心,虽有负面效果,但也是时代所需。今天,我国社会阶层呈现多元化,人们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大大提高,并且有了一定的媒介素养。因此,当今时代,是一个需要多元文化的时代,而平衡报道就是多元多角度的报道,符合时代需求,必须大力提倡。我国平衡报道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报道容易“一边倒”
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信息已经成为与物质能量同等重要甚至比其更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一边倒”的新闻,造成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浪费媒介资源,误导民众,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样,社会中的利益团体也出现分化。要整合这些利益团体,增强民族凝聚力,就要创造一个平等公开的媒介环境,让各种不同的意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表达,从而使意见得到整合,使社会更加和谐。同时,打破“一边倒”的思维惯性,创造信息更加平等充分的媒介环境,有助于提升媒体公信力,有助于人们更加真实的了解现实世界。
例如现在我国主流媒体话语权遭到网络媒体冲击的事实,就是因为主流媒体意见过于一致,而网络意见多元,导致网络信息被人们采纳的频率越来越高,主流媒体往往总是在网络对某个新闻事件曝光后才进一步跟进,话语权旁落成为主流媒体当今一大隐痛。
2、反映不同阶层生活时过度扭曲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当前社会人群出现急剧分化现象,因此,给媒体行业带来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真实、合理地反映社会各阶层的生活。
然而目前现状并不令人满意,由于媒体在时效性方面的努力,往往采访与调查不够深入,既有态度先入为主,社会是由多个阶层组成,而媒体不能够平衡地、客观地反映各个阶层的实际情况,造成报道的失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圣像化的强势阶层。在传媒市场化的今天,眼球成为了稀缺资源,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对精英阶层的报道越来越多。媒体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当今的传媒,是城市的传媒,而不是农村的传媒;是富人的传媒,而不是穷人的传媒。”用想象的手段去神化财富,只看到了财富拥有者挥霍奢华的一面,没有看到他们艰苦创业,背后和常人一样的辛酸与烦恼。这种导向让人们沉浸在对物质生活的幻想之中,麻醉了自己切实的生活追求,变成了为挣钱而挣钱,助长奢靡之风,沦为物质的奴隶。
(2)对弱势群体报道的悲剧化。当前,取舍偏见也出现在关注困难群体的媒体报道中:新闻报道主题的悲剧化。偏远山区孩子家境贫寒以吃野草充饥、农民工们讨薪无果等等,像这样的报道毫无疑问可以震撼大众眼球,然而它也强化了一个主题:底层生活等于悲剧命运。
诚然,社会是有层次的,可以用经济收入划分,也可以用地位划分,这些都是显性的条件。但是人的幸福感,是一个主观的感受,媒体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甚至是低俗的价值观,强加困难人群,给人们一种基层生活等于悲惨命运的印象,这也可能导致一些人对弱势群体的歧视。
(3)丑化普通人群。由于娱乐精神在媒体中的泛滥,对于基层群众,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习惯于用“黄色新闻”手法去描绘,例如对大学生的报道,往往通过被强奸、自杀、犯罪、卖淫等事件来呈现。像这样的报道不在少数,从而使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一种误解: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未来没有希望。对普通人群的丑化报道涉及的面很广,囊括了各行各业的群体,比如教师、医务工作者等。
3、新闻报道趋向娱乐化
从当前媒体报道的整体环境来看,媒体过分强调娱乐功能的展现,而对信息传播功能发挥得明显不足。更为严重的是新闻娱乐化逐渐冲淡了新闻报道本身的严肃性,对严肃性报道带来挑战。
目前媒体的娱乐化不仅是指对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呈现,甚至出现严肃新闻以娱乐为导向进行报道,同时还表现在娱乐节目数量的迅猛增长。从当前的媒体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严肃新闻都以娱乐化的方式处理,比如对一些腐败官员包养情妇的报道中,常常穿线“用MBA管理知识,有效管理7名情妇”,“福建省周宁县委书记林龙飞,为其22名情人共办群芳宴”等戏谑说法,把本来严肃的问题娱乐化,用刺激挑逗的词语吸引读者。消解了严肃新闻本来应该有的启示和批判意义。
4、短篇消息和深度报道数量不平衡
随着网络进入人们的生活,信息时代使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数量倍增,有人说,我们进入了“读题”时代。人们浏览信息时更喜欢看图片、看题目,而不是看长篇累牍的报道。因此,新闻报道在写作题材上,过多地充斥着短小的题目和丰富的画面。
但是,作为文字媒体来说,它与广播、电视、网络相比,最大的优势还是深度写作与引人思考。文字不如声音与图像直观,因此,必须要避开“直观”的软肋,而更注意深度。人们在报纸等阅读文字新闻时,希望得到解释和预测,故在文字新闻写作上,应注意长篇深度与短篇消息报道的平衡,发挥自身优势。
三、平衡报道的本土化策略
1、“执中两用”的态度对待西方理念
《中庸》里“执中两用”的理念,其实是一种总结,从“为什么”过度到“怎么办”。在平衡报道中,西方认为应该给予双方说话的机会,这种公平性值得借鉴。同时,不可否认倾向性也是中西的共识,我们在做平衡报道时,要发挥记者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已然值得坚持。但是,在自由度这个问题上,我国由于长期缺乏公民意识的教育,人们的社会责任感、权利与义务的态度还不是很成熟,包括媒介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我们要以最合适我国社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方式,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步进行新闻界的改革,逐步加大平衡报道的自由度,这样才更符合我国的现状。
2、“隐恶扬善、中立不倚”是当今最适合的报道方式
在平衡报道时,新闻工作者有自己的倾向性在里面,因此,我们如何把握倾向性,如何把握报道的重点,对受众有很大的影响。新闻工作者在平衡报道之前,就应该做出一个权衡,突出正面,还是突出反面;着力于批评,还是着力于建议;报道刊发会引起怎样的反应。这些都必须衡量,做到“隐恶扬善”。
而同时,我们应该“中立不倚”,因为我国新闻工作长期站在政府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难免会有一些报道不能做到“中立不倚”。不过,现阶段政府也在强调“服务型政府”理念。十八大报告中说:“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中立不倚”就是要摆脱惯性思维,真正做到为社会发展而做媒体。□
参考文献
①曹文翰,《中国共产党官德建设的历史进程及现实启示》[D].西南交通大学,2013
②戴学明,《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3(2)
③李良荣,《试析当前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J].《新闻爱好者》,2009(2)
④孙旭培:《论新闻报道的平衡》[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
(作者:均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