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付万坪 本刊记者 熊怡
“我以回忆的笔,用青灰色的调子,淡淡的水墨,画了这座山城。”
浓墨重彩,气势宏大的山水画;清新雅致,流畅明快的小景画;雨中前行的学童;岸边层叠的房屋。这些蓄水前的三峡景、物,无不勾起人们的亲切记忆:遥远又清晰。
100幅彩墨画,100幅速写,静静地悬挂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展馆里。每一幅展品配有简短说明文字,或点明地点,或描绘画作,或讲述技法,或表达画家心境,或以诗写景抒情。这是《我的三峡记忆—伍必端写生画展》在4月15日至5月12日展现给山城观众及游客熟悉而温暖的画面。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版画家伍必端与重庆有着不解之缘。这些三峡绘画作品是他两次三峡写生的艺术成果,也是对少年时在重庆求学的美好回忆。在《我的三峡记忆》画册中,伍必端说,“我以回忆的笔,用青灰色的调子,淡淡的水墨,画了这座山城。”
伍必端生于上海。抗战爆发后,1938年初12岁的伍必端第一次过三峡。那时,他随姑母从南京逃难到武汉,被送进了“战时儿童保育院”。不久日本侵略者攻打武汉,保育院将难童撤离到重庆。当时,他们乘坐民生公司的轮船经过三峡,巍峨的高山,弯曲的激流,颠簸的船舱,让轮船上的人们惊呼不已,这也给少年伍必端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197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的伍必端为国宾馆画画,第二次到了三峡。这一次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圆了我的三峡梦”。他随船而行,把握每一个机会作画,恨不得将三峡景色全部留在画面之中。就这样,伍必端还是觉得不过瘾,认为没有将少年时的三峡印象全部找回来。
1979年,伍必端第三次到三峡,继续圆他的“三峡梦”。每天早晨,他与中央美院的几位画家乘坐安装航标灯的工作船出发,每到一个有特点的地方就上岸去创作,下午工作船返回时,再把他们带回驻地。用这样的方式,他花了1个多月的时间,足迹踏遍了三峡两岸的许多沟沟坎坎,创作了大量三峡画作。
伍必端于1945年毕业于重庆育才学校,而他的艺术启蒙教育亦始于这所学校。他创作的第一幅木刻《血的仇恨》(控诉日本帝国主义滥炸无辜儿童的罪行),作品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后来,他不但在版画创作上成就斐然,对水墨、水彩、水粉等造诣也较高。他曾经为多部文学作品创作过插图,成功塑造了许多生动的文学人物形象。他的版画作品内容广泛,反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现实生活。
伍必端 1926年生于上海,在重庆生活8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曾获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鲁迅版画奖”。创作彩墨画《夔门初阳》,现存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厅。创作木刻《惯于长夜过春时》,被中国美术馆、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北京鲁迅纪念馆收藏。
如今,年近九旬的老艺术家对在重庆、三峡的生活仍记忆犹新。
“三峡写生组画”共有300多幅,这些画作都是伍必端有感而发,激情所致。从瞿塘峡、西陵峡、巫峡到重庆城,从“夔门晨光”到“奉节夜色”,从“万县琴石”到“峡中拉纤人”,画作内容极其丰富。
瞿塘的雄、巫峡的秀、西陵峡的险、古镇的宁静、山民的纯朴,都被伍必端一一收入画笔。至今,虽已时隔近40年,而他的每一幅三峡写生画作都完好地保存着。彩墨画整齐叠放在画夹里,或被装框悬挂;速写则用大相册存放得平平整整,名称、创作时间、地点、编号、创作时的感想,都详细记录在册。
对当年画得不过瘾的一些三峡画作,伍必端回到北京后又拿出来重新加工,甚至凭借记忆再创作第二幅、第三幅。《夔门云起》就是他几次在三峡体验生活、多次写生的一个总印象,花了好几个月时间完成。创作时,他追求厚重深广,画到画纸都有了裂缝,还不满意,就把宣纸翻过来又画,以至背面都能成为一幅完整的画了。而这幅画后来被一位日本美术收藏家收藏。
画大自然的雄壮,画古镇之幽静,也画村民生活的纯朴、平静。“我用多层次深色表现出山势的厚重,用白云穿插其间,这是自然和真实,又是它们和谐相处的必然。”这是艺术家对《云绕山峦》这幅画的艺术阐述,他把创作的感想用文字记录下来。
同样,他也会直言画作的遗憾与缺陷,他为作品《秭归远眺》这样配文:“这张写生四平八稳,用笔谨慎,但缺乏激情。所以一幅好的作品,画家首先要有激情,什么样的景感动了你,抓住了你的心,你就会不怕困难,把那感动了你的景画下来。这幅在秭归的写生,正好可以作为一个平淡的例子。”
“万县……我喜欢这里的一条街,表面上看不过是一房接一房,一窗挨一窗,里面有多少喜怒哀乐,都朦胧在这烟雨中了……”
对三峡热烈的感情,和对艺术认真严谨的态度,全部融入到伍必端的三峡画里。它们已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品,在三峡博物馆里,这些三峡画得以回归,更是人们对三峡情感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