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视野下的小学时事教育

2014-10-11 17:18吴耿华
中国德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时事人生观媒介

媒体信息早就是一种教育力量,只是时至今日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更大、更广泛。媒介的精进,资讯里不仅有多元、高质的讯息,同时充斥着令人忧心的暴力、色情及其它负能量。小学生处于辨识媒介信息能力最弱的时期,如果缺失了必要的媒介素养,将难以形成现代公民必需的综合素质。学校时事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时事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在目标上有许多交集,主要体现在两者都提出,要培养受教育者面对不同媒介中各种信息时的辨析能力及信息生产能力。以此为理念,我校小学时事教育引入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并进行初步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博学之、慎思之—收集信息

首先,我们要求学生“时事求是—做有品味的接收者”。时事教育求的就是一个“是”。根据隶定字形解释,“是”,会意字,字从日,从正(变形)。“日”指“太阳”,“正”指“标准”“基准”。“日”与“正”联合起来表示“太阳位于空间基准点”,引申为“正确”“合理”。时事教育之目标指向就是从这些纷繁复杂的媒介信息中,突出有利的教育资源,摒弃一些思想“杂草”,用饱含正能量的媒介信息来涵养生命,此之谓去粗取精;引导孩子深入了解一些重大事件的本质,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此之谓去伪存真。我校时事教育就是通过“时事求是”的过程,给予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让孩子们在这个信息时代中,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品位的媒介信息接收者。

时事教育的第一阶段,就是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时事新闻。首先,我们鼓励孩子广泛猎取。媒介丰富化、时事广泛性能极大地满足孩子个性化的选择。我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电视、网络、手机、报刊等,搜索国内外要闻,然后采用看记、剪贴、下载的办法收集时事信息。这种兴趣点与好奇心的汇集,你会发现孩子从晨星到暮霭、从金字塔到金龟子、从布什到布丁……选择对象包罗万象。其次,在这个阶段对学生选择媒介信息的培养进行重点突破,适当渗入责任教育。因为孩子以兴趣为取向的收集,本身对信息分辨能力弱,而且由于受众的个性化影响,对于媒介信息的接纳也成了在自身要求下的有限接纳。在最初的阶段,孩子们收集汇报的时事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分。在这时,必须让孩子明白汇报或反馈的对象是全班同学,内容的选择与取向必须是正当内容、正确取向。当然孩子难免出错,这也就成了时事教育的契机,教师当及时把握。我校时事汇报和展示活动丰富,在这个平台上,他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读、可以说、可以写、可以加背景音乐、可以做成演示文稿……有的时事信息粘贴在“新闻眼”里,有的在专门时间里进行口头汇报,有的还开展专题展示活动……再加上“最有价值新闻奖”“最吸眼球奖”等奖项,孩子们总是群情激昂、津津乐道。新的内容、新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我校胡淑芳老师在班上推行了“小眼睛看世界—新闻我来报”活动,时间定于每节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前5分钟,4人为一组负责播报内容,由孩子自己找播报的主题新闻。她在总结中这样说:“短短一学期的活动,孩子们爱上这个新闻播报,每周都期待着同学带来的身边要闻,内容也由刚开始的简单读新闻到后来的图片新闻。为了效果更理想,有的孩子还简单地制作了幻灯片,增强视觉效果;有的同学自己动手拍照片来播报校园里的新鲜事;有时还把自己对事情的观点也加进播报,结果又引起了一番争论……孩子有了选择主题的权利,有了发表意见的权利,在自由的空间里,每节课甚至每个环节都充满温情。”

审问之、明辨之—表达观点

在孩子对时事有基本概念及基本价值判断后,在第二个阶段,我们重点培养孩子面对媒介的批判性思维。孩子们收集来的时事信息不等同于直接接收的、不用消化的知识或真理。因为,这些媒介信息是某个个体以自己的价值观对现实的重新架构,包含有信息发布者或传播者个体的意识形态和兴趣取向。我们采用撰写时事日记、时事短评,组织专题新闻演讲、辩论会等形式对时事信息进行自己的解读,要求有感而发,观点鲜明。这些形式给孩子带来更多共同的话题,在错综复杂的话题背后引发的争论能让更多观点相互碰撞,激荡起思维的火花,也会进一步激起孩子对时事的兴趣,形成广阔的视野与人文的交流。我们追求的是孩子对信息背后的知识、真相有思考的习惯,不明则问的质疑精神。这些以思维开拓为方向的活动,让孩子在加强辨析能力的训练中滋养人文精神,培养他们自省、选择、判断和批判的能力,从而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真正树立起来。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去年的一天,我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孩子们正按要求进行“时事联播”。有个孩子提到当时刚发生的“厦门公交纵火案”,当他说46条无辜的生命在大火中画上句号时,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次教育契机。于是我就让孩子们讨论对这则新闻的看法。绝大多数孩子第一时间就对嫌犯的恶行进行了谴责。随即我说:“我赞成大家的意见。我们不同情嫌犯不意味着不需要反思,你们还能从这件事上想到点什么吗?”孩子们沉默了。我搜索出“2007年美国弗吉尼亚校园枪击案”这则新闻展示给孩子们看。没有说话,让孩子们静静地看,静静地思索……。枪击案凶手赵承熙和32名遇难者一起被列为悼念的对象这个新闻点,让孩子们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最后,一个孩子的讲话发人深思:“我们社会是个大家,我们可能都在同一个小区、同一幢房、同一辆车里。只要有一个人对生活失去希望、对自己生命不珍爱,那大家就会处于危险的境地。所以,我们的关心关爱要涉及每个人。”我与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时事教育中,就是要培养这种富有公民意识、生命教育的思考取向。当然这些教育目的的达成不会一蹴而就的,渐进的形态需要我们的坚持、坚守。

善择之 笃行之—发表新闻

现代媒介时代的来临,人人都能轻易地运用多种媒介对当下事,根据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准、喜好重新进行架构,并加以传播或是反馈。这种架构要在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下进行,换而言之,只有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下的实事架构才能“求是”。在学中做,并在做中学,是时事信息传播时教育目的的良性循环。我们对于这种架构能力的培养就是要求孩子在传播或反馈时,最大化地追求“实事求是”的目标,通俗地说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传播正能量。

在时事教育传播中,我们要求“择善固执”。“择”什么“善”?这种“善”就是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主流同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固”什么“执”?就是坚持不懈地宏扬社会中健康、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批判社会上低俗、颓废的负能量,运用各种媒介进行自主地信息反馈、传播、评论。我校时事教育从传统平台改革上入手,学校拥有七色花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学校网站,我校以时事教育理念改革,变阵地为平台,每月变动负责这些平台的组织成员,让这个平台充满了竞争机制。这样的机制不仅使平台的操作手受到教育,同时也让时事教育的平台成为校园内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主流媒介。学校还在班级的层面上进行时事教育,主要针对新媒介网络形式的QQ空间、微博、博客、微信、易信的平台,让这个平台从自发性散沙形态成为导向性集体状态,让无序的信息发布者成为受教育者,我校现在每班都至少拥有QQ群、微信群、博客群、易信群中的一种交流空间。孩子们运用新媒介的积极性与热情非常高,我校“文明小博客”实名注册的学生、家长和老师总用户数达到2749人,学生累计发表原创博文9680篇……经过这阶段的教育,孩子们能初步运用各种媒介进行正确的反馈与传播,彰显了教育对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段时间,一段名为《最炫马路风》的视频短片,在网上“火”了。拍片的是我校学生陈成、林洪光。两位孩子在电脑前花费了半天时间进行剪辑、配乐,制作,短片记录了邵武各路口的马路乱象。他们说起了拍片的缘由:“每天上学放学,我都会看到不少路人无视红绿灯的存在,频频闯红灯。”他们表示这是对自己生命安全不负责的表现,同时也有损邵武的城市形象。因此,他们萌发制作“铁城式过马路”视频的念头,希望通过视频呼吁大家遵守交通规则。《最炫马路风》能火起来,就是大家在孩子身上发现了正能量,是他们身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火”了一把。同时也是我校媒介素养教育下,长期进行小学时事教育的成果。

【吴耿华,福建省邵武市实验小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肖茂红

猜你喜欢
时事人生观媒介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时事绘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人生观(一)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网约车(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
“新”时事类作文素材 点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