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计算经过时间

2014-10-11 08:56钱建兵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4年8期
关键词:多长时间列式教材

钱建兵

苏教版数学教材在三年级上“24时计时法”编排了“计算简单经过时间”的内容。本单元学习“24时计时法”与“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再加上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共安排了3课时。教学中看似简单的内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率却要高于其他内容。教师普遍反映难教,学生难学,存在着一些困惑。

困惑之一:实际教学时数远远超过了教材的编排

教材中“计算经过时间”较为简单,只出现了两种基本类型:一是整点到整点的,如六一剧场播放了多长时间(14时到16时);二是非整点到非整点,经过时间在1小时之内的,如金色的童年播放时间是8时50分到9时30分,通过直观图算出经过时间。如图:

两种类型确实比较简单,但课内衍生出来的问题就多了。除了上述两种类型,还有:1.计算非整点到整点的,如计算9时15分到11时经过了多长时间;2.整点到非整点的,如计算6时到7时20分经过了多长时间;3.非整点到非整点的,如计算7时35分到8时15分的经过时间;4.跨两天的,如计算从第一天20时到第二天6时的经过时间;5.求结束时刻或求开始时刻。看似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教学,通过教师的深入挖掘,把教材教“厚”了,实际教学时数远远超过了教材的安排。

困惑二:计算经过时间如何列式计算

对于计算经过时间,怎样的算式才是标准算式?例题只计算14时到16时的经过时间,列式16-14=2,经过了2小时。那么,其他类型的题目是否可模仿这样列式呢?

教材只列举了求整点到整点经过时间的列式,而且计算时没有写单位。不少教师教学时模仿教材这样列式。如:10∶20-9∶35=45分钟,有的则列竖式:

10∶20

- 9∶35

45分钟

但这样形式上的模仿却没得到其本质。教师没有注意到教材在列式时,无论是被减数,减数还是差,都没有写单位,实际上已经完成了转化,将时刻的序数意义转化为基数了。如图:

16小时-14小时=2小时。又如,计算9∶35——10∶20的经过时间,可用10小时20分-9小时35分钟=45分钟。这样确实规范了,但16∶00为何要变成16小时,如何向学生解释清楚又是一个问题,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越解释学生越糊涂。

另一方面,在计算时间差的竖式中,分数或秒数哪怕是大到了59,也要看作一位数来相减,其实质是“60进制数”相减,与计算整数加减法有所不同。这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在理解上就有一定的困难,很多学生在教师多次示范后仍不能掌握。

如何解决教学中的这些问题呢?数形结合可以很好地将抽象的、不可感知的时间形象化,可以弥补列式计算算理不清的缺陷,可以有效地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抽象的经过时间的计算不同于可视的长度,也不同于可感觉的质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图,数形结合,让学生感悟算法。

虽说求经过时间的问题有多种类型,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学时应重点引导学生交流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实物(钟面)、表象进行思考,使求简单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能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扎根,而其他求复杂经过时间的问题都可转化为求简单经过时间问题。如,计算非整点到整点的,9时15到11时经过了多长时间?在画出线段图后引导学生计算,先算到整点,即9点15到10时,再从10时到11时。如图:

这样,就转化为与例题相同类型的求简单的经过时间。再如,求整点到非整点之间的经过时间,如计算6时到7时20分经过了多长时间。如图:

非整点到非整点的经过时间,如计算7时35分到8时15分的经过时间。

在此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比较:求复杂的经过时间,计算时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感悟到:计算复杂的经过时间,可分成两步,先算到整点数,从而渗透转化——“化繁为简”的思想。

当然,这样教学,一课时肯定是不能完成的。因此,建议教材增加课时数。使原本浓缩在一起的知识解压还原,更显知识难度的螺旋上升,又能在为学生积累更多素材的基础上体验总结其中的计算方法,充分感悟转化的思想方法。

◇责任编辑:张 莹◇

苏教版数学教材在三年级上“24时计时法”编排了“计算简单经过时间”的内容。本单元学习“24时计时法”与“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再加上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共安排了3课时。教学中看似简单的内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率却要高于其他内容。教师普遍反映难教,学生难学,存在着一些困惑。

困惑之一:实际教学时数远远超过了教材的编排

教材中“计算经过时间”较为简单,只出现了两种基本类型:一是整点到整点的,如六一剧场播放了多长时间(14时到16时);二是非整点到非整点,经过时间在1小时之内的,如金色的童年播放时间是8时50分到9时30分,通过直观图算出经过时间。如图:

两种类型确实比较简单,但课内衍生出来的问题就多了。除了上述两种类型,还有:1.计算非整点到整点的,如计算9时15分到11时经过了多长时间;2.整点到非整点的,如计算6时到7时20分经过了多长时间;3.非整点到非整点的,如计算7时35分到8时15分的经过时间;4.跨两天的,如计算从第一天20时到第二天6时的经过时间;5.求结束时刻或求开始时刻。看似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教学,通过教师的深入挖掘,把教材教“厚”了,实际教学时数远远超过了教材的安排。

困惑二:计算经过时间如何列式计算

对于计算经过时间,怎样的算式才是标准算式?例题只计算14时到16时的经过时间,列式16-14=2,经过了2小时。那么,其他类型的题目是否可模仿这样列式呢?

教材只列举了求整点到整点经过时间的列式,而且计算时没有写单位。不少教师教学时模仿教材这样列式。如:10∶20-9∶35=45分钟,有的则列竖式:

10∶20

- 9∶35

45分钟

但这样形式上的模仿却没得到其本质。教师没有注意到教材在列式时,无论是被减数,减数还是差,都没有写单位,实际上已经完成了转化,将时刻的序数意义转化为基数了。如图:

16小时-14小时=2小时。又如,计算9∶35——10∶20的经过时间,可用10小时20分-9小时35分钟=45分钟。这样确实规范了,但16∶00为何要变成16小时,如何向学生解释清楚又是一个问题,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越解释学生越糊涂。

另一方面,在计算时间差的竖式中,分数或秒数哪怕是大到了59,也要看作一位数来相减,其实质是“60进制数”相减,与计算整数加减法有所不同。这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在理解上就有一定的困难,很多学生在教师多次示范后仍不能掌握。

如何解决教学中的这些问题呢?数形结合可以很好地将抽象的、不可感知的时间形象化,可以弥补列式计算算理不清的缺陷,可以有效地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抽象的经过时间的计算不同于可视的长度,也不同于可感觉的质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图,数形结合,让学生感悟算法。

虽说求经过时间的问题有多种类型,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学时应重点引导学生交流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实物(钟面)、表象进行思考,使求简单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能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扎根,而其他求复杂经过时间的问题都可转化为求简单经过时间问题。如,计算非整点到整点的,9时15到11时经过了多长时间?在画出线段图后引导学生计算,先算到整点,即9点15到10时,再从10时到11时。如图:

这样,就转化为与例题相同类型的求简单的经过时间。再如,求整点到非整点之间的经过时间,如计算6时到7时20分经过了多长时间。如图:

非整点到非整点的经过时间,如计算7时35分到8时15分的经过时间。

在此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比较:求复杂的经过时间,计算时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感悟到:计算复杂的经过时间,可分成两步,先算到整点数,从而渗透转化——“化繁为简”的思想。

当然,这样教学,一课时肯定是不能完成的。因此,建议教材增加课时数。使原本浓缩在一起的知识解压还原,更显知识难度的螺旋上升,又能在为学生积累更多素材的基础上体验总结其中的计算方法,充分感悟转化的思想方法。

◇责任编辑:张 莹◇

苏教版数学教材在三年级上“24时计时法”编排了“计算简单经过时间”的内容。本单元学习“24时计时法”与“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再加上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共安排了3课时。教学中看似简单的内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率却要高于其他内容。教师普遍反映难教,学生难学,存在着一些困惑。

困惑之一:实际教学时数远远超过了教材的编排

教材中“计算经过时间”较为简单,只出现了两种基本类型:一是整点到整点的,如六一剧场播放了多长时间(14时到16时);二是非整点到非整点,经过时间在1小时之内的,如金色的童年播放时间是8时50分到9时30分,通过直观图算出经过时间。如图:

两种类型确实比较简单,但课内衍生出来的问题就多了。除了上述两种类型,还有:1.计算非整点到整点的,如计算9时15分到11时经过了多长时间;2.整点到非整点的,如计算6时到7时20分经过了多长时间;3.非整点到非整点的,如计算7时35分到8时15分的经过时间;4.跨两天的,如计算从第一天20时到第二天6时的经过时间;5.求结束时刻或求开始时刻。看似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教学,通过教师的深入挖掘,把教材教“厚”了,实际教学时数远远超过了教材的安排。

困惑二:计算经过时间如何列式计算

对于计算经过时间,怎样的算式才是标准算式?例题只计算14时到16时的经过时间,列式16-14=2,经过了2小时。那么,其他类型的题目是否可模仿这样列式呢?

教材只列举了求整点到整点经过时间的列式,而且计算时没有写单位。不少教师教学时模仿教材这样列式。如:10∶20-9∶35=45分钟,有的则列竖式:

10∶20

- 9∶35

45分钟

但这样形式上的模仿却没得到其本质。教师没有注意到教材在列式时,无论是被减数,减数还是差,都没有写单位,实际上已经完成了转化,将时刻的序数意义转化为基数了。如图:

16小时-14小时=2小时。又如,计算9∶35——10∶20的经过时间,可用10小时20分-9小时35分钟=45分钟。这样确实规范了,但16∶00为何要变成16小时,如何向学生解释清楚又是一个问题,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越解释学生越糊涂。

另一方面,在计算时间差的竖式中,分数或秒数哪怕是大到了59,也要看作一位数来相减,其实质是“60进制数”相减,与计算整数加减法有所不同。这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在理解上就有一定的困难,很多学生在教师多次示范后仍不能掌握。

如何解决教学中的这些问题呢?数形结合可以很好地将抽象的、不可感知的时间形象化,可以弥补列式计算算理不清的缺陷,可以有效地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抽象的经过时间的计算不同于可视的长度,也不同于可感觉的质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图,数形结合,让学生感悟算法。

虽说求经过时间的问题有多种类型,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学时应重点引导学生交流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实物(钟面)、表象进行思考,使求简单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能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扎根,而其他求复杂经过时间的问题都可转化为求简单经过时间问题。如,计算非整点到整点的,9时15到11时经过了多长时间?在画出线段图后引导学生计算,先算到整点,即9点15到10时,再从10时到11时。如图:

这样,就转化为与例题相同类型的求简单的经过时间。再如,求整点到非整点之间的经过时间,如计算6时到7时20分经过了多长时间。如图:

非整点到非整点的经过时间,如计算7时35分到8时15分的经过时间。

在此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比较:求复杂的经过时间,计算时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感悟到:计算复杂的经过时间,可分成两步,先算到整点数,从而渗透转化——“化繁为简”的思想。

当然,这样教学,一课时肯定是不能完成的。因此,建议教材增加课时数。使原本浓缩在一起的知识解压还原,更显知识难度的螺旋上升,又能在为学生积累更多素材的基础上体验总结其中的计算方法,充分感悟转化的思想方法。

◇责任编辑:张 莹◇

猜你喜欢
多长时间列式教材
教材精读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时间
每筐多装多少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猜时游戏
让课堂焕发创造活力
二年级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自测题
趣答问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