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研究

2014-10-10 18:17吴德华杨冰龙岳红张习科汤淼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年24期
关键词:学风科学专业

吴德华 杨冰 龙岳红 张习科 汤淼

摘要:学风建设是保证高校办学质量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该文以湖南城市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通过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进行现状分析,从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师队伍、文化氛围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地理信息科学;学风建设;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4-5727-02

地理信息科学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并形成的技术体系[1]。随着我国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GIS人才[2]。湖南城市学院作为一所以城市建设为特色的地方二本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下降明显,主要表现在学生迟到缺课的比例增加、不认真上课、不参加晚自习、考试作弊等现象严重,导致学生考试成绩差,挂科多,其综合素质有所下降。如何提高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学风建设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学风就是学习的风气,包括学校的学习风气、教学风气、办学风气等,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4]。该文采用SWOT法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进行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通过分析提出学风建设的改革措施。

1 学风建设现状分析

1.1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的优势

1) 教师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由8名专业教师和2名实验教师组成,3名为副教授、4名为讲师,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名,在读博士3名,学国土资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师4名,地理信息系统与制图学专业4名,地理学专业2名。按教学需要,每位教师确定了自己的主攻方向,主攻遥感有2名教师,数字摄影测量2名教师, GIS开发2名教师,地理信息系统2名教师,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师年富力强,平均年龄35岁,具有高度的进取心和责任感,为专业发展和学风建设奠定了基础。

2) 学生人数不多,师生比合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每年招生的学生人数控制在30-50人之间,所有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班级都是小班授课,针对不同学生在教学上能够有的放矢,并且所有班的班主任都由专业教师担任,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把握,及时作出调整。

1.2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的劣势

1) 缺少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青年教师占多数,基本上都是从学校毕业就直接来校任教,缺少教学、科研的经验与积累,在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下负担较重。因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没有知名度较高的学术带头人,在教学上未能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与专业的办学历史不符,在科研上也没有确定某一明确的方向,各位教师各自为政,单打独斗,不能形成具有战斗力的教学科研团队,无法实现1+1>2的整体涌现性。

2) 生源质量不高,师生双向不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与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等专业相比,录取分数线较低,由于社会大众对该专业不熟悉,往往招收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其他专业录满后调剂过来的低分生,生源的质量较差。因此,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对专业不认同,缺少学习动力,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上课热情。学生抱怨教师工作不敬业,教学不投入、能力差,教学手段单一,讲课不生动。教师抱怨学生学习不认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

3) 课程设置不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是依托测绘工程而创办的专业,地理信息科学和测绘的专业课程各占50%,虽然拓展了学生的就业面,由于课程之间衔接不紧密,学生所学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课程不完整,尤其是开发类课程较少,使得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与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相比,在测绘能力方面处于劣势,与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地信专业学生相比,开发能力较弱,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毕业后绝大部分学生只能胜任数据处理工作,只有少数学生能够从事GIS开发方面的工作,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3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的机会

1) 社会对高素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技术人才需求迫切。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总产值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2年就已突破2000亿元。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即懂技术又懂应用的中、高端人才。

2) 院校领导重视。近两年,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得到了学校、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学校成立了湖南省城市规划信息技术高校重点实验室,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师都是实验室成员,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发展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提供了平台。

1.4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的威胁

1) 社会环境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读书无用”、“一切向钱看”等思想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使得一部分学生在学校虚度时光,沉溺于网络游戏中的虚幻世界,没有学习目标。

2) 校园氛围影响。湖南城市学院是一所处于转型期的地方二本院校,学校在教学与管理方面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发展。校园的学习氛围不强,“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校园中广泛存在,这些不良风气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情绪,改变了一些学生的价值观,阻碍了优良学风的形成。

2 学风建设改革措施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教师在学风建设中起主导作用,而专业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单位,专业学风对学校、学院和班级学风,以及学生个人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改革。

2.1 以思想教育为切入点,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风建设的关键是解决学生学习的思想问题,通过主题班会、一对一交谈等思想教育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做好入学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新生对专业不了解,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填报,因此,在入学教育时将专业介绍和学风建设的教育作为重点,使学生从了解专业到热爱专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班主任、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具体的方式,尽快确定学习目标,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2.3 以科学的管理制度,促进专业学风建设

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奖惩制度、考试管理制度、计划管理制度、教学过程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等,保证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学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通过这些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做到有章可循,更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和良好学风。

2.4 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知识更新快,应按其知识体系设置专业课程,厘清各门课程的关系,保证本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系统开发与应用等不同环节的知识。把握社会对技术更新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市场急需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授给学生。通过大学生导师制,以大学生创新性项目和开放性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主动性。

2.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教风促学风

通过引进有影响力的学者作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确定方向,指导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和协同竞争的良好氛围。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教学中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

2.6 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围绕学科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GIS文化节、GIS技能大赛、学术讲座等,让学生尽快融入到大学生活中来,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3 结论

学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学风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整体的思维,从学生、教师、管理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具有专业特色的良好学风。

参考文献:

[1] 崔铁军, 郭黎, 张斌. 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的思考[J].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10, 27(6): 391-394.

[2] 梁军, 黄骞.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J]. 地理信息世界, 2013, 20(1): 81-86.

[3] 李晓翼, 乔湘平. 基于全过程的高校学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 当代教育论坛, 2010, 8(8): 76-78.

[4] 任芳. 论高校校园文化与学风建设[J]. 继续教育研究, 2011, 27(10): 145-147.

猜你喜欢
学风科学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科学拔牙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