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阳开,黄冬艳
(1.东乡县圩上桥镇农经站,江西 抚州 331806;2.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epidemic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epidemic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典型特征。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发生在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各种猪群均易感染,尤其以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100%)。PED于1971年在英国首次暴发,随后在许多欧洲及亚洲养猪业发达的国家流行。我国于1973年在上海地区首次报道了该病,随后在各省份都有报道,但一直以零星发病为主。然而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该病突然在我国多个主要养猪省份暴发,随后迅速波及大多数省份,主要症状为母猪腹泻,哺乳仔猪呕吐、腹泻、迅速脱水,发病率及死亡率都远远高于以往,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笔者曾接诊了一例新生仔猪流行性腹泻病例,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现报告如下。
2014年3月初开始,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某规模化猪场的新生仔猪相继有30多窝发生以剧烈腹泻和脱水为特征的疾病。大多数病猪在症状持续2~7d后死亡,使用抗生素治疗没有任何效果。母猪、种公猪、育肥猪及保育猪未见发病。猪场的母猪在产前35d注射了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
发病仔猪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表现为剧烈腹泻、严重脱水(图1),部分病猪出现呕吐。一窝仔猪只要有一只发病,其它的会全部感染。最初的几窝,在出生后的3~5d发病,2~3d内死亡,死亡率几乎100%。随后疾病扩展到出生后10d以内的仔猪,发病日龄越大死亡率越低,未死的仔猪出现生长受阻、发育不良等症状。
病死仔猪严重消瘦、脱水。胃内充满干酪样乳凝块。胃、小肠黏膜脱落、变薄,呈半透明状,肠内容物稀薄呈黄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部分病例肠道充血(图2)。其他器官无见明显病变。
图1 新生仔猪腹泻
图2 肠道充血
图3 RT-PCR检测结果
对濒死猪及病死猪进行剖检,取小肠样品7份及粪便样品6份,送至江西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实验室用RT-PCR方法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及轮状病毒进行检测(所有检测引物均未提供)。结果显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轮状病毒核酸为阴性;7份小肠组织样品6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核酸阳性,6份粪便样品3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核酸阳性,阳性样品扩出大小约为170bp的特异性条带,与预期的一致,见图3。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判断,该猪场初生仔猪腹泻原因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所致。
近年来,在冬春季节,猪流行性腹泻在猪场发病较为严重,给国内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疾病影响包括新生仔猪、保育猪、育肥猪、母猪和种公猪在内的所有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因猪群而异。一般来说,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保育猪和成年猪发病,用补液盐及抗生素控制,一般一周左右即可恢复,死亡率不到5%。10日龄以下的新生仔猪发病,几乎无药可治,因此要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首先可对怀孕母猪进行疫苗注射,在母猪产前35d和15d时用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各免疫一次;用现有的疫苗进行接种,虽然不能完全控制疾病的发生,但可降低新生仔猪的发病率。其次需对猪舍进行定期消毒,可用0.3%过氧乙酸溶液对猪舍进行喷雾消毒,1次/d;猪舍用具用0.3%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消毒。最后要将猪舍的温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该病易发生在冬春季节,和环境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在一些保温较差的猪场容易爆发该病,也印证了这一点。将猪场产仔舍的温度控制在20℃左右,新生仔猪躺卧区温度控制在30℃左右,对预防该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