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爱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都在发生改变,富含嘌呤及核蛋白食物摄取量明显增多,随之而来的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具有明显年轻化趋势。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证实:它与高血压、糖尿病、高三酰甘油、胰岛素抵抗,肥胖密切相关;当血尿酸水平>6 mg/dl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当血尿酸>7 mg/dl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1]。高尿酸血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对它早期预防和控制成为当务之急。它受心理、社会、环境诸多因素影响,是一种与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疾病。本文对高尿酸血症人群进行心理干预,研究其对健康教育依从性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来我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时被确认为高尿血症的256例体检人员,其中男202例,女54例,入选前受检者未被告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30)和对照组(n=126)。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血尿酸水平、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人数及主动遵医行为方面的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建立完善的个人健康档案;保证各种联系方式的畅通。对照组只在疾病认知,药物作用,饮食健康,适当运动,饮水保暖,戒烟酒等方面进行正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注重在心理方面进行积极干预,为期6个月。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观察组进行心理干预6个月后,在血尿酸水平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包括主动就医,监测尿酸,监测个人体重,注意保暖 ,防范创伤等),主动遵医行为[控制高嘌呤、高脂饮食,控制体重、合理运动、合理用药、定期复查,控制酒类(特别是啤酒)],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见表2。
表2 2组心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指标比较 例(%)
3.1 高尿酸血症患者常见心理反应 (1)高尿酸血症早期大多数无临床症状,再加上对所患疾病缺乏认识,开始常常怀有满不在乎,我行我素,轻视,侥幸心理。(2)很多正值青壮年患者,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面对着事业,家庭多方面压力,进行着频繁的社会、人际交往,大吃大喝,已经养成习惯。他们常常为自己患上此病而感到沮丧、烦恼;为改变生活习惯可能影响人际关系、仕途事业的发展而焦虑,抑郁。(3)血尿酸的控制需要较长的时间过程,而且容易反复,久而久之使他们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4)高尿酸血症若得不到很好的控制,而出现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更使他们产生恐惧,拒绝一切健康指导和治疗的心理。
3.2 重视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心理抵抗 血尿酸的控制与生活方式和诸多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调整饮食结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目前高尿酸血症早期预防和控制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然而健康行为的产生转变是由知识到态度到行为的转变,即知—信—行理论;行为的改变是健康教育的核心,而行为的改变,首先要有积极乐观良好的心态,还要有持之以恒战胜疾病的信念;更要有牢固的健康意识,坚定不移的遵医行为——遵医行为是指在治疗,预防疾病方面,患者的行为与医生处方相符合的程度[2];它可分两类:一是对医疗措施的遵从;二是患者对健康教育行为指导,避免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的遵从[3],这样才能改变不良行为,逐渐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故此心理护理是提高健康教育依从的前提,达到预防和治疗目的的根本。
3.3 心理干预措施 针对个体不同的心理状况,研究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首先发挥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可亲,取得患者信任,建立互动平台;然后运用心理学知识,耐心讲解该病的病因、机制、转归及常见危险诱因等相关知识,使其加深对疾病的了解,认识到调整饮食结构的重要性,消除盲目乐观,轻敌思想,主动接受正规指导与治疗,自愿选择低嘌呤的食物:奶制品,新鲜蔬菜水果、少热量低脂肪饮食、禁食或少食海鲜、动物内脏、香菇类、大豆类、禁饮酒类特别是啤酒;通过放松疗法,消除其紧张,抑郁焦虑的情绪,使自己能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情,多听轻松舒缓的音乐,多参加唱歌跳舞旅游等集体活动,劳逸结合,每天坚持适量运动1 h左右,坚持持久而中间不要中断;通过积极暗示方法;根除其顺其自然,凭天由命,悲观失望,消极抵触心理,使其能正视现实,增强自信心;通过社会及家庭支持,克服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念,努力改变多年养成的不良饮食、生活习性,严格遵从健康指导,提高健康教育依从性。
本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的治疗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进行多形式,多渠道的健康教育的同时,心理干预不可忽视。只有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干预,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的依从性;这对控制和预防高尿酸血症,降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减轻个人、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有十分重要意义。
1 叶亚儿.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脑梗死临床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073.
2 周迖杰,姚华庭,医学系统工程与遵医行为研究.中国医院管理,1995,15:37.
3 田丽英,甑桂英,曾静.家庭访视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4,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