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一 刘莹 朱玉静 王淑芸
心肺复苏(CPR)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2010年欧洲复苏委员会发布的新版心肺复苏(CPR)指南中指出,快而深的胸部按压、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和低体温治疗是其强力推荐的三大措施,稳定、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是保证心肺复苏成功必不可少的措施,但恒定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由人工很难完成,本研究使用苏邦心肺复苏机可解决这一难题。苏邦数字化多功能心肺复苏机是一款新型心肺复苏机,具备开机默认、快速操作安全模式,可实现精确按压频率和深度的调整,可模拟人工经典垂直按压并使胸廓完全回弹,极大地提高了CPR的成功率,且操作方便、快捷。本文对我院急诊科132例成人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进行比较性研究,探讨苏邦数字化多功能心肺复苏机对CPA患者的应用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时已经发生或就诊过程中突然发生CPA132例,使用苏邦数字化多功能心肺复苏机前的徒手心肺复苏(简称人工组)66例,使用心肺复苏机复苏者(简称机械组)66例。人工组:男43例,女23例;年龄17~87岁,平均年龄52岁;机械组:男45例,女21例;年龄19~84岁,平均年龄51.5岁。2组患者抢救前均已出现意识丧失、自主呼吸停止、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面色发绀或苍白、瞳孔散大、血压测不到,描记心电图示直线,可称为临床死亡[1],均在20 min内行复苏术,去除孕妇及处于疾病终末期患者23例。2组患者基本情况及致病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分组方法 以2012年2月5日第1例CPA患者开始使用心肺复苏机为准,2012年2月4日往前至2010年12月20日止徒手心肺复苏患者符合入选条件的66例为人工组,以2012年2月5日至2013年3月24日止使用复苏机复苏者符合入选条件的66例为机械组。
1.3 治疗方法 机械组患者被确诊CPA后,立即将多功能心肺复苏机复苏板放在诊床上,将患者仰面平卧放在复苏板上,后颈部放置在复苏板弧形边缘,使其头部后仰开放气道,气管插管成功后接呼吸机(北京谊安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shangrila 510)辅助呼吸;将主机底部插板插入复苏板口,将按压头紧贴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皮肤,锁紧把头,按顺序打开电源开关、氧气瓶阀门、运行开关开始进行机械胸外心脏按压,打开呼吸机开关进行机械通气。为了争取抢救时间,复苏机与氧气瓶、呼吸机已接好,复苏机技术参数提前设置为:(1)持续按压频率:100次/min;(2)按压深度:5 cm,通气比30∶2;(3)氧气动力源工作压力:0.4~0.6 MPa。基本抢救程序是C-A-B。人工组依照《200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进行徒手胸外心脏按压。首先是开放气道,进行2次有效通气,然后两手掌根重叠五指相扣,放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双上臂伸直,垂直按压,按压深度5 cm,按压通气比例为30∶2,按压频率为100次/min,基本抢救程序是A-B-C。常规治疗:2组患者均建两条液路,分别静脉滴注多巴胺,可拉明、咯贝林,静脉注射肾上腺素、阿托品、纳洛酮、参附、碳酸氢钠等抢救药物。
表1 2组患者一般情况及致CPA原因分布情况n=66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复苏时间、复苏有效率、24 h存活率。复苏时间是指从CPR开始至停止按压或撤机时间。复苏有效指标[3]:(1)皮肤黏膜颜色转红润;(2)按压后能扪及颈动脉、股动脉搏动,上肢收缩压>60 mm Hg(1 mm Hg=0.133 kPa);(3)自主呼吸恢复;(4)肌张力恢复;(5)瞳孔缩小,睫毛反射出现。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机械组比人工组,复苏时间明显缩短,复苏有效率、24 h存活率均明显增高(P<0.05)。见表2。
表2 2组CPA患者CPR效果比较 n=66
CPA是急诊科最危险的疾病,CPR是抢救CPA最有效的措施。高质量的CPR技术是急救医学的迫切需求[3]。在CPR中高质量的胸外心脏按压尤其重要,首先保证了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特别是大脑的供氧[4]。长期以来,医务工作者徒手CPR,患者血流灌注并不理想,有研究表明,临床医生CPR平均按压深度不能达到“至少5 cm”的国际标准,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施救者,按压频率也均低于100次/min,并随按压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低[5]。在实际操作中,操作者容易疲劳,需要2名以上医务人员合作,不可避免地会中断按压,降低复苏效果,同时容易受操作者熟练程度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使标准的 CPR的有效性受到影响[6]。我院急诊科自2012年2月开始使用苏邦多功能心肺复苏机进行机械按压,避免了那些徒手心肺复苏技术的弊端,为CPA患者提供持续不断的CPR。另外,通气使用shangrila 510呼吸机辅助呼吸,通气频率为10次/min,避免了通气过频引起的过度通气,加重脑水肿。有研究发现,徒手CPR产生加速度仅1.2 g,而机械CPR可达5.0 g,从力量的效果上说明比徒手CPR 更佳[7]。
总之,心肺复苏机的应用为提高CPA患者心脏和脑的血流灌注提供了可靠措施,同时使医生护士的精力从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更深入地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值得在急救中推广应用。
1 杨志寅主编.内科危重病.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0.
2 ECC Committee,Subcommittees and Task Forces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0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Circulation,2005,112(24 Suppl):IV1-203.
3 王庸晋主编.急救护理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1.
4 王永春,张恒,杨晓庆,等.心肺脑复苏的实践与思考.中国急救医学,2012,32:87-88.
5 邹圣强,潘鑫.177名临床医生单人徒手CPR按压时间与效果的研究.中国急救医学,2012,32:751.
6 张秋,周湘佳,黄亮.当前急诊医学研究的热点方向及其进展.中国急救医学,2010,29:212-215.
7 舒李淼.机械心肺复苏机临床疗效观察(附76例报告).安徽医学,2009,30:95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