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统瓷器艺术特征探赏

2014-10-10 16:20余桥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4年5期
关键词:款识官窑光绪

余桥

清宣统朝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瓷器既有前朝烧造制作风格,又具有现代瓷的特征。清宣统民窑粉彩器物中有许多不署款识的器物,因宣统一朝为期较短,民窑粉彩器特征与光绪或民国时无太大的区别,因此在鉴定这类无款瓷时,人们易把它们归入光绪或民国器物中。清宣统历史虽短,却仍在烧制官窑瓷器,据《清档》载,宣统二年(1910年),为东西陵烧造供器豆、爵、罐、盘、碗一批,多为白釉素瓷,可惜品种有限,数量较少,故传世品不多,甚为珍稀。

宣统时期官窑器的造型及品种仍沿袭光绪时期,但器物的质地细白,玲珑的胎体却更接近于现代的玲珑瓷器。就常见的宣统各类官窑器来说,其制作可谓少而精,瓷质优良,胎薄体轻,器形规严,纹饰细腻,其青花瓷器的纹饰色泽甚为鲜艳,基调明快青亮;五彩和珐琅彩的制作也具一定水准;青花加胭脂紫料彩及粉彩的传统器物规范;其他各色釉,如珊瑚红、黄、白、蓝、绿、窑变、仿官、茶叶末釉等,虽然数量和品种较少,但制作水平并不低于先朝,工艺技法还有提高,并逐步形成其时代特征。

笔者在从事流散文物收集、保护工作中,曾参与收集了一只矾红留白竹纹碗(图1),该器物通高8.9cm、口径18.7cm、底径8.1cm,口沿微撇,深腹圈足。内壁光素,胎釉莹润轻薄。其制作工艺是先烧成白釉碗,再于上绘矾红彩作为底色,留下白釉为花纹。外壁描绘竹纹,红彩艳丽妩媚、留白竹纹清爽挺拔。此碗绘画精细流畅,色彩浓重。底部款识为青花楷书“大清宣统年制”六字两行竖式,无圈栏。字体方正,书写规整,笔路圆润有力,排列有致,发色明艳。此茶碗是清代官窑传统品种,清宫档案中称之为“红地白竹茶碗”。碗外形细巧,胎质细腻,白釉温润。外壁以矾红地留白技法描绘雪竹屹立,竹叶舒展,错落有致。竹叶为清雅之物,本不适合用赤色来表现,此器却推翻传统做法,并周全地考虑到纹样的特性,以白色为叶,矾红烘托,红白各司其职,又互相烘托,既不扰清雅,又夺人眼球,新鲜脱俗,独具艺术感染力。

图2中的宣统款红彩描金云龙碗,造型规整、秀美。口微敞、斜腹、圈足窄细。通高5.8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4.8厘米。瓷质优良,胎薄体轻,制作精细,新瓷与旧瓷的特征兼有。烧结瓷化度较高,用手滑摸其口部,有清越声响。扣其声若铜金属音响,具有近代瓷之特征。通体所施白色釉地稀薄、匀净、洁白,腹外壁所绘纹饰为红彩描金二龙戏珠图,绘工细腻,色泽明艳,只是稍欠光泽。灵芝祥云飘动中,一行龙张牙舞爪奋力追戏一火珠,而前方另一行龙则于行进中右前爪把持一火珠回首顾盼。两颗火珠皆为描金绘制,光泽富丽,其色夺目,四周喷吐熊熊燃烧之火舌。双龙皆为圆眼、耸眉、如意形鼻,龙身强健,四肢粗壮有力,趾节苍劲,五爪犀利,双角、毛发飘逸,龙纹为斜格网纹中点染麟片,近底部饰红彩弦纹一道。画面装饰技法简练,一气呵成,节奏感强烈,突出了主题的雄浑气势。既表现出苍莽天穹蛟龙戏珠的壮观景象,同时又描绘了二龙的动态,给人以栩栩如生之感。底部款识为红釉楷书“大清宣统年制”六字两行竖式,无圈栏。字体方正,书写规整,笔路圆润有力,排列有致,发色明艳。

清代宣统朝虽仅短短三年,却烧制相当数量并具有其时代特征的官窑瓷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对宣统时期的造型作以评析,耿宝昌先生概括为:造型与前朝规格一致,仍为传统的形制。只是胎体比以前轻薄,器形亦大,比前朝规整。宣统朝虽历时较短,可景德镇御窑依然延续光绪时期传统瓷器的烧造风貌并有所进步,所烧制的御瓷颇为精良,宣统御器工艺精致,形制端正,胎釉纯净,彩饰工整。宣统瓷器虽然量少,但比光绪要规整精细许多。其胎质选料上乘,胎体较薄,但胎壁厚薄均匀,胎质细腻,烧结程度较高,叩击能发出清悦的金属声,却更加精美。宣统时期官窑器的纹饰也基本承袭前朝传统图样,但比光绪朝描画精致,彩绘细腻。宣统官窑瓷器有“大清宣统年制”青花六字二行无圈栏楷款,也有红彩、赭彩、墨彩篆款。款识书写规整,排列有致,笔路圆润有力,青花款料色深浓鲜亮且不晕散。民窑款识常署干支纪年款和图记款,书写比较草率。宣统瓷虽数量有限,但依然具有宫廷制瓷的风格特征,这一时期的官窑瓷器被称为清代封建统治者奢靡生活用品的尾声,具有极高的历史及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款识官窑光绪
地质视角看冮官窑陶瓷
“官窑驿站”寻踪
此“官窑”非彼官窑
钱松喦书画之真伪研究
曼生壶款识探索(上)
陈莲舫曲线救光绪
吐鲁番发现的明代成化瓷器款识字体结构研究
浅述清代瓷器的款识特征
官窑
Scholar and East L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