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瓷文物的拍摄技巧
金阳阳 (浙江财经大学10级摄影2班 310000)
瓷器摄影是摄影艺术的一个门类,拍摄时除了要注重科学性和真实性外,还要强调其艺术性和欣赏性。本文从越州瓷摄影拍摄的困难性及解决的方法;拍摄角度;背景处理;光线运用;景深控制等几个方面探讨越州瓷摄影的表现方法。
表现方法;拍摄角度;背景处理;光线运用;景深控制
瓷器摄影,是摄影艺术的一个门类,归属于静物摄影的范畴。“瓷器摄影与静物摄影相比,既有共性,也有着不同的特性”二者均有摄影艺术追求美的共性“而瓷器摄影既要满足普通观众的了解与欣赏,还要符合专家和研究人员的科研要求,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是瓷器等文物摄影的特性所在。瓷器的种类繁多,造型各异,阿娜多姿;有的色彩瑰丽鲜艳,熠熠生辉;有的质地细腻光洁,晶莹剔透;有的线条流畅舒展,凝练秀逸,所有这些决定了瓷器摄影在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审美艺术价值。这就注定了它能给摄影者提供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本文主要对室内的越州瓷摄影的个性化用光表现方法进行一些粗浅探讨。拍摄瓷器首先要具有一定的摄影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科学性、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拍摄越州瓷的困难主要表现以下几点:首先,越州瓷属于贵重文物一般不给拍摄,就算是私人收藏的也不可能让你随便移动,所以这样一来就无法将它们拿到摄影棚里面进行拍摄。根据这样的情况最理想的也只有自己制作简易的影棚,这就注定了拍摄的局限性。场地局限、灯光局限等等。其次,瓷器釉色表面闪闪耀眼,拍的好十分讨人喜爱,但拍不好就会失色很多,瓷器和其它表面光滑的物体一样,会产生反光耀斑,既要利用这种光斑来表现光滑物体,也要防止光斑过多或位置不当而破坏画面效果。一般一个立体面只能有一个或一条光斑,这就要求拍摄者在用光方面具有一定的摄影专业知识。再次,这种贵重物品决定了拍摄者在拍摄时候要格外小心,同时也要做好物品的保护措施。
一张好的照片不仅仅是一张曝光准确、对焦清晰的照片,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或者是能够给人某种感悟的照片,一定会涉及这样的某些因素,比如构图、用光等份,的确一张好的照片它包含了太多的东西,比如构图,拍摄角度,摄影用光,景深控制等一系列问题。
正确选择器物的最佳拍摄角度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表现它们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前提。瓷器在拍摄角度上,主要应根据器物的造型、纹饰、色彩、质地等特征来选择。当拿到一件瓷器我们不要急于搬上去就拍,首先要细致观察,慎重选择角度,并多方听取文物专家的意见,要琢磨寻觅出最美、最有代表性的角度,尽可能全面、完整地表现瓷器的美。选择一个角度尽可能地将其表现出来,实在顾及不到,则需要拍摄局部来表现。如果是无法立于台面上的物体就只能把他们放倒在台面上,通过俯拍来完成。拍摄小件的物体就要注意跟相机保持平行的角度,这样能更好的塑形,避免畸变。越州瓷中有很多是人物、动物等形状的器物,因此在拍摄时一定要考虑物体的摆放,切忌不要正面拍摄,可以考虑稍侧或3/4侧,拍摄动物时动物的四条腿都应该显现出来,尽可能表现其结构特征的全貌。有方向性的瓷器应注意前方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生动成组的瓷器一定要拍摄出它们的有机联系,使画面构图富有生气。综合一句就是:拍摄的瓷器作品既要使文物专家接受,又得让广大观众喜爱。
同时,拍摄的时候要时刻考虑到构图,作为摄影人你要牢记一点除非你不拍要拍就要拍到最好,构图一定要严谨。拍摄时候构图一定要饱满,既不能拍的太撑也不能拍的太小。
除了主体外,剩下的平面空白处都属于背景的范畴。对于这部分面积中景物的安排取舍,在画面结构中有很大的重要的意义。
拍摄时我们应该为其找合适的背景,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尽可能保留一些能点化主体所处环境的富有特征的形象,从内容上能更好为深化主题服务。二是尽可能排除那些可有可无的杂乱景物,以免主体被背景中的杂乱线条所割裂或是被无关紧要的景物分散了注意力。三是要找到与主体具有对比的影调,避免主题被背景的影调所淹没。
越州瓷摄影背景选择真的很重要,背景的处理,能够体现摄影者的艺术眼光和色调搭配能力,直接影响到摄影作品的成败。背景的作用是为了衬托主体。这样就一定要记得不能喧宾夺主,在选择搭配时,要考虑衬托、渲染、美化和突出器物,而不要单纯考虑背景颜色是否鲜艳、是否漂亮。我们要考虑的是这样的搭配是否达到色调和谐,冷暖色一定不能混搭。这样虽然达到了主体与背景的区分,但是给人会很不舒服。这样就要我们仔细考虑选择才能更好的达到色调的和谐统一。最好从色调的深浅来解决靠色问题,黑、白、灰通常被称为中间色,同时也是万能色,与什么颜色都能搭配,且效果最佳,常被一些摄影大师所运用。这次拍摄考虑到器材的局限性,只是选用了张黑白过渡的背景纸。虽然黑白过渡的背景纸很少会出现靠色的烦恼,但是在拍摄中遇到的问题也还是不少的。首先,在拍摄釉色较好、锥型比较大或者有比较大的盖子这类瓷器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点问题,如果真的遇到这样的器物,拍摄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的把物体往后放,让主体更好的靠近后面的灰背景,因为在强闪光的作用下如果放在太白的背景上底部锥面就会出现大面积反光从而出现白斑,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整个物体亮度不一,导致壶面过渡不畅。这就要求我们在拍摄时考虑靠色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背景纸反光对主体的影响。
拍摄瓷器基本上以浅灰色背景为宜,但不绝对,主要是瓷器的色调有的素雅,有的浓艳,质地大都细腻光洁,晶莹剔透,背景的配置应视器物的不同而变化,深色或浅色的瓷器,宜用中间色调的灰背景,而中间色调的瓷器,则用浅色或深色背景,如白色或白变黑渐变背景纸等,颜色较深的物体不宜选用深色或黑色的背景,同理颜色较淡的物体也最好不要选用灰白的背景。这样就不容易出现靠色。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拍摄像越州瓷这一类的瓷器不宜选择色彩艳丽的背景,因为这些文物大都容易表面反光,背景色彩受光反射出来的色光,折射到器物表面而使其色彩混乱,严重失真。像越州瓷这类器物大多都是珍世艺术品,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拍摄这类器物一定要好好斟酌该用什么背景为宜。我们应该按照它们的颜色造型而富有变化,好的背景同时能更好的营造这瓷器所属的历史时期,红色渐变可以给人一种盛世的感觉。如果在拍摄动物器件的时候选用绿色绒面纸做背景时一定能给人们无限草地的感觉。是啊,只要合适、确切的背景一定能对主体增色不少。其实我认为拍摄越州瓷选择什么背景也没什么特定的条条本本。只要你感觉合适能够分清主次、衬托主题、美观、不喧宾夺主我认为一定都是成功的。这些都是我们选择背景应该思考,认真考虑的问题。
掌握了一定的摄影知识并不等于就能拍好越州瓷这类高反光的物体,我们都知道没有光就没有影,但有了光仅仅只能把物体拍摄下来,也是远远不够的,人们常说,摄影是用光来做画的,通过光线的照明,运用摄影的手段,把物体的轮廓、形状、色彩、立体和空间反映在画面上,艺术地再现被摄体的形象,表现它们的造型和美感,这才是摄影的关键。
光的种类,大致可以从光源、方向、用途等三个方面来划分。光源一般可以分为自然光、人工光和混合光三种。自然光又可以分为直射光和散射光两种,直射光即太阳光直接照射的光线,对瓷器会造成比较强的明暗反差,同时在其表面会形成极强的反光,影响瓷器的表现力,因此,在越州瓷摄影中不宜使用。散射光即天空光,是在阴天、浓云遮日或阴影里面等情况下产生的,属于普遍性照明,对景物造成的反差小,调子细腻柔和,能够表现淡雅宁静的画面效果,像越州瓷这类物品多在此类光线下进行拍摄。人工光是用人工掌握的照明灯具产生的,是受人操纵的,在光的方向、光的高度、光的强度以及明暗对比等方面的处理上,不受时间及地点的限制,可以按照摄影者的意图,创造出特定的光线效果,比自然光更有效地去完成造型、构图、气氛和表达主体的任务,因此,像越州瓷这种静物摄影多采用这种光线,混合光指的是自然光与人造光混合而产生的一种光线。但采用影室闪光灯或新型光源冷光灯,和自然光混合则不会出现偏色现象,因为它们的色温相近,通属太阳光的范畴。从光线投射的方向分,可以分为平光、侧光、逆光、顶光和底光照明等多种。平光照明也叫顺光照明,光的投射方向和照相机镜头摄轴平行,亦可以稍高于摄轴,在平光照明下,器物没有明显的反差和立体感,在器物摄影中很少采用平光,或作为辅助光使用;侧光指从被摄体侧面投射来的光,是从相机的左侧或右侧30度~80度,高度约45度~60度左右投射到被摄器物上的,侧光能使器物形成较大的明暗对比,塑造出器物的立体感,是文物摄影最常用的光,常被用来作主光;逆光也叫轮廓光,其光线与相机镜头摄轴成相对的方向,即从被摄体的背后投射来的光,在器物和背景色调都比较暗时,逆光能够勾勒器物的外部轮廓,使主体与背景分离开来;运用逆光或侧逆光,还可以充分地表现小件器物的质感,顶光是从器物顶部投射下来的光,主要用来描绘器物顶部的结构和饰物,也可表现器物的横向纹饰;底光是指低于器物从下往上投射的光,一般用于器物底部的辅助照明或透过玻璃向上打亮放在玻璃台上拍摄的半透明器物,从而更好地表现这类器物的质感和立体感,顶光和底光是一种特殊效果的光线,运用得当将会获得异乎寻常的艺术效果,从用途上分,光线又可以有主光、辅助光、轮廓光、背景光和装饰光等的区分。主光也称塑型光,是塑造器物形象的主要光线成分,它有明显的光源方向,能表现器物的外形特征和主体形态,是被摄器物主要的定型光线,布光的方法程序,一般是根据器物的造型特点,首先确定主光的投射角度,观察主光单灯照明下的效果,然后再配以不同角度和不同强弱的辅助光,直至确认理想的组合光为止,辅助光也称副光,用来辅助主光照射不到的较暗部分,可以调整暗部亮度,调整画面反差,处理这种光要注意其亮度,不能超过主光的亮度或与主光亮度相等,以免画面中的主体出现双影,并破坏画面中主光的造型效果。轮廓光也称逆光或侧逆光,用较强的灯光从器物背面或稍侧方向投射而来,它主要用于帮助主光勾画器物的轮廓,把主体与背景分离,形成空间,使器物在画面里更为醒目。运用这种光时,要防止它射入镜头,出现光晕,使画面产生一片灰白色,胶片则成为废品,背景光,是室内灯光专门照亮背景的光,是调整主体与背景的影调对比、突出主体、创造环境气氛的一种光,在拍摄中,这种光多用于像瓷器组合等较大场面的拍摄,装饰光也称修饰光,它是用以弥补画面内上述所有光对塑造器物形象不足的光,它是局部的、小范围的光,用来突出和夸张被摄器物的某一细部或局部以及美化画面形象,在这五种光线成分中,主光和辅助光是越州瓷这类文物摄影照明造型最基本的光线,而五种光线成分的相互配合,又是越州瓷等文物摄影用光的基础,只有掌握了用光的规律,运用起来才能灵活自如,光线的运用,是器物摄影的主要造型手段,同样一件越州瓷,用光不当,就像平板一块,乏而无味,用光得当,就能获得最佳造型效果,使画面生动艺术,耐人寻味。
光线的运用毋庸置疑是很重要的,好的光线能更好的刻画主体,交代环境。但相反就会破坏画面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这里主要介绍我这次越州瓷拍摄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的方法。摄影上对光的几个因素主要包括:光度、光质、光位、光型、光比和光色。由于条件的限制现场只有三把闪光灯、一个反光板。
人造光的布光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反复比较对比就可以拍摄出不同风格、效果的作品。理论上布光还是有其一般的步骤和规律。首先,确定主光。其次,添加辅助光。第三,设置背景光。第四,加轮廓光。第五,上装饰光。第六,审视。这么多的用光方法,我个人认为并不是每幅画面都要用到这么多光线,只有当画面需要时才添加,这样才能更好的造型于画面,不然,就会有画蛇添足的感觉。的确,这次拍摄我们也就用了几种光线:主光、辅光、背景光,同时视器物的特性偶尔加了些装饰光。以上的这些步骤方法我认为第六点还是比较重要的。布光的方法决定了光是一种种添加上去的,后一种光很可能会对以前的光效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布光完毕后,应该仔细审视整体光效,看看之前的布光有没有什么缺陷或不合理的地方,各种光源的照明是否出现干扰。
光线的选择,对勾画对象的形状,体积、质地、轮廓等外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在自然光照明条件下,有时只有散射光照明,只有单一的直射光照明是极少见的,大都是混合光照明。
闪光灯直接发射出来的光是直射光,光质比较硬,阴影浓重。所以有经验的摄影师都会为闪光灯添加柔光装置,通过反射等方法发射出来的散射光线更柔和。有利于人像的拍摄。使用了反光板后,可以得到柔和自然的光线,这种光线对像越州瓷这类器物还是很适合的。
对于越州瓷来说,我们既要表现他的立体,同时还要考虑细部及层次质感的表现这在用光上,器物本身要有一定的光源方向表现立体感由主光来完成。层次质感的调节由辅助光来完成用光或反光扳。
以下是我这次拍摄越州瓷所使用几种不同的布光方法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一)直射光
这次拍摄采用了两种基本的布光方法,直射光和间接光。
直射光光质比较硬照射的对象明暗对比强烈,易于表现物体的不同质地。直射光照在被摄体上,能形成明显反差,这种用光照明有明显的投影但有利于表现对象的起伏和皱褶。
刚开始我们选用如上图所示的直射光拍摄,具体我们采用了两盏闪光灯从拍摄物体的左右两侧45度角左右略高于物体进行照射。再在物体侧后面加一盏闪光灯进行造型照射。展台后面加一面反光板,主要起到交代物体轮廓以及装饰光作用。布好光后,测了下光,试了几张。总的效果还算可以,但缺点还是比较多的。首先,这种直射用光的优点就是对主体的塑型能力比较强、空间感好,但是缺点也不容忽视,画面反差比较大,光斑比较多且硬,画面效果不够柔和。
(二)间接用光
瓷皿的拍摄既要再现瓷皿表面本身的质地、釉色,而又不宜对比太强损失必要的层次,这样直射光显然不符合要求。
由于要拍摄柔和的效果所以很快的否定直射光造型,改用间接用光,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我们想了个方法将灯光尽量升高打向房间顶部利用房间做个大的灯箱进行漫反射拍摄。这样一来就达到了拍摄柔和效果的目的。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灯是打在房顶反射下来的,这样反光角度相对比较垂直,一些比较特殊的器物尤其是顶部较大底部小的锥状形皿物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主体底部无法受光处于暗部从而曝光不足(如图1),从而导致整个器物表面过渡很不流畅,这样一来就必须对底部进行适当的补光。
(三)补光
补光不合适就会出现新问题,如图像这些釉色较好的器物在你补光的时候就会在物体表面出现补光用的反光板等一些杂物(如图2),这也是很头疼的事情。处理这种问题最好是用柔光罩把整个物体罩起来再留个机位进行拍摄。但是这种条件你只有在影棚里才能做到。显然这样的条件是不允许的,这就必须要求你进一步调整布光以及背景等因素适当的避免。这种布光方法对那些反光不是那么强烈的物体还是很不错的。这种布光方法我们一定要考虑到环境色的影响,首先你把光打到墙上进行漫射照明你要考虑到墙面的颜色对主体的影响。从而使主体偏色。这次的拍摄还算成功,主要墙壁还是比较理想的颜色并未对主体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像这种闪光灯间接布光方法在拍摄,对那种锥型比较大或者有比较大的盖子的那种瓷器的时候就会出现其他问题。由于这种光垂直角度比较大的原因会导致器物底部受光不足造成曝光不足,这样一来就会形成整个物体亮度不一,从而导致整个器物表面过渡很不流畅。这种时候往往需要我们进行适当的补光综合全面的考虑画面的明暗过渡、反射亮度等因素,来加以认真调节,这样才能达到整个物体的影调统一。
(四)进行闪光灯拍摄下会出现的问题
闪光灯是目前最常用的摄影光源,它的特点是发光强度大,色温稳定,发热少、电耗小,对于像越州瓷这类静物是很合适的,其缺点就是布光的时候对布光效果的观察不及钨丝灯方便,而且,由于闪光灯灯管和造型灯灯管的位置不同,在近距拍摄时会使闪光后的投影发生误差,这也是闪光灯的弱点。正是由于闪光灯观察不方便这点使我们在拍摄中遇到了很大的问题。由于越州瓷表面很多都是反光很强烈的,属于高反光物体,这样的物体很容易映射周围的色彩,再加上如果背景选用不当就会更加加重了这个问题。这就是上面我已经提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拍摄此类物品时最好不要选太白的背景或者像我们这种白渐黑背景就把主体尽量往后靠,这样也能适当的减少背景纸对主体的影响。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调整光源,适当的进行补光。
(五)个性化用光拍摄
摄影作品的立体语言,是可以通过光线的作用加以展现和强化,灵活使用各种不同的光线,能使平面产生三度空间的立体效果。这次拍摄我们进行了反复的比较跟试样最终选用了如下图的布光方法:首先,两盏闪光灯打向房顶把房间做个巨大的灯箱进行漫射照明。第二,拍摄台后面用一盏造型闪光灯进行照明,起到轮廓光的作用。第三,在景物后面加一面反光板,起到装饰光交代背景和主体的关系。第四,在拍摄主体左右两侧加上自制的漫射板。第五,根据不同的器物适当对瓷器底部进行补光。
光线是构图语言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被摄景物的形状、体积、质感、色彩、明暗关系、空间深度等都会因不同的光线传递出不同的信息,构成不同的立体画面效果。但是人们往往只把光线理解成一种可获得正常曝光的因素,却忽视了光线的构图的作用,总以为看到的物体本来就是立体的。其实光的性质对物体的构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照射方向与立体控制。光线的照射方向能很大的程度上对构图产生不同的立体作用。光线的方向既能影响景物的形态,也能改变画面的透视效果,将画面的平面空间向立体空间转化。这就是我们平时用正面光为什么拍摄不出立体感的原因。正是由于正面光照明角度很少产生阴影,物体被大面积照明后,构成了相对平面的状态。再加上这种光消除了物体前后影调的对比,画面的空间透视效果也适当的减弱了。侧面光能使物体形成丰富的影调,景物的立体感会变得很强,投影的产生和影调的拉开创造出有力的透视效果。如果物体是比较粗糙的那一类,我认为侧光作为主光还是比较合适的。逆光是一种比较生动也比较难把握的一种光线。不同方位的逆光会对画面产生不同效果。灯位比较低的逆光,拍摄时摄影景物会出现深黑色的剪影。我认为这种逆光对交代器物轮廓形状并不是很适用。高逆光时,主体能勾勒出一圈具有表现力的明亮的轮廓,使物体外型格外醒目,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空间感。这个光对于物体的造型以及勾画空间感真的很不错,我们这次拍摄就选用了这种逆光。
摄影被誉为光的艺术,摄影是用光线塑造形象。在摄影创作中,光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都知道没有光就没有影;但同时,光线还有另外一种更重要的作用,他还承担了被摄体形象的任务,物体的形状、色彩、和质感都有光线控制,使用不同的光线,就会产生不同的造型效果。同时,被摄体的明暗、反差、层次、纹理、立体感、画面的均衡、画面的影调等等的表现都取决于拍摄者对光线的选择与运用。
这些都是光线对物体具像的表现,此外,光线还能表达摄影者的内心世界,选择不同的光线表现被摄体,还能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从而传达摄影者的主观意识和内心情感。我认为这才是个性化用光的关键所在。作品的寓意能更好的通过拍摄者更加个性化的用光来达到拍摄的主观要求,进而更加生动的表现器物。摄影者的内心感想能很好的通过光线表现于画面。比如,摄影者都喜欢用暖色光来表达欢乐和喜悦,用明暗反差大的光线表现低落的情绪和不安的心理状态。
以上这些是相对于一般的物体而言的,但对于越州瓷同样可以采用不同的个性化用光拍摄不同的效果。越州瓷形状各异,采用不同个性化的用光能更好的表现器物特色,每样瓷器都有自己特有的质地、造型、寓意以及自身的文化背景。这就决定了我们要根据它们自身的特点富有变化的调整色彩感觉,综合考虑不同的布光方法,拍摄出不同韵味的作品。
在摄影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事情之一就是景深。那么,运用小景深来加强画面,还是用大景深来表现画面,这就是摄影者必须要决定的。景深的选择最主要是要看拍摄的对象,像瓷器这类物品我认为还是要大景深的。
室内拍摄瓷器一般都用闪光灯。因为它的色温更接近自然光,更稳定,拍摄的物体才不会随色温变化而改变。通常的灯具由于发光面积大,难于控制被摄体的光效,而且由于又无法太靠近被摄体,被摄体受光强度又不大,无法通过缩小光圈来控制景深。
但同时你要考虑到闪光灯的指数问题。如果闪光灯指数不够,恰巧拍摄的产品景深又是需要比较实的那种就比较困难了。这次拍摄我们就遇到了这种问题。因为闪光同步快门时间是一定的,因此光亮度小所需的曝光量就要大 也就是必须开大光圈,这样一来景深范围就小了。所以景深控制也是要有一定的技巧的,如果你想把整个物体拍清晰你最好对画面1/3处附近对焦,然后再缩小光圈孔径使画面最远处也达到清晰。在拍摄大景深的照片的时候应该使用小光圈、短焦距、或离被摄场面远一些。
这次拍摄对我感最深的就是对那种小器件的拍摄了。由于东西形体比较小,我们往往需要较大的成像,甚至影像的大小要超过被摄体本身的大小,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近摄来完成了。
(一)微距镜头的使用
拍摄小件器物可以选用高质量的近摄的微距镜头,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清晰度。当要求非常大的成像比例的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适当的选用短焦距镜头,但焦距不宜过短,镜头焦距越短,布光的空间就会越小、布光就会越困难,同时还会使物体产生畸变,这就是为什么这次在拍摄这样的器物时我们基本上都选用了长焦镜头的原因。这样一来不会对布光产生影响,二来对正确还原物体原形也是很有效的。
(二)布光也要稍做调整
如果不是选用长焦镜头的话那么物距就会变的很小,这就给布光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拍摄者和相机距物体太近就会遮住了很大一块光源,导致按照测光的数据拍摄出来的照片会曝光不足。所以在这种时候我们就必须做适当调整。调整的方法很多,以下是我们遇到问题后结合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所进行的几点调整:
1.先看看闪光灯指数可不可以再调高点。这应该是比较好的办法。
2.提高感光度。这也是比较好的方法,不过要考虑一点,感光度不能调的太高。因为我们都知道感光度越高照片噪点就越大。
3.调整拍摄角度避免遮挡光源,但是这样会影响到拍摄的角度、构图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影响画面的美观性。
4.选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我认为这是比较好的方法,既不会影响光源亮度、构图、拍摄角度等问题。但同时这也会遇到景深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地方。
方法很多,各种方法都有自身的特点,但我认为如果想更好的解决布光带来的烦恼,不妨可以结合多种方法,我想这样一定可以拍出你想要的作品。
综上所述,越州瓷的拍摄绝非一种简单机械的操作,不仅要求我们能熟练而灵活地使用各种摄影器材,有效而独特地运用摄影造型语言来创造出富有个性、风格、魅力的视觉形象,同时拍摄的积累也是很重要的只有不断的拍摄、不断的比较、不断的斟酌才能进而拍好一幅作品。瓷器也不例外。拍摄实验了这么多,我想对于越州瓷拍摄时灯光器材及表现方法并不是单一模式,只要我们善于探索,注意总结经验,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那么肯定能拍摄出高质量的作品。
[1] 王蔚波.试论文物摄影的表现方法[J].华夏考古,2004(2).
[2] 林路 编著.摄影大师的构图 [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 邵大浪 著 . 广告摄影[M] . 吉林摄影出版社,2001.4.
[4](英)罗杰•希克斯,弗朗西斯•舒尔茨,陶宗德 肖桂香 译.摄影大师的曝光秘诀[M]. 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9.
[5]苏明安著. 广告摄影[M].中国摄影出版社,2000.9.
[6]宿志刚,唐东平编著. 广告摄影[M]. 辽宁美术出版社,2004.8.
[7]康大荃.摄影构图学[M].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9.
[8]康大荃.摄影美学原理[M].中国高教学会摄影教育,全国高校摄影联合会 . 四川美术出版社.
[9]屠明非 . 摄影曝光 [M].浙江摄影出版社。
[10]姜树业,齐峰著. 景深控制[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
[11]徐希景,王美清.摄影用光100例[M].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9.[12][德]密歇尔.尼施克 著 .影室摄影[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