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应培养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

2014-10-09 17:50曾莹
师道·教研 2014年8期
关键词:童心儿童文学趣味

曾莹

教师的素质是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各个方面的: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良好的教学能力素质、健康的身体及心理素质等。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儿童文学作为中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地位重新得到确认并进一步提升,当整本儿童小说走进语文课堂,实现儿童小说阅读课程化时,就必须要求教师提高其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

一、要有孩子般的童心

作为教师,要带着孩子们阅读儿童小说同样需要跟孩子们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所以,必须具有一颗童心。有童心,教师读起儿童小说来才更有趣味;有趣味,才能把这份阅读的快乐传达给孩子,和孩子们一起从书中分享到更多的感受。

如何唤醒曾经是儿童的大人们,令他们知晓童心,贴近童心,与童心共飞扬?笔者认为有两个方法是最直接有效的:一是阅读儿童文学;二是与孩子们共处。

儿童文学是“清晰、明确、温和、美丽” (托尔斯泰语)的文学,焕发着源自纯洁童心与纯粹人性的理想光辉。主动、大量地体验来自儿童文学的欢乐和感动,教师不仅会拥有一条与学生沟通的最直接的心灵路径,还会收获一份抚慰自己精神世界的温暖和幸福,唤醒被遗失了的童心。

孩子们是可爱的,他们拥有一双好奇的眼睛,总是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一些新的乐趣;孩子们的言行最真诚,喜怒哀乐,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孩子们的内心存在着很多真善美的东西感染他人向好向善。常说“每个孩子都是落入人间的天使”,和“天使们”在一起是快乐的,它让我们更懂得自发、单纯、自然地生活。珍惜任何一个跟孩子们共处的机会,让我们把“天使的心”珍藏一辈子。像空气和水一样,让自己沉浸在童心的世界里,知晓童心,贴近童心,与童心共飞扬。

二、要有丰富的儿童文学阅读经验

阅读儿童文学有助于培养教师对儿童的热爱。热爱儿童是教师顺利开展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理解是爱的前提,当教师把每个学生理解为是一个具有个性特点、具有自己的智慧、性格和志向的人时,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和尊重儿童。儿童文学作品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形象,展现了奇异多姿的儿童生活,它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了儿童的内心世界,并引领着教师去发现去热爱身边的每一个孩子。

那么,教师如何丰富自身儿童文学的阅读经验呢?教师可以根据儿童文学史的研究为指导,广泛阅读各个时期的国内外著名作家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随时留意权威机构与媒体对当前儿童文学热点图书的介绍和指引,经常走入专门的儿童图书馆和儿童书店翻看童书,尽可能地充实个人的儿童文学资料库。这些都有助于教师丰富儿童文学的阅读经验,实现对儿童文学从思想到艺术的深切理解和生动表达,从而感染和影响学生乐于阅读儿童文学。

三、要掌握引导孩子阅读儿童文学的方法

教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有着绝对的影响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正确指导儿童阅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儿童阅读儿童文学呢?

首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来帮助儿童选择图书。教师应熟悉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他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化等方面的发育程度。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状况。六七岁的孩子还喜爱诵读童诗,迷恋童话,10岁的孩子可能开始喜欢读儿童小说了。

其次,选择书籍的原则一是“有益”,二是“有趣”。鲁迅先生就以孩子读来“有益处”和“有趣味”来评价一部儿童文学作品的优劣。两者缺一不可。趣味和益处应该在全书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比如图书的外在形式与内容。很多时候,一本书的“外貌”可能是决定他们是否拿起它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图书的开本、封面设计、插图、用纸、字号、是否带拼音等等。小学生对一本书的评价往往比较感性,他们喜欢生动活泼、色彩鲜明的形象。虽然随着年龄的增加,大部分小学生已经能够进入纯文字阅读的状态,但是他们多半还不能舍弃对图画的偏爱。因此“图文并茂”,也是选择阅读对象时一个重要标准。

就内容方面而言,可供小学生阅读的图书范围是难以界定的。但文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对象。许多家长和老师给孩子开列了一大串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名著的“书单”。经典名著,固然有它的伟大之处和永恒的艺术魅力,但是,文学阅读是一生的事,书要一本一本地读。不能急于求成。实际上,在小学阶段,儿童文学应该是小学生的主要阅读对象。因为,儿童文学作品就是指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它顺应了儿童特殊的文学接受规律和身心发展的需要。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童心儿童文学趣味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童心绘天下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