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学 王俊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因此,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应大力执行国家政策,完善权责发生制,加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进程。事业单位不是以直接的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其具有预测、控制、核算、分析、监督和参与决策的职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组织结构具有多层次、多样化等特征,提供多项会计信息服务。同时,事业单位资金来源比较多,其会计主体大多是具有特定来源、作用的基金。会计核算实施收付实现制,将权责发生制应用于经营收支业务核算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不断加快,我国财会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发展迅速,将面临着成为多元投资主体的可能性。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可能会不断减少,企业化经营模式将会代替目前的运行模式。事业单位面临严峻的竞争环境,时代对其体制改革赋予更高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转化为企业会计制度,势在必行。
目前,事业单位的会计大多实施“准则”与“制度”的标准模式,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与行政单位会计法规无法结合,出现分离现象。
会计核算遵循的原则具有真实性、可比性、适应性、统一性、时效性、清晰性、实际性、重要性等。
事业单位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此单位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经济业务以及活动,都会成为会计核算对象。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大多都是实施收付实现制,其结账基础均产生权责发生制,有效保持会计年度内收支项目的配比,增强单位经济业务反馈的客观性。
会计关键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等,此五大要素成为政府财政会计反映和监督的主要对象,有利于收集更系统的事业单位会计信息。
为了符合新会计准则的标准,我国事业单位大多都是根据预算内外资金设置的会计科目,结合实际的企业化管理情况,增强设置会计科目的统一性。
在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化中,应该引进各项先进的预算会计改革成果,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从而不断增强创新会计准则的合理性,使事业单位会计事务的进行更加标准化。事业单位在不断落实国家政策的过程中,可将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作为全新事业单位发展基础。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准则与制度具有差别性,应该不断定制统一的会计普遍性原则,落实到各个事业单位中。不同的事业单位,其会计制度也各不相同。事业单位大多都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此资产归全民所有,因此,事业单位必须使这些资产保值增值。事业单位可以严格遵循企业的标准做法,不断建立与完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合理设置固定资产的构建、使用、处置等环节,定期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结合单位自身发展特征,选择实际的固定资产折旧办法,完善“累计折旧”科目,在会计核算中展示固定资产的净值。
在事业单位中,容易混淆经营性与非经营性业务,难以合理分摊费用,无法保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降水内部管理水平,财政经费预算资金的使用失去时效性。因此,事业单位应该采取统一的权责发生制,实施系统的成本核算,减少运行成本,保证正常的运行效率。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用权责发生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经营性收入与财政收入。权责发生制核算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及时反映事业单位财务与经营活动情况,加强成本与绩效的相关性,掌握事业单位的资金运行过程。
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会计信息,事业单位应该不断完善财务报表,可将编制资产负债表改为“负债+净资产=资产”。收入支出表主要体现事业单位的收入与支出情况。不同的两张表集中体现两类时间、概念等指标,将更加明确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水平。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应该除去折旧后的净值,不断增强反映的真实性。将现金流量表引入事业单位中,展示货币资金的正常运作情况,以提供更全面的会计信息。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到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的实际特点,学习企业会计改革的成功经验,完善会计准则,构建合理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成本核算模式,以促进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1]贾亚男.浅议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与思考[J].华章,2011,2
[2]詹阔娣.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外资,2013,13
[3]曾繁荣,刘小淇,刘家玉.在新形式下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浅析[C].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Z].会议,2013
[4]黄彩彤.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问题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