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鹰
196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给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公社董家湾生产队全体社员回复了一封信函,内容是:“十一月十六日寄给毛主席的信和板栗五斤,都收到了。谢谢你们。”
此后两年,董家湾生产队向中央寄去的板栗被全数接纳。1968年,中央办公厅将生产队寄去的板栗全数退回,并附信一封,内容大概是:“以前你们寄来的礼物,我们已收下,并向中央负责同志作了汇报。最近又接到你们寄来的板栗一箱,你们这种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心情是好的,特向你们致以谢意。但遵照毛主席和中央要求‘勤俭建国,厉行节约,不向中央送礼的指导精神,请你们以后不要再向中央送礼物了。”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小小的生产队给日理万机的毛泽东寄板栗呢?
事情回到1917年冬,风华正茂的毛泽东马上要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了。为了丰富阅历,增加对社会的了解,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毛泽东与浏阳籍的同窗好友陈绍休、张辉周等人商议,决定利用假期一同赴浏阳进行社会调查。在陈绍休的家,毛泽东一住就是10多天。
在即将离开文家市时,毛泽东看到有农民朋友在陈家后山种板栗树,于是也在后山的一个比较平坦的地方种下两棵板栗树幼苗。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种植的两棵板栗树已是参天大树,每年都是硕果累累。收获果实的群众此时没有忘记种树的毛泽东,所以就有了生产队连续给毛泽东寄板栗的事情。
当寄往北京的板栗被退回来时,董家湾的社员们都伤心地流下了眼泪。在平常百姓看来,这不是送礼,只是一种情义,就是凭着感恩的心想让毛泽东多尝尝他当年种下的板栗树结的板栗。但毛泽东考虑到果子已尝了,如果每年还烦劳那么远的一群百姓惦记着将板栗寄过来,总是影响不好。于是,他叮嘱中央办公厅的同志将板栗寄回,请董家湾的社员们以后不要再寄了,而是全身心地将精力投于社会主义的建设当中,为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而奋斗。从此,董家湾的社员就再也没有向北京寄过板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