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翥鹏,梁春竹
(吉林艺术学院 戏剧影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作为新台湾电影的代表之一,李安导演毫无疑问是成就最大的。他以“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受到国际的瞩目。从此开始了在台湾地区和好莱坞的电影创作。在导演早期的作品中,也有影评人把它们称为“父亲三部曲”,其原因是故事中都有一个明晰的父亲的象征,而这个父亲所代表的东方文化,恰恰和西方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与子一代的交流不畅,也成为影片情感中的重要对抗力量。李安导演早期的《家庭三部曲》中《饮食男女》是最后的一部。和之前的两部作品一样,导演仍然选择了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影片叙事中的重要背景。在影片一开始,导演就以大段的场景来细致描写老朱的做菜的全部过程。中国文化与情感纽带,这正是影片叙事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
在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中,《饮食男女》对于传统文化的借用是在饮食上表现出来的。主人公老朱是大餐馆的主厨,对于传统的中国菜是大师级人物。所以在影片中,饮食首先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显现。比如片中老朱回餐馆救场那一场戏,因为采购材料人的失误导致必须现场换菜,由排翅变成龙凤呈祥。其中老朱对于传统饮食文化的熟悉,菜品和厨房里热火朝天做菜的盛景,都让现代观众对传统饮食文化有了种猎奇似的观赏。与老朱相对应的是吴倩莲饰演的二女儿,她是老朱三个女儿中最为开放和现代的,她是现代社会中的女强人,对于情感也是最开放的(她与前男友之间纠缠的关系),但是恰恰是她最希望能够继承和发扬老朱的厨艺。
除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比之外,饮食还代表着老朱与三个女儿情感维系的最重要象征。所以在女儿纷纷成年以后,他与女儿的联系方式便是家庭聚会。每到周末的晚间,老朱总是仪式办的做满一桌子菜,其丰盛的程度不亚于在饭店办酒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仪式场景非但没有增加双方的情感,反而进一步隔阂了二者的关系。影片刚一开始就是老朱一个人神情严肃做菜的场景,而当三个女儿与爸爸同桌吃饭时,父亲的欲言又止和女儿的心不在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原本应该是维系情感的纽带,却是无法交流的尴尬。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老朱的味觉。作为一个名厨,老朱却奇迹般的丧失了自己的味觉。这个叙事上的细节也是极端功能性和象征意义的,与其说老朱丧失了味觉,倒不如说他面临着情感交流不畅和干涸的尴尬处境。首先是他与三个女儿的情感虽然在,但是始终无法交流,别别是他与二女儿,两人关系最好最亲密,可是两人的关系却最疏离(二女儿喜欢厨艺可被老朱断然拒绝)。第二是他与锦荣的爱情也害怕女儿和其他的人知道后并不同意。这才是他味觉丧失的根本性原因,于是结尾处老朱的味觉奇迹般的恢复其深层内涵也是因为他的情感找到了依靠,与二女儿之间的和解和与锦荣的爱情才是他味觉恢复的真正原因。
和其他两部作品一样,《饮食男女》也有着戏剧化的情节。在影片的开始,导演便不疾不徐的向观众介绍整个故事中老朱一家人的基本情况。老朱在家忙碌做饭等待女儿回家吃周末的团圆饭,大女儿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二女儿是一名航空公司的高管,与前男友保持着性关系,小女儿是快餐店打工的职员。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时老朱的欲言又止,家倩提出要搬出这个家,这个开头把整个故事的氛围、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关系全部放到了观众面前,值得注意的是在故事的进展中,导演有选择性的在故事中安插一些伏笔,比如片头老朱接了一个电话,在电话中耐心的指导说“鱼要清蒸,不要放盐”,之后锦荣女儿说漏嘴:“妈妈把鱼煎糊了”,这些伏笔都是为了结尾戏剧性情节的转变设计的。
突转和发现两词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其含义指故事的发展向相反的和不可知的方向变化,基本上这种例子带有强烈的戏剧性冲突,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情理之外,意料之中。影片结尾处老朱石破天惊向梁伯母表忠心一定会照顾好锦荣,这时之前的伏笔才被揭开,这个故事上的突转让观众有一种发现似的快感满足。
除此之外,突转还表现在三个女儿情感的改变上。老朱的三个女儿性格各异,大女儿家珍向所有人说其大学时被男友抛弃从而拒绝再次进入爱情,并且始终认为照顾老父亲是自己的责任。但家倩却偶然发现她的谎言,其实根本就没有一个抛弃她的前男友,而当家珍真的坠入爱河后也义无反顾的离开了家庭和老父,相反却是第一个提出离开的家倩始终留在了这个家里。剧中的人物在情感上和传统与现代上都经历了一次转变,原本抱持着传统观念的父亲终结了这个传统,大女儿家珍和小女儿家宁也纷纷离开家庭各自生活,反而最现代最开放的家倩成为了固守在家庭中的那个人。
李安的《饮食男女》放弃了前两部作品那种中西文化的对立,把视角专注于一个普通的家庭。这个象征着传统文化的家庭经历了团圆、打散和重组,将传统文化与情感联系在一起,从老朱味觉的消失到味觉的恢复,在父亲的角色中,传统与新派就这样被完好的捏合在一起。这样的表现都是在导演成熟的电影叙事中一步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