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提摩太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入

2014-10-08 12:54张丽红
考试周刊 2014年65期
关键词:孙中山

张丽红

摘 要: 近代中国因封建制度腐朽,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面对民族危亡,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马克思主义也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中,传教士以传播宗教为目的把马克思及其学说有意无意地介绍给中国。

关键词: 孙中山 李提摩太 马克思及其学说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有着悠久历史,璀璨文化。但到了近代,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白银、大片土地已归入列强之手,中华民族更多地遭受的却是一次次失败后所产生的痛苦、屈辱和迷茫。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和技术。与此同时,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中,西方的各种学说包括马克思主义,也开始传入中国。

早在19世纪70年代,中国前往欧洲各国的使节或留学人员,就对那里的社会主义运动有所了解和亲眼目睹。与此之外,许多在华的西方人,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国人介绍欧美发达国家劳资冲突的种种现象。在1873年开始,由英国传教士傅兰雅主编的《西国近事汇编》,后由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编印,为其执牛耳者,该刊物又是一个不定期刊物,它主要报道西方各国的社会主义运动。

到19世纪90年代,中国人对欧洲各国的社会主义运动的了解才有所发展。改良主义思想家梁启超对社会主义学说和运动就有所触及,他主编的《时务报》就报道过第二国际伦敦代表大会的相关消息,以及西班牙社会主义者的有关活动和德国社会党的有关情况。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当时接触欧洲社会主义思潮的人很多,其中应当首推孙中山。1895年,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在广州起义,失败后,他先后逃往澳门、香港、日本、美国,最后于1896年到达英国伦敦,他流亡国外达16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欧美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及社会主义运动。他在大英博物馆研究马克思著作英译本及相关书刊,正是这时,孙中山第一次看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及其活动情况,并第一次读到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这对他形成三民主义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宋庆龄曾回忆说:“他还敦促留学生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并阅读当时的社会主义书刊。”①早年孙中山也与李提摩太有过交往,于1894年在《万国公报》上发表过给李鸿章的上书即《上李傅相书》。

就目前查到的报刊、文献资料来看,在中国真正第一次提到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人,要属英国人李提摩太和中国人胡诒谷,他们是通过广学会所印的有关刊物而提及马克思及其理论。广学会成立于1887年,由英国传教士威廉臣所创办,初名为“同文书会”,它是基督教会于近代在上海设立的一个以翻译、介绍西方书刊典籍为宗旨的机构。1890年,威廉臣去世后,由英国人李提摩太主持,于1894年起改称广学会,广学会曾出版过很多介绍世界各国变法自强的图书,对当时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曾起到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第一次系统讲述欧洲各国社会主义学说的著作,当属广学会在1898年上海出版的《泰西民法志》一书。此书是英国人克卡朴所著的《社会主义史》1892年初版本之中译本,李提摩太委托中国人胡诒谷翻译。该书在介绍马克思时这样说:“马克思是社会主义史中最著名和最具势力的人物,他及他同心的朋友昂格斯(既恩格斯)都被大家认为‘科学的和革命的社会主义派的首领。这一派在文明各国中都有代表,而大家对于这一派认为社会主义中最可怕的新派。”②《泰西民法志》这本书在当时发行的数量很少,又由于国内接受条件的限制,能接触到的只能是上流社会的人物。尽管报刊具有容量大、资金少和阅读不受时空限制的优点,但这种媒介的最大弊端在于其普及受到文化水平的制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文盲的比例较高,且集中在广大农村,这就严重制约了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传播。《泰西民法志》这本书在当时来说未能对社会产生多大影响,而且在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时很多地方译得不准确,但这部书毕竟是中国出版的首次提及马克思及其学说的著作,也可以称之为中国人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开端。《万国公报》是广学会主办的期刊,它以相当大的篇幅一度介绍欧美的社会主义学说。在1899年2月至5月的《万国公报》第121至124期上,刊登了由英国社会哲学家企德撰著的《社会的进化》前四章改编而成的《大同学》这部重要著作。同年5月,又将《社会的进化》剩余六章译出,取名原以《大同学》为名,此书由李提摩太选择性节译,中国人蔡尔康撰文。此书当时以单行本发行,印数达2000册。

1899年2月出版的《万国公报》第121期所刊登的《大同学》第一章《今世景象》,再度简单地提及马克思及其学说。文章写道:“其百人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马克思之言曰:纠股办事之人,其权笼罩五洲,实过于君相之范围一国。君侪若不早为之所,任其蔓延日广,诚恐遍地球之财币,必将尽入其手。然万一到此时势,当即系富家权尽之时。何也?穷黎至其时,实已计无复之,不得不出其自有之权,用以安民而救世。”③这里援引的就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讲的一段话,这也是马克思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中文报刊上,而中文关于“马克思之言曰”后的文字是对“资产者和无产者”一节的内容意译。(今译“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1899年4月《万国公报》第123期所刊登的《大同学》第三章《相争相进之理》,不仅再次提到马克思,而且提及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理论。文中说:“今世之争,恐将有更甚于古者,此非凭空揣测之词也。试稽近代学派,有讲求安民新学之一家,如德国之马客偲(马克思),主于资本者也。”这里的“安民新学”,就是指社会主义,而“主于资本者”,指的是马克思关于资本理论。在单行本的《大同学》,第八章《今世养民策》中说:“德国讲求养民学者,有名人焉。一曰马克思。一曰恩格斯。”并说:“恩格斯有言,贫民联合以制富人,是人之能自别禽兽,而不任人簸弄也。且从今以后,使富家不得不以人类待之也。民之贫者,富家不得不再制其死命也。”书中也一再称赞说:“此言也,讲目下之情形,实属不刊之名论。”④

马克思主义最早传入中国,并不是通过工人阶级自己的知识分子,而是由西方的传教士只言片语地介绍的,李提摩太的本意是想通过他的一番介绍,想告知腐朽的清政府有关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闭关锁国是行不通的,同时他劝告清朝廷当权者接受新思潮,他们想方设法地给中国人兜售宗教色彩,只有宗教可以解救中国的旧社会。然而,《大同学》的原著及其李提摩太选择性的节译,并非为了传播马克思及其学说,而且这本书在从内容上来说介绍得相当混乱和不准确,如,他在书中将马克思的学说视作“讲求安民新学之一家”,其特点是“主于资本者”,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同所谓“主于救贫者”的“美国之爵而治”相提并论,混为一谈,译文有的地方极不准确。但无论怎么说,李提摩太在向中国宣扬宗教的过程中,却在无意之中将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了中国,给古老的神州大地请来了“马克思”,也就播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种子。

注释:

①转引自《光明日报》,1998-9-13,第3版.

②转引自周子东等《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传播》.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4:4-5.

③《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编写组编写.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资料选集)第一集上册.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印行:75.

④转引自周子东,等.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的传播.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4:6.

参考文献:

[1]郭德宏.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6.

[2]贾丽艳.《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探幽[J].渤海大学学报,2006.6.

[3]陈家新.《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翻译和版本研究[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8.endprint

猜你喜欢
孙中山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孙中山新探》序言
孙中山的绰号
论孙中山的国家建构思想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孙中山祖上因迷上风水致贫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关系论析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台南孙中山铜像被拉倒 国台办:“台独”不得人心等6则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