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瑜 王晓燕
摘 要: 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角度,对李照国《黄帝内经》译本进行了评析。从译者所处的翻译环境、译者对自身的适应,以及对出版商与发起人的适应,分析了译者在翻译时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分析了译者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所做的适应性选择,说明了李译本成功的原因在于译者对其所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及译者在翻译时所做的适应性选择。
关键词: 李照国 生态翻译学 《黄帝内经》英译
1.引言
随着中医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中医理论开源之作《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英译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出现了较多的文献和英译本。李照国教授的《内经》译本作为《大中华文库》之一,是《内经》英译新时期的代表性译作,在准确性﹑学术性和权威性方面都更有保证。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该译本进行研究,试图分析译者在翻译时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及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所做的适应性选择。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1]。翻译生态环境(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动的整体”[2]。翻译生态环境既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又是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3]。因此,在翻译《内经》时,译者会受到其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进而对所采取的翻译方法进行适应性选择。
2.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
2.1译者所处的翻译环境
《内经》英译事业自1925年开始,到目前为止,共有12部不同时期的译本在国内外正式出版。李译本之前出现的翻译版本,要么节译,要么编译,或者只翻译《素问》或《灵枢》部分内容。全译本的只有吴氏父子译本,该译本无“序”、“跋”,也无有关翻译的任何说明,译文中大量地加入了个人理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也需要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最終促进人类文化的进步。《内经》是中国医药之祖,不仅是研究中医学理论渊源最重要的文献,而且由于较详尽地记述和运用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并论及了古代的天文、气象、物候,因此也是中国哲学、天文学等学科发展史上的重要书籍。直到今天,《内经》仍然是中医者必读的四部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研究我国
古代文明史的重要著作。在新时期,权威准确完整的《内经》译本成为必须,李照国译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2.2译者对自身的适应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智力活动,翻译作品的优劣与译者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胡庚申认为“对于译者来说,……适应和选择个人的生存需要、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就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也是译者在翻译过程致力于适应和选择的一个内在的动因与目标”[3]。译者的自身需要是选择的基础。李照国刚工作时,在一所中医院校教授英语,后来由于工作之需,要进行中医翻译。因此,他在给学生上课之余,旁听中医课程。在一次听课时,有老师谈到:“《黄帝内经》这部书是中医的有字天书,能读懂的人并不多,更别提把这部书翻译成英文了。”从那时起,李照国“下定决心要翻译《黄帝内经》,向世界介绍中医文化”。他曾说:“翻译《黄帝内经》是我一生的梦想和追求。”翻译《内经》是他实现自我需要和生存价值的本能选择,因此他才能够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内经》的翻译事业,用20余年的艰苦努力完成这一重任。
此外,译者素质对于译者否能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也至关重要。译者只有选择了跟自己能力适应匹配的作品,才有助于译作的成功。李照国的学术背景决定了他适合进行《内经》的英译工作。李照国于1984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后,长期从事英语教学和中医翻译研究工作。1996年他又考取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古典文化的学习和翻译研究,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学在读博士后。从李照国的学习工作经历,可以看出他双语功底深厚,中医理论知识结构扎实,而且比较精通中国古典文化,这些都是翻译《内经》的必备条件。
2.3对出版商及发起人的适应
李照国译本作为《大中华文库》之一,由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其发起人及组织者是国家相关部门。翻译出版的目的在于系统、准确地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介绍给全世界,面向的是来自各领域、各层次的读者,只有最忠实于中医经典原文的译作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因此,该译作强调译文的学术性和严肃性。李照国在翻译过程中参照孟景春、王新华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等多种注释,最大限度地避免误译。他在翻译时确立的基本原则就是“译古如古,文不加饰”[4]。“译古如古”,即尽可能在译文中保持原文的结构形式和表达方式,尽量不增词语。“文不加饰”,即不在译文中作发挥性解释,杜绝衍文的出现。
3.译者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所做的适应性选择
依据生态翻译理论,译者在适应其翻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会做出适应性翻译策略选择,这种适应性选择涵盖多重维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语言维
胡庚申指出“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2]。《内经》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用词准确、鲜明、生动。如《素问·离合真邪论》中对针法的描述:“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本句中连用“扪”﹑“切”﹑“推”﹑“弹”﹑“抓”﹑“通”六个动词,准确形象地表述了在补针之前,所使用的各种手法及其作用。李译文如下:
Huangdi asked,“How to supplement Buzu (Insufficiency)?”
Qibo answered,“First feel the Acupoint and press the Acupoint in order to disperse「the Channel-Qi」.Then push「the Acupoint」,press「around the Acupoint」,and flick「the Acupoint in order」to make「the Channel」dilate.Finally nail「the Acupoint with the nail of the left thumb」and insert「the needle into it with the right hand」.「When Qi has arrived,the needle」is removed.「When the needle is withdrawn」,the needled place is immediately pressed「to close the hole of the needle to prevent the leakage of Zhenqi (Geniune-Qi)」[5].
从语言维角度看,译文准确反映了原文,其中“feel”,“press”,“push”,“flick”,“nail”和“insert”几个词生动确切地反映了原文中对补针手法的描述。就句子结构而言,原文连用若干四字词语,语言简洁,呈“流水句”,属于意合式句型。而译文中则体现了英语重形合的特点,通过连接词的使用,清晰表达了原句中的内在逻辑关系。译文中“First”,“Then”,“Finally”几个过渡词体现了针法的先后步骤,使得译文更连贯。最后两句使用“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和主句的复合式句型,体现了英语注重语法关系和语义逻辑的特点。通过意合到形合的转换,译文衔接更加自然,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更容易为译语读者接受。
《内经》语言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同一概念表达不同含义。例如,“道”、“气”、“天”等内涵丰富的词在全书中多处出现,在不同语境中表达不同含义。以“道”为例,它既指理论,又指方法;既指原则,又指学说;既指原理,又指观点[6]。因此,很难找到一个英语的对应词来反映“道”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译者李照国将该词音译为Dao,再将其的不同含义以意译形式附于其后,采用音意结合的方法,既反映了“道”的具体含义,又达到了译名的统一。如:《上古天真论一》中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译文为:The sages in ancient times who knew the Dao(the tenets for cultivating health)followed〔the rules of〕Yin and Yang and adjusted Shushu(the ways to cultivate health)……[5].在此處,“道”指的是养生方法,译为“the tenets for cultivating health”。
3.2文化维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6]。李照国译本中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集中体现了译者在文化维做的适应性选择。中医学是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影响建立起来的一门传统医学,其丰富的文化色彩和人文内涵是现代医学所不能比拟的。《内经》中很多基本理论的核心概念都含有国情,在英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说法。李照国认为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无法完全表达清楚原文的内涵,他在处理这些文化负载词时基本采用音译加注解的方法。如:“精”译作Jing(essence),“神”译作Shen(spirit),“五行”译作Wuxing(five elements)[5],以此向读者传递来自远古的原本信息,让读者明白括号内的注解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或该概念的表面之意,而非实际含义。
此外,李译本还大量使用文后注解的方式,对文化类词语作解释,使读者明白其文化内涵,起到文化保真的作用。如《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中首次出现“黄帝”一词,译者在文中用音译的“Huangdi”一词,文后注释中则对“黄帝”其人、其事、其名作了详细的注解,为读者完整地理解“黄帝”这个概念提供了线索。
3.3交际维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2]上文提到,李译本中对文化负载词进行音译加注的处理,一方面是出于传递文化内涵的考虑,另一方面体现出译者对译文读者的考虑,使读者能正确理解原文。
此外,《内经》全文半韵半散,讲究修辞,是古代医籍中运用修辞的典范,李译本中对修辞格英译的处理也很好地达到了交际效果。
例如:“目裹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曰水。”(《素问·平人气象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眼睑微肿,如卧蚕之状,即为水病。原文将眼睑之肿比喻为“卧蚕”,形象之极。译文:…slight swelling of eyelid like silkworm indicates water「disease」.[5]译文采用“化比喻为比喻”的方法翻译卧蚕,使译文读者准确体会原文形象。又如: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素问·风论》)。译文:Wind attack following sweating after sexual intercourse causes Neifeng(Interior-Wind Syndrome).[5]本例中使用讳饰修辞法,“入房”讳饰男女性交,译者结合语境将其意译为“sexual intercourse”,以避免造成译语读者对原文的误解。总之,译者李照国灵活采用直译或意译法,帮助读者理解经文。
4.结语
生态翻译学理论为译本的解读和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工具,通过对李照国英译《黄帝内经》的分析,笔者认为,李照国的译本是出于外部社会环境和译者自身需要而产生的,同时译者能对其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进行适应性选择,从三个维度进行成功的转换,使该译本获得较高的整合适应选择,成为成功译作。
参考文献:
[1]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牛喘月.千岩万转路不定,烟涛微茫信难求——谈《黄帝内经》英语翻译的原则与方法[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5).
[5]李照国.黄帝内经素问[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
[6]李照国.门外译谈[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