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楹联校本课程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2014-10-08 12:33齐浛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楹联红楼梦创作

齐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什么是语文素养?我认为,它既包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更包括对文字背后历史文化的了解和挖掘。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楹联文化集音韵、词汇、语法、修辞、写作等语文知识与能力于一身,其内容包括天地山川、社会人文、风土人情之人生万象;其内涵承载哲学思辨、审美道德,乃至与书法艺术相得益彰,是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宝贵素材。

长久以来,在国家课程中因为时间、地域、师资等原因,没有办法将楹联作为必学内容进行课程规划,但是在最新的高考改革中却明确提出将楹联作为高考的知识点出现,这恰恰说明国家认识到这一古老的文学形式在语文学习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和魅力。我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及办学思想在三年前开始了“楹联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工作,通过三年来课题组成员的辛勤探索和研究,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楹联教学体系,撰写了相关教材,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传统文化的滋养。

以楹联为线索,浓缩文化精粹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从最早的《诗经》到传世的《红楼梦》,从百姓的衣食住行到朝廷的兴亡更替,如何对这些包罗万象的知识,进行梳理、撷取,选择适合初中学生学习的内容,是我校在课题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依据课题规划中设计的课程目标,我们把目光锁定在距离学生较近的文化领域,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可看、可观、可感,让学习始终不脱离实际,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设计了如下的几个板块内容。

第一,走进京都,探中学联。

在一个学期的楹联基础知识学习后,学生就开始了主题型实践类的学习活动。我们决定先从身边的地域文化开始学习探究之旅,在六年级下学期,教师设计了关于“老北京文化”的楹联学习,包括“老北京的餐饮”“老北京的买卖”“老北京的医药”“老北京的戏楼”“老北京的名人故居”5个学习板块。每个内容都是以楹联作为切入点,同时介绍相关的历史材料,布置研究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此处探究、了解,随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介绍,积累和创作相关主题的楹联。

在学习中,学生对于北京的了解热情与日俱增,能够对老字号餐厅如数家珍,给“稻香村”创作了“稻黍干粮称尚品,香糕杂粮自佳村”的楹联,从“同仁堂”中了解了过去医药行业的敬业与质朴,几百年风雨不改的医者父母心,写出了“善施妙药延千载,巧制灵丹寿万年”。还亲自到梅兰芳、齐白石、老舍等人的故居参观,在校园内掀起关于四合院格局讨论的热潮。这些内容的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楹联的本身,更多的是把楹联背后的京味儿文化带给今天的学生,虽然只有5个单元的内容,但展示的是老北京人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缩微图。

第二,走进名著,读中学联。

在进行了老北京传统学习后,教师将学习内容转向名著经典的阅读,学生在国家课程的教材中已经接触了《红楼梦》的片段,对此作品有了一点了解,而《红楼梦》中有大量的名联佳句可以为学习提供宝贵的资源,可以仔细阅读、品味、欣赏、研讨,更重要的是,通过楹联让学生对红楼梦有更充分的了解,对这部名著产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开启一扇文化宝库的大门。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著作,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这部著作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展现了当时广阔的时代画卷。它兼收“众体”之长,其中诗、词、曲、辞赋、歌谣、联额、灯谜、酒令、骈文,等等,都是我国楹联文化中的瑰宝,值得学生品鉴欣赏。所以,七年级的课程就以《红楼梦》为文本资料,选取其中的楹联、对句、对偶句等为资源,在赏析楹联的同时阅读名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这些课程涉及红楼梦及曹雪芹的简介,贾府、大观园、贾氏宗祠中的楹联,书中诗歌、骈文、韵语中的对句等内容。“大观园中的楹联”依托学校春季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组织学生参观大观园,欣赏其中精美绝伦的楹联。在“五一”假期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梳理,开学后在课堂上以小组选定的方式进行交流展示。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还停留在初始阶段,但相信此部分的学习为他们翻开了最有价值的一页,不仅仅记住了几个人物,更感受到了曹雪芹笔下诗词歌赋的出神入化。

第三,走进名胜,赏中学联。

除了阅读经典之外,教师将楹联的学习引向生活,希望能够把课内的学习与课外广阔的空间结合起来,让他们看到楹联这一形式在中华大地的影响是广泛深远的。基于这样的想法,教师开始关注生活中楹联出现的场所和意义。从楹联发展的历史来看,它与中国传统建筑密不可分,至此,教师确定了在八年级对名胜古迹的楹联探寻线索。

首先从欣赏名楼的楹联开始,以中国六大名楼中的楹联为资源,在欣赏楹联的过程中学习名楼所在地的地理特点、人情风貌,而后走出校园,到名楼所在地进行实践活动,感受独特的地域文化,接受切身的人文熏陶。

这些课程涉及蓬莱阁、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中的楹联。“走进蓬莱仙境”游学活动在暑假进行,由四五名教师带领二十名左右的学生,到山东省蓬莱市访问游学。教师在游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探查山川风貌,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探究和学术讨论、撰写相关文章。

以楹联为核心,凝练雅致语言

从中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来看,古人先是识字,然后对对联句,后形成作诗成文,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而今天我们因为开始白话文的学习,而在古诗文的学习上步骤就走得比较快,直接从唐诗开始学,只是能够理解、背诵即可,不再像古人一般要求会创作,我们很遗憾地看到在遣词、炼字方面,我们再没有了古人精益求精的精神。记得在和学生讨论《红楼梦》中的楹联时,就曾经对宝玉在大观园中创作匾额,用“沁芳”而不用“泻玉”,用“稻香村”而不用“杏花村”仔细研读过,体味过古人用词之精确,一字之差表达内涵差之千里。至此,在楹联的学习中锤炼雅致的语言,在对仗的基础上表达得更有内涵,成为学生不断努力的方向。

在创作顶针联时,六年级学生开始写“墨留香,香蕴茶味,茶味清远。花有韵,韵含琴声,琴声悠扬”。乍看已经对得比较工整,且内容相合,但是另一名学生在讨论中提出可以把下联中的“有”字换成“存”,这样对上联中的“留”更为恰当,学生一听都大为赞同。这种铢锱必较的审字修改在每次创作中都会出现,学生因此开动脑筋不断修正、提升,他们日常积累的“笠翁对韵”也在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所记为所用,为语文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遣词炼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重要的创作技法,它解决的是怎样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出丰富的意蕴和复杂的情感。学生通过创作楹联,能够初步树立遣词炼字的意识,并自觉地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平时的习作中去,广为受益。更多的学生通过学习楹联,学会了从词语入手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打开了文学鉴赏的大门。当下,当网络语言充斥于大街小巷,各种时髦词汇瞬时流行又瞬时消亡之际,我们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学会正确、恰当、雅致地运用词汇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这也是楹联这一课程独特的魅力所在。

以楹联为平台,拓宽教学实践空间

在国家课程的设计中,虽然已经注意到了实践活动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但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还基本局限于书本。我校楹联实践活动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随堂的楹联创作实践,一类是安排在课下的实地考察实践。这两类虽然组织形式略有差异,但出发点都是从课内走向课外,创作实践多是在讲解楹联基本知识时,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掌握这些知识而进行的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贴近生活,教师都会创设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学习情境,以此而进行实践。以我校教师设计的两节同课异构《楹联的创作技巧——嵌字》一课为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嵌字”这种楹联创作中常用但难度又较大的方法,两位教师都组织了饶有趣味的创作实践活动。一位教师通过北京老字号的嵌名联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另一位教师则通过创作嵌入身边学生、同事姓名的嵌名联引导学生进行创作,都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学生更喜欢的是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的实践,教师带领部分学生走进“儒宴”餐厅,感受儒家餐饮文化,学生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还创作了很多精美的对联:“猴王斗胆偷仙果;八戒贪心盗佛瓜”(干冰果盘);“吃儒宴品儒家文化;读远洋望远大人生”,等等,一顿饭谈笑间竟吃出了雅趣,吃出了文化。除此之外,教师组织学生到各地风景名胜实践,有布置任务自行参观的,有教师率领一同前往的,还有在假期组织去外地进行楹联考察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令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把书本内外的知识融会在一起。

在三年来的学习研究中,令所有教师感到欣慰的不只是学生能够创作出优秀的楹联,更是他们由此被激发出的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无论是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还是跟随父母游览,这些学习过楹联的学生都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关注到楹联,并关注到背后蕴含着的文化知识,完全是发自内心的,而没有任务驱动,这种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正是我们的教育期待。

编辑 王宇华

猜你喜欢
楹联红楼梦创作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一墙之隔》创作谈
孔府的年节楹联
别样解读《红楼梦》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我与楹联缘不浅
楹联简史三字经(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