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带来的思想冲击与对策研究

2014-10-02 21:55铜陵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史舟平
办公室业务 2014年13期

文/铜陵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史舟平

一、对网民政治思想的负面影响

(一)冲击了现存的道德规范

日益发展的网络已经成为道德主义的挑战对手,通过互联网给许多不道德的行为找到了藏污纳垢的地点,因为网络自身属于一种开放的系统,所以网络中有许多虚拟的空间以及各类虚拟的人。因为空间以及整体信息都是虚拟的,所以在网络的范畴内人们也没有义务与责任保证真实性,所以一些不符合道德的事情油然而生。利用网络的这种虚拟性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创造网络中的自我角色或随意欺骗他人,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尤其,网上不良的信息使得一些约束力差的人群人格滑坡、道德沦丧,传统美德在这些人身上受到严重的冲击和弱化。

(二)意识形态面临挑战

在当前的国际互联网的信息中,80%以上的网上信息和95%以上的服务信息由西方发达国家提供。我国在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输入和输出的流量中,仅占到0.1%和0.05%。很明显,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在信息传输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大肆向社会主义国家宣扬、兜售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资本之一的个人主义以及资本主义的现实主义等。一些追求感官上的刺激以及比较低俗的趣味都随之而来,给网络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除此之外,一些伪科学者和打着种种旗帜的非法组织者也利用网络进行思想侵蚀和污染,这对我们的主旋律文化,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民族认同感等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侵蚀和消磨,从而,冲击我们的思想阵地,网络正日益严重地面临着“殖民文化”和“文化渗透”的压力。

短短的一篇网络帖子、一条手机短信、一则网络笑话,看似无足轻重,最终却会玷污公民名誉,威胁社会稳定,影响群众生活,破坏国家形象,后果不可谓不严重。

二、思想遭遇到巨大挑战的根本原因

当今的网络世界在本质上还没有受到道德以及法律的约束,从侧面放纵了我国网民负面行为的发生概率。因为网络立法工作滞后性较强,并且网络道德规范缺失,这些都是当前情况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网民在网络上的一言一行与网民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行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一情况导致常规方式已经不能有效的对网民进行约束。而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应的网络社会法律对网民进行约束,在道德以及法律方面还没有明确的效应,产生“规范真空”。而网民的网络道德评价比较紊乱,所以在道德监督方面时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网民在特定的环境以及背景下,将不会受到法律的约束,可以随心所欲,这一情况直接导致网民长时间上网之后会忘记自身的本质上的社会责任,从而做出一些与社会道德相违背的事情。从另一方面看,网络信息技术尚不健全,信息化管理程度比较弱加剧了恶性信息的膨胀对恶性信息的识别、阻截、过滤都存在漏洞,网络色情、淫秽信息不断出新。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网络监控管理

采用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撑起网络信息的蓝天。建立国家级的监控机构,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国际互联网入口进行严格监控检测,对出入我国的信息进行严格的过滤,对国内骨干网、校园网和地区网加强管理,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对网络运作进行进一步规范化,对有害信息进行有效过滤,阻止其入网。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化的法制化,立法执法,对信息犯罪进行严厉打击。层层设置关卡,最大限度的控制不健康信息的传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打开新局面,创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教育网民正确使用网络

形成正确科学的网络观。当前很多网民在使用网络时出现了很多问题,对网络的理解不正确,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有条件的基层单位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例如关于网络的讲座、征文和竞赛讨论等,通过这些措施对其进行技术层面的网络知识普及,还能从社会道德、法律层面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网络上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加强网民网络道德教育,培养网民自律

网络社会存在着很大的虚拟性,和现实社会不同,有着较多的空白点。目前网络监控和监督技术还不成熟,导致了一系列网络道德问题,网上违法犯罪几率直线上升。虽然法律法规和行政手段对网民有着一定的威慑力,但是还是很有限的,网络犯罪有着很大的隐蔽性,监管和侦破都有着很大的难度。为了减少网络犯罪和网络道德问题,需要借助道德约束,通过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民的自觉性和自律意识,把网民网络道德建设纳入到职工文明教学内容中,提出具体要求,把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增设进职工思想品德教育中,对职工思想道德和健康心理素质培养进行加强。

面对网络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可以借助常规互联网的运行来帮助自身不断的创新,而且在发扬的工程中要注意扬长避短,开辟出网络思想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