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

2014-10-02 21:55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林小妹
办公室业务 2014年13期

文/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林小妹

高校数字图书馆实质上是利用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可以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处理、存储各种文献。它将各种不在同一地理位置和没有统一载体的信息资源进行数字技术存储,从而实现网络查询和传播的跨区域、面对面式的目的。这种图书管理系统涉及诸如信息资源加工、存储利用等过程,其虚拟的网络系统主要特点是信息存储量巨大,且不受地域空间限制,便于使用和管理。将其运用到现代高校图书管理体系有很大的益处,而高校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

一、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其大量的信息资源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的契机,彻底告别了传统图书馆模式。传统图书馆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社会对生产知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这种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改变,新型服务模式渐露头角。图书馆服务工作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它不再满足于书刊代阅的文献需求,而是转移到信息需求和服务为主的模式上了。新时期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模式主要特点:

(一)开放型服务模式

图书馆开始主动融入社会,摆脱了传统处理文献等固定模式信息的束缚,其更加开放的服务系统包含了信息的采集、加工、组织和服务等方面,信息组织、控制和选择方式更加新颖。

(二)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

图书馆在新时期背景下开展各种类型的有偿性信息服务,不仅能满足广大读者对知识信息的合理需求,而且能收到更多正面的社会反响,现代图书馆的这种服务方式已经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如此不仅可以促进图书馆自身建设的发展,还能弥补国家投资不足的现象。李岚清副总理在视察车家图书馆时曾指示:“图书馆主要是公益事业,但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当的产业化经营不但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

(三)主动型服务

现代图书馆应当和社会接轨,根据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主动走出去,为他们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需根据这种发展趋势,主动建立与读的者联系,建立健全反馈机制,通过读者反映的问题,改变目前服务缺陷,研究新的服务模式,力求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目前国内一些图书馆开了“先例”,它们在做好自己内部工作的同时,积极同外部读者群取得联系,仔细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又能取得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针对型服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也越来越快,图书馆开始向社会靠近,而且不再受传统服务模式的限制,它针对个体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服务,让读者满意。例如:国家图书馆强化为政府立法决策服务,在近两年的"两会"期间,24小时全方位服务。近期与国家机关和各部委图书馆联系,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主动提供政策法规方面的专题咨询服务。

(五)多样型服务

现代图书馆摆脱了传统的服务模式,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用户身上,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相对过去单个、重复、被动、琐碎的手工服务,现代图书馆更能发挥其作用。因为它不再是单纯服务,而是把服务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将信息深加工,比如代查、代检索、代翻译、人办手续、代复制、联机检索、光盘检索、联机目录查询、网上专题信息服务等。如此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高效的知识信息资源,彻底改变传统信息服务形象,变为具有新时期特色信息产品的生产者和供应者。

(六)知识密集型劳动

传统图书馆是以文献为单位加工,而现代信息社会则对信息的加工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深入到以知识单元为主的加工,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不再是以借和还为主的服务,而转向了层次多样的信息咨询服务,信息服务人员在这个过程中直接参与市场,为信息服务各个环节注入了新的活力。由此便产生了新型信息服务员,他们深受广大读者尊敬和喜爱。

(七)产业型服务机构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引发了图书馆服务机构的转型,它们从原有的公共、专业、学校图书馆等机构转型成为了以公益性为主、经营性辅之的服务机构。这种新型的信息服务机构重点放在了经营上,它们把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作为主要工作。在特定的网络环境下,知识信息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广泛,社会普遍给予很高的重视度;新时期人们普遍利用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获取新信息,因此知识信息具有网络化和电子化的发展趋势;另外在信息极速膨胀的时代,知识信息接受者们追求更高效率的知识信息获取途径,这就要求知识信息必须更加集中和高效。现代图书馆不受馆藏限制,因为他们拥有掌握先进信息管理技术的专业人员,其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大幅提高,这也增强了现代图书馆的服务能力。这种环境下,远程通讯的网络应答已经在图书馆服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总体上来看,图书馆服务观念的转变促成了新的服务模式,它不再是给读者提供单一的服务,而是转向与他们合作和共同分享。图书馆的服务形象从热情、周到的“服务员”转变到迅速、方便的“信息导航员”。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

1.利用图书馆整体化特点组织协调其网络的优化,使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功能有效加入到图书馆网络化服务中来。2.国家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对我国图书馆网络与科技、教育、经济等网络进行调控,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3.网络条件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还应进一步加强,并优化网络信息资源配置。4.建立健全图书馆信息管理规章制度,实现网络知识信息社会化安全化管理。5.图书馆应利用其公益性服务网络有意识的培养中国读者接受利用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6.学习国际先进网络信息管理技术,向中国读者引进更多更好的信息。

三、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对策

1.树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观念,宏观协调,分工合作;2.强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3.探索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新模式增值服务;4.培养网络环境下的新型的图书馆服务人才。服务人员是高校数字图书馆体系建立的重要条件,它是数字图书馆为用户提供高效信息服务的连接纽带。因此学校应重视对这部分人才的培养,在招聘时也要充分考虑人员的专业素养。数字图书信息服务人员必须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文化知识和宽广的科学技术知识,而且能熟练的使用各种现代化通讯技术,遇到问题能及时有效处理,最终完成高校数字图书馆的高效率管理。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加工整理,才能让现代图书馆得以生存和延续。为了适应网络环境要求,图书馆应该合理安排人员、组织和业务流程,彻底改变传统的网络环境模式,切实发挥其新的效益。实现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要求,必然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四、结束语

网络化、自动化、数字化等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高速进步,特别是近年来,数字图书馆热潮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人们对其投入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快了各行各业现代化改革的步伐,作为图书馆界面临着从传统图书馆向由传统文献信息资源与数字化信息资源相结合的现代化图书馆转变的重大问题。

[1]黄巍巍.论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2]盛小平,卢共平.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初探[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2).

[3]孙正东.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分析与思考[J].情报资料工作,2002(2).

[4]吴培红.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思考[J].情报科学,2002(2).

[5]张淑花.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功能与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2(5).

[6]黄建生.网络对传统图书馆的影响[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2(1).

[7]宋学清.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1(5).

[8]刘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J].情报资料工作,2002(2).

[9]张建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工作重心转移[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