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2014-09-30 21:13彭国伟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价值功能

彭国伟

内容摘要:虽然新课程改革进行多时,师生对于课外阅读的认识也深化了不少,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何改变这些存在的问题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课外阅读 功能 价值 环境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掀起了教学改革的高潮,在这样一场潮流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也成了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农村的一些学校,课外阅读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下面我谈几点看法。

一、关于阅读功能、价值的认识

我国历来是个重视读书的国度,“不读诗,无以言”,“头悬梁”、“锥刺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名言、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我认为阅读对一个学生不仅有获得新知、陶冶情操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的作用;还有提高说与写能力的作用。读与说、写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读是说、写的基础;说、写是读的升华,并又反过来影响读。好多学生说的、写的干瘪瘪,毫无文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阅读量太小,肚子里没货。总之,只有全面、准确地认识阅读的功能、价值,才能端正阅读的目的、态度,从而使阅读的意义真正体现出来。

二、读什么

“减负”令和新教学大纲颁布以前,教师虽然或多或少地在课外阅读工作上有些指导,但着眼点在中考上,阅读面狭窄,学生在厌倦了应试类文章后,不知道该读什么书了。“减负”令和新教学大纲颁布后,许多出版社以最快的速度推出了一套套打着“中学生课外阅读”旗号的“营养大餐”。打着“中学生课外阅读”旗号的中学生课外读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给中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也有一些问题存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多是年代较远、部头较大的经典作品,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名著学生不愿意去读,经济上也难以承受。其他出版社的丛书选的多是短文,比较适合学生阅读,但也无法全部选择,只选择一种,学生显然“吃不饱”。另外,大量的时文无法入选是最大的遗憾。鉴于此,我认为,教师还应作必要的指导,积极地向学生推荐一些没有入选的名家名著,当代中外长篇小说(获诺贝尔、茅盾文学奖的)也可推荐。其次,还要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看的报刊,让他们多读时文,紧跟时代,激发他们强烈的阅读兴趣。为了减轻经济负担,可让学生相互传阅。再次,学校阅览室、图书馆应尽可能地开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三、怎样读

培根说过一段著名的话:“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地读。”这实际上是谈泛读与精读的问题。不用说已有的书就浩如烟海,仅每年新出版的书就达10万种以上,报刊近万种,即使其中仅有极少的一部分适合中学生阅读,这个数量也够大的了。我们必须做到重点突出,有些书、文章要“通读、细读,反复地读”,而有些书、文章只须泛读就可以了,或“浅尝”,或“吞咽”,或“只需知其梗概”,做到涉猎广泛,并达到一定的阅读量。没有一定的量,是难以提高阅读能力的。我认为,限于中学生理解能力、时间等,长篇巨著及一般的文章可泛读,而文质兼美的千字文和古典诗词则要精读。

课外阅读还要与记读书笔记结合起来。“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都说出了记读书笔记的重要性。一个未见过的字、词、成语,一个精彩的句子,一段优美典雅或振聋发聩的话,一个典型的事例,读后的感想,鉴赏评价,都可以记到读书笔记上。记读书笔记贵在持之以恒,要有恒心,有毅力,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耐心指导,定期检查。对读书笔记记得好的同学要及时表扬,读书笔记要传阅,要展览,强化学生记读书笔记的意识,使之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四、还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

由于受应试的影响,大多数语文教师还是靠向学生灌输知识、让学生大量做题来提高中考成绩,还没有把课外阅读提到应有的地位上来。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认为课外阅读重要,但它的价值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而且是隐性的,故不敢放手去搞课外阅读。

在这种情况下,搞课外阅读自然是难于上青天了。我认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该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要有长远眼光,要让教师放心大胆、毫无顾虑地去搞素质教育,脚踏实地地搞课外阅读,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迎来课外阅读教学的春天。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王岗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价值功能
数学的翻译功能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我有特异功能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功能关系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