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惠英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教育改革重要环节。这也是我们一线教师所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并通过实践努力达到的目标。但是诗歌本身具有的特点,如何利用诗歌的特点开好现代诗歌第一课是本文探究的重点。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 现代诗歌 第一课
都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林淑婷老师执教的何其芳的《秋天》一课十分的精彩出色,相信对所有初中一线语文教师如何开好初中现代诗歌第一课都具有比较大的借鉴意义。现将自己对林老师在诗歌教学与课堂有效性二者完美结合的感悟与众同仁分享,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现代诗歌有自己的特点,例如内容、形式和艺术方面不迎合中学生的需求,不容易被中学生接受,且现在教学上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和实用性而忽视了诗歌教学以人文本和美育之感。这也让一线老师陷入比较为难的境地。初中语文具有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教师既想让学生没有任何负担地欣赏诗文、体会意境,又要教会学生掌握赏析和应试技巧,实乃不易。林老师在《秋天》这堂里让我们明白了诗歌可以读得这么美,读得这么轻松,让学生既能爱上“快乐语文”,又真正地掌握了技巧,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前充分的准备工作
个人认为,一堂优秀的课离不开充分的准备工作。而课前工作准备主要分为两方面:教师和学生。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他们必须认真研读教材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和现有教学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写出符合自己本班学生水平的教学计划。当然,在这一步骤中,每个老师对教材都会有自己的解读,能以教材为依据写出具有创意并融入自己独特见解的教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已经是教学的成功。
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出发点,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终点,所以学生应该做好预习准备工作:例如借助字典做好解决生字词,同时初读全文以获得真实的初读印象,再细细品味,带着疑问来听课,效果才佳。从当时课堂呈现的效果来看,这两方面,林老师和她的学生们都做到了。
二、注重诵读 营造诗意空间
将各种形式的诵读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以读来感知文本、带动文本语言的品析,从而达成体悟诗情的目的是大部分教师都喜欢的教学环节。且林老师自身的朗读能力也较强,课堂当中琅琅的书声使人置身美好的诗歌世界,营造了诗歌教学应有的意境。
笔者认为,读的形式多样,并不是每个有朗读能力的教师都能将此环节运用得恰如其分。难得的是林老师以一年轻老师的身份,但教法却不失老练,她不仅注重诗歌诵读,而且注重诗歌诵读的实效性。林老师设计的第一环节就是“听秋”。通过配乐视频朗读,课堂一开始就用古典的配乐和大师的朗诵声声,营造起“秋天”的意境。可以说,一上课,林老师就把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们一起拉入了诗境。在听完大师深情的朗诵,学生们也是跃跃欲试。这时班得瑞的《安妮仙境》如天籁之音响起,林老师又拉着我们的手进入了第二环节“诵秋”。全班学生在柔和的音乐的伴奏下齐声诵读,他们读秋的同时全身心也在感受诗歌带给他们的音乐美和音韵美。在这时,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教师营造出了一个比较诗意的空间。
第三环节的品秋里面也穿插着朗读,此处看似意外实则出彩。在学生思考教师设置的针对该小节的两个题目时,教师充满感情地范读,此时学生思,听,看,写多重思维并进,课堂的高效集中于此。先听秋,后诵秋,再品秋,层层深入。品秋之后,再由学生读秋。就这样,老师范读,学生听读,学生诵读,品读之后带着理解再诵读。每一次的朗读都有更深一步的理解;而对诗歌意境的越靠近又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二者相互促进、携手共前,岂不美哉?
林老师将“品秋”作为其解读文本之环节,是她带领学生体会秋天三幅画面的过程。在这里,林老师的分析详尽细致而且巧妙,可谓“题题有意,步步为营”。品读第一小节时,林老师抛出了“哪些东西体现了农家风光”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特定的意象去体会诗歌勾勒出的情境,而学生也能答出了“背篓、镰刀”等物。林老师进一步“逼问”学生:“为何用背篓而不用卡车呢?毕竟卡车装的更多,更能体现农家的丰收啊”?听到这个问题,不单单是被提问的学生傻了,作为听课老师的笔者心里也是咯噔了一下:此题该做何解答?教师这不是在给学生挖陷阱吗?林老师看着大家一脸茫然,继续引导:“背篓与卡车相比,有什么特点?”学生们七嘴八舌地答开了:有说背篓比较小,卡车装的多;有说背篓只能用肩膀扛起来,而卡车必须用油才能开动……教师又问:“那乡间小路上农民背着背篓的场景和开着卡车过去的场景,那个更适合这首诗歌的意境”?大家这才醒悟过来,林老师轻轻一点,道破其中奥秘:“背篓是需要双手去完成,与人体接触。”于是学生们答出了第二问题:这一小节营造出一种宁静、丰收、休闲的农家氛围,而“背篓”比卡车更能体现农家的朴实。从背篓这一词广泛的想像空间来营造浓郁的诗意角度去探讨,这样,学生可能就会对诗歌语言的多义性有了自己的切身的体悟。而在林老师设置的阶梯式的问题里面,帮助学生将文字转换成一幅幅具有诗意的美丽秋景图。可以说,对诗歌本身的解读以教参为依据,加上教师个人对诗歌的个性而深层的解读,从而形成了诗歌教学的诗意是林老师教学的一大特色。
三、还课堂与学生
教学要顺应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感受愉悦、兴奋体会到发现和成功的乐
在课堂教学的第二节,林老师煞费苦心找来两幅画,让学生找一找哪幅画更能表达诗歌所体现的意境。一节诗,两幅画,这跟现在学生中十分流行的“找你妹”(一款找不同的游戏)如此相似,学生发言的踊跃程度可想而知。有的学生抓住了诗歌里面的“圆圆的网”而选择了第一幅,教师则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圆圆的网”,给读者什么的样的意境?学生们七嘴八舌表示圆网容量大、充实,教师再加以引导,从而顺理成章地描绘出渔民清晨出航时盼满载而归的美好愿望。还有学生发现了第二幅图有夕阳之景,而诗歌里描绘的是带有“白霜”和芦篷船的清晨,于是结合诗歌加以朗读,学生边读边体会,一副《霜晨归渔图》的意境就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了。林老师的教学真是做到了“润生细无声”啊!
课堂教学第三节赏析也是一大亮点。林老师将班里某位学生的画放大到课件上面,并让全班同学一起来讨论画里的哪些意象应该出现,哪些意象不该出现,并请学生来谈谈这样选择的理由。我们知道,“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是指内在的抽象心思,“象”是指外在的具体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是“意”的寄托物。诗歌创作过程中,作者对外界事物心有所感,需要借助于某个特定具象,然后融入自己的情感,才能营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读者阅读时才能在这个艺术天地里进行二次创作(审美过程),还原诗人所见所感,获得内心的共鸣和审美愉悦。由此看来,意象的选择和营造是诗歌创作的关键和基础。此教学环节是大有深意的,教师将赏析提到了意象选择的这一高度,这也就完成了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准确而独特的意象,可以引导读者更便捷更顺畅地进入诗人所营造的意境,更近距离地靠近诗人和他的诗歌。
在这一环节里,学生的画,学生的评论,学生的思考,一切都让学生说了算。诗歌本也无需有定论,同一首诗歌带给不同阅历、不同家庭背景的读者的感触自然不同。可以说,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种解读。可喜的是林老师没有刻意引导学生到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上,而是让学生去呈现他们的读后感,分享他们的见解,品味语言,这占去了全节课三分之一的时间,课堂上发言踊跃,气氛热烈。正是因为林老师把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才有了这样的效果。这对于第一次上现代诗歌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主动性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增加了,这难道不就是此课堂最大的成功之处?
四、巧设写作情境
林老师的课堂结尾更注重实效。课堂的结尾处,林老师播放了学生们都耳熟能详的《春天在哪里?》的诗歌,并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让学生根据课文改写歌词《秋天在哪里》。此环节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还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展,使他们形成能力。林老师做到训练了初一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引导学生去深入理解诗歌,如此妙招不得不令人称赞。
所以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林老师在打造了一个美丽、诗意课堂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并真正做到了课堂的有效和优质,这对于一位年轻老师来讲实在是难能可贵,也是令我望尘莫及的。
(作者单位:福建漳州三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