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神”传奇

2014-09-28 14:24赵德
大众投资指南 2014年10期
关键词:金乡会长大蒜

赵德

在山东临沂莒南县一个村子,山前有一条大沟,沟边住着几十户人家,村名叫董家沟。董刚,就出生在这里。20多年前从药材起家,狠赚了一笔。2003年他看到了新的商机:大蒜。

最完美的一单生意

2003年,董刚听人说山东大蒜很便宜,有好多都倒进海里去了。他去大蒜市场打探,发现蒜价果然只有三毛钱左右。听老板讲,在山东装车,一斤蒜是五分钱。董刚听了,立即决定去大蒜产区看看。

到了金乡,他看了大蒜价格,大约是每斤一两毛钱。正考虑下不下手,恰巧遇到一个做蒜的徐姓商人,二人住在一个宾馆,谈得十分投机。老徐说,新蒜快下来了,你跟我到河南、苏北转一转,再做决定不迟。二人就去了河南的中牟、杞县,去了江苏的邳州。看过一圈,大蒜开始涨钱,从两毛多涨到了一块一毛五。因为,此时好多人都相信大蒜能防“非典”,市场供应开始紧俏。等到八九月份,蒜价更高,董刚就放弃原来的计划,回到了临沂。

这时他又得知,生姜正在价格低迷时期,2002年价钱大跌,一斤只卖五分钱;到了2003年秋天,一斤也才卖两毛多。他认定姜价会涨,就把手头的四十万元资金全部投入,买来姜存到沂蒙山区的一个军用山洞里。存下不到一个礼拜,姜价就涨到六毛。这时新姜下来了,他又开始收购,从六毛五收到九毛五。有人问他:你准备卖什么价?董刚说:反正得两块钱吧。那人说:哎呀,你这是想钱想疯了!你不知道去年才卖五分一斤?董刚说:正因为去年卖五分,它今年才会有两块钱的行情。果然,2004年春节后姜价开始猛涨,过了元宵节就到了一块钱,而后每天平均涨一毛。董刚在2.8元的价位上出手,大赚了一笔。这年5月,他花27.5万元买了一辆新式本田雅阁车,随即开着这车去金乡考察大蒜。

此时,一个在董刚生命中的重要人物出现了。此人叫秦峰,原来在潍坊做药品生意,认识董刚。他见董刚赚了钱,就问今年还做不做姜,董刚说不做了,做蒜。秦峰说,好,咱们合作。

我见过他们二人在2004年签订的一份协议,主要内容是:秦峰投资100万元,董刚投资30万元;秦峰对到位账户资金进行管理,董刚负责经营;合同履行期间,发生亏损及债务或损失均由董刚负责,超出投资本金的盈利,秦峰分55%,董刚分45%。

也就是说,秦峰只负责出资100万元,董刚出30万元并在金乡负责做这单生意。

5月下旬,董刚找几个金乡人帮忙,在鱼山镇公路边找了一块很大的空地,买了一万多块钱的砖,支起来做晾蒜的台子,从5月27日开始收购。

这个时候,他们收的是湿蒜,只有七八成干,由小贩子从田间地头收上来,拉到城里。董刚从小贩子手中大量吃进,一斤三四毛钱。一袋一袋晾在台子上,让雇用的人不停地翻晒。他防火观念很强,去消防队买来许多灭火器,在蒜垛边排成红红的一排。为了防备淋雨,他买了一万多块钱的塑料布,还搞过几次夜间演练:几个帮忙的人正睡得迷迷瞪瞪,董刚把他们喊起来,在满天繁星之下,只用十来分钟就把所有的蒜垛统统盖好。

鲁西南方言有个动词:“裂”。这个“裂”,类似“搞”与“弄”,但如果用来表示一股狠劲儿,或者一种得意心情,“搞”与“弄”都比不上“裂”。譬如说:“这顿饭,我一气裂了四个煎饼!”董刚向我讲他第一次收蒜,是这样说的:“我一气裂了八千吨!”

在广场上收,给小贩子全额支付,收了三千吨。后来,他把别人存到冷库里的蒜买过来,用一斤八毛多、九毛多的价格,又买了五千吨。这五千吨二手蒜,董刚是这样买的:比市场价略高,大约每斤高一毛钱,但他与卖方商定,只付三分之一的定金,其余的等到卖了货再付。这种交易形式,在金乡县还是第一次出现。

这样,董刚买的八千吨一手蒜和二手蒜,总共花了五六百万现金。

收货结束,蒜价就涨了,从一块涨到一块一毛五。这时的董刚喜气洋洋,每天都计算赚钱的数目。然而没过多久,蒜价出现拐点,急转直下,竟然跌到了六毛五。算一下账,亏损额达几百万。

给他干活的人都慌了,有人一个劲地嚷嚷,我精神都快崩溃了!大家都催促董刚快卖,说:卖吧,卖吧,别把本钱赔光了!

这天晚上,董刚召集大家开会,板着脸道:我郑重地跟你们说,你们只负责货物的质量。至于大蒜卖不卖,是老板说了算,是我跟合伙人决定的事,你们不要瞎议论!我保证给你们发工资,就是赔光了,也与你们没有关系。

董刚还向那些人讲:我告诉你们,不管现在行情怎样,我保证会领着你们,在两年之内,名扬整个大蒜行业!

即使董刚开了会打了气,大家心里还是惊惶不安,因为蒜价直到过年还是一蹶不振。

2005年春天,黄淮平原上的大蒜返青了,长秸了,大蒜行情依旧低迷。直到蒜薹都长出来了,新蒜快下来了,董刚的八千吨陈蒜却还睡着。但他还是咬牙坚持,对别人说:不要愁,还是时机不到,时机到了,如果不排队还买不着我的蒜呢!

想不到,这话却成为现实。虽然新蒜快要下来,但是国内外市场上的陈蒜却已消化殆尽,许多客商都到金乡进货,蒜价在一夜间抬头。5月10日,董刚以一块七的价格开库卖货,冷库前果然排了长长的车队。他这边卖,那边市场还在涨价,最后的一批,他卖到了两块二!

“那时候,每天都忙到凌晨两三点,员工没睡过一天囫囵觉,忙得人仰马翻。每天背着一袋子钱回来,装着一百多万元。”

董刚说,这是他做的最完美的一单生意。从那个春天开始,大蒜行业好多人都知道了董刚。

他是一个里程碑

2005年5月,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商会大蒜分会在济宁开会,有人推荐董刚参加。会议开幕那天,土畜产进出口商会的会长刚到台上坐下,却走下台来,到董刚身边说:你叫董刚是吧?董刚说:我是。会长说:我听说了你的事,你能不能跟我谈谈你对大蒜的看法?说罢,会长就把董刚领到了他住的房间。会长说:你谈吧,可以谈十五分钟的时间,我先听你的意见,再到会上讲话。董刚说:会长,你能不能给我半个小时的时间?会长点点头,董刚就讲了起来。

他讲了金乡大蒜的生产与销售情况,讲了自己做蒜的经历,还讲了他对大蒜出口的看法和建议。董刚讲起来滔滔不绝,一气讲了一个半小时。会场上的六百人,也等了一个半小时。然而会长不但不烦,还听得津津有味。

会议结束,会长又让董刚和他一起吃饭。晚宴上,陪同的济宁市领导也都认识了这位年轻英俊的蒜界黑马。吃完饭,董刚把会长送到兖州火车站。临别时,会长拥抱了他一下,说:小老弟,我邀请你到北京去,参加第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

8月的一天,董刚出现在北京平安府宾馆。这家外貌为明清式建筑、古色古香的宾馆,见证了董刚人生中的巅峰时刻:他在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商会大蒜分会理事会扩大会议上,被增补为理事。这个大蒜分会,当时有19个理事,18个监事,都是在大蒜出口方面赫赫有名的企业老板。而新任理事董刚,却连一个蒜头也没有向国外发过!

更让与会者惊讶的,是他在会上的发言。他发言的题目为:《顾客不是上帝》。董刚面对那些大蒜界资深人士,毫不怯场,侃侃而谈。他说,顾客不是上帝,大蒜经营者才是上帝。只有自己做上帝,才能真正做好企业。不然,你光给客户服务去了,不去看市场了,那么你必败无疑。怎样做上帝?就是要把握住市场规律。如果你把市场规律把握住了,全世界都是你的客户。为什么那么多人到我这里排着队买蒜?就因为我有货源,我控制了货源,对不对?如果你掌握了市场规律,控制了货源,别管巴西、美国,还是东南亚的客户,他们都得来乖乖地求我……

听着他的演讲,有些不认识董刚的蒜商窃窃私语:会长从哪里请来这么一个狂人?

不管自己的观点是不是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董刚在演讲的时候,已经将自己当作上帝了。因为他已经像上帝一样,在大蒜界创造了奇迹。

董刚说,经过他的运作,2006年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商会大蒜分会理事会议在潍坊召开。也就是这一年年底,他帮寿光建起了大蒜电子盘。

2007年,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商会大蒜分会理事会在泰安召开。董刚讲,有一位会长向大家讲,董刚加入这个行业,是一个里程碑,因为他改变了传统的贸易,引进了资本运作。

2008年7月,有人在网上发帖,将董刚封为“蒜神”。

猜你喜欢
金乡会长大蒜
为什么我们会长痘?
种植大蒜要注意啥
海有多大
大蒜养生法
种大蒜
防病抑咳话大蒜
会长大的伞
山东金乡大蒜价格波动形势及价格机制研究
有了宫会长 脱贫有指望
金乡大蒜秸秆浸提液对黄瓜灰霉病菌抑制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