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室温硅烷交联研究

2014-09-28 11:03:22曹德明罗安邦
电线电缆 2014年4期
关键词:氢氧化镁电线电缆硬脂酸

曹德明, 王 庆, 罗安邦

(上海驰程化工工贸有限公司,上海200444)

0 引言

聚合物的交联方式主要有过氧化物交联(即DCP 交联)、硅烷交联和辐照交联[1,2]。不同的交联方式,其生产工艺和产品的性能各有不同。硅烷法交联聚烯烃技术自上世纪60年代末问世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硅烷交联技术具有设备简单、工艺相对简便等优点,因而在电线电缆、热水管道、热收缩套管、包封膜及阻燃等功能性材料方面应用日益广泛。

目前国内硅烷交联过程主要通过水煮的方式完成,交联所需的水分都是从外界扩散而来。由于水在聚烯烃等非亲水性高聚物中的扩散速度慢,而且制品越厚,交联所需的时间越长,因此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这给硅烷交联聚烯烃工业化带来很大的不便。

近年发展的硅烷自然交联聚烯烃料[3-5],在自然条件下几天内即可完成交联,无需蒸汽或温水浸泡。与传统的硅烷交联方式相比,该材料能为电缆制造厂减少生产工序,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是电线电缆屏蔽料常用的原料之一,目前EVA的硅烷交联方面研究不多[6,7]。传统的EVA屏蔽料生产采用蒸汽连续硫化工艺,以硫磺或者过氧化物作为交联剂,同时加入大量的添加剂,工艺比较繁琐,能耗较大。

本文主要通过采用两步法室温硅烷交联的方式,讨论了硅烷交联剂、阻燃剂以及产水剂等对交联EVA体系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

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日本三井株式会社;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国产市售;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化学纯试剂,上海高桥石化;氢氧化镁,美国雅宝;HIGHFLOW,橡胶流动剂,泰国;煅烧陶土,GLC-1,国产市售;抗氧剂,A-1010,美国雅宝;硬脂酸锌,工业级,国产市售;纳米氧化锌,工业级,陕西中科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上海雨田化工;硬脂酸,化学纯,国产市售。

1.2 实验设备

双辊开炼机,江都市金刚机械厂;平板硫化机,江都市金刚机械厂;电子天平,上海卓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式拉力试验机,上海德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硬度计,上海六菱仪器厂;厚度计,上海六菱仪器厂。

1.3 样品制备

(1)A料的制备

配方(重量份):EVA=100,氢氧化镁=130,陶土 GLC-1=20,HIGHFLOW=1,抗氧剂 A1010=0.15,硬脂酸 =3,DBTDL=0.1。

将EVA在100℃左右的开炼机上混炼,包辊后依次加入氢氧化镁、陶土、抗氧剂、硬脂酸,混炼10 min,然后加入 T-12,混合 2 min后取下,得到A料。

(2)B料的制备

配方(重量份):EVA180=100,陶土 GLC-1=40,白炭黑928=15,HIGHFLOW=2,抗氧剂 A1010=0.2,DCP=1,A-171=30。

首先将DCP充分溶解在A-171中,然后加入白炭黑,混合均匀,备用。

将EVA在70℃左右的开炼机上混炼,包辊后依次加入陶土、抗氧剂,混炼均匀,混炼10 min,然后加入DCP/A-171/白炭黑的混合物,混炼2 min后取下,得到B料。

(3)成型试验

取A料和B料按照190 g/10 g的比例在80℃左右混合均匀,然后加入2.5 g纳米氧化锌,混合均匀,出片。

用平板硫化机在170℃压片15 min,制成测试所需的样品,压制的样品在常温下放置24 h。

1.4 性能测试

(1)力学性能

用标准模具制备1mm厚哑铃型的标准样条,按照GB 2951.6—1982在电子拉力试验机上测试试样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拉伸速度为25 mm/min。

(2)热延伸性能

用标准模具制备1 mm厚哑铃型的标准样条,按照GB 2951—2008在烘箱中测试样条在热条件下的延伸情况。

(3)氧指数性能

氧指数测试是采用南京江宁分析仪器厂的HC-2型氧指数测定仪,样品尺寸为100 mm×6.5 mm×3 mm。

1.5 测试结果

对热压成型的样片外观评价优良,测试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热延伸、耐油性能和氧指数。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硅烷交联样品测试数据

2 讨论

2.1 基料EVA的选择

在EVA分子中,乙烯及VA含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材料的性能。VA含量高,聚合物耐油性能好,但是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偏低,达不到线缆护套的要求;乙烯含量低,DCP硫化体系的量需要相应增加。我们在选择EVA牌号时确定 VA含量为40%的EVA180作为树脂基体,具有比较好的强度和拉伸性能,同时也具有较好的耐溶剂油的性能。

2.2 阻燃剂的选择

阻燃体系可以采用氢氧化镁或者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分解温度较低(200℃),该温度与加工温度差不多,容易在预交联过程中产生水,影响交联。氢氧化镁的分解温度高,在340℃以下时稳定,对交联不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在添加量比较高时影响体系的力学性能。因此在本试验中采用稳定性好、价格适中且在燃烧时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硅表面处理氢氧化镁。在氢氧化镁添加量比较多时,虽然阻燃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物理机械性能下降比较明显,为了达到平衡阻燃效果与物理机械性能之间的关系,我们选用EVA/Mg(OH)2的配比为100/130作为阻燃基体。

2.3 催化剂DBTDL

可作为催化剂使用的除DBTDL外,还有醋酸锡、环烷酸钴、二丁基锡二辛酯、二辛酸二丁基锡等。

作为常用的硅烷交联催化剂DBTDL,添加量以EVA基体量为准,一般可以添加0.07~0.15份,最好在0.1份;当低于0.1份时,因不能充分进行交联反应,交联度低,物理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不充分;当超过0.1份时,在成型过程中将引起聚合物过早交联,成品外观出现不光滑现象。

2.4 硅烷

用作交联剂的硅烷是有机不饱和硅烷,常用的有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文献报道,A171的交联速度要比A151快,交联程度高。但是A151沸点166℃,比A171沸点高,在操作过程中不容易挥发。本实验中采用A171作为交联剂。

A171添加量以EVA为基准,一般添加1~2份,最好在1.5份。当用量低于1份时,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接枝率,当超过2份时,会引起成型不良问题,同时成本也上升。

2.5 引发剂DCP

本实验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作为引发剂,分解温度 120~125℃,半衰期在 171℃时为1 min,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引发剂。其添加量以EVA为基准,一般添加量为0.1~0.2份,最好在0.15份。当添加量低于0.1份时,不能充分引发基体与硅烷接枝反应,交联度较低,物理机械性能差;当添加量大于0.2份时,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引起过早交联,成型加工性能差。

2.6 产水剂的影响

由于EVA对水的亲水性低,水在EVA体系中的扩散速度很慢,交联速度很难提高,因此需要在体系中添加一类物质产水剂,这类物质在高温接枝过程中释放出水或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由于这种物质在体系中是均匀分布的,所以释放的水在体系中均匀分布,这样体系的交联网络非常均匀。现在使用的产水剂主要有磷酸二氢钠、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干胶粉和硬脂酸/氧化锌三种。硬脂酸/氧化锌在110~150℃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和硬脂酸锌,而硬脂酸锌对熔体有润滑作用,对小分子起到增塑作用。所以本试验中采用硬脂酸/氧化锌产水剂。其添加量一般为3~4份。

3 结束语

(1)两步法室温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阻燃性能和耐热性。

(2)基料采用VA含量适中的EVA180,具有高强度和较好的断裂伸长率,同时具有较好的耐油性。

(3)阻燃剂采用硅表面处理氢氧化镁,与EVA基体相容性好,同时阻燃性能好。

(4)产水剂在室温硅烷交联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交联度,交联网络均匀分布,同时能对加工起到很好的增塑作用。

[1]尹 燕.10 kV聚乙烯电缆的硅烷交联工艺探讨[J].绝缘材料,2006,30(5):57-60.

[2]甘兴忠.电线电缆绝缘交联聚乙烯交联工艺的分析和对比[J].电线电缆,2008(2):8-11.

[3]金标义.一种新颖的硅烷交联料——干式交联[J],电线电缆,2002(1):33-36.

[4]刘 旭,刘俊龙,冯 钠,等.含产水剂硅烷交联聚乙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塑料科技,2010,10(38):57-59.

[5]赖有根,邬润德,何军利,等.产水剂对硅烷接枝LDPE的交联作用[J].塑料工业,2006,10(34):54-57.

[6]焦传梅.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硅烷交联及无卤阻燃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7(7):1-6.

[7]鲍志素.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的研制[J].广东塑料,2005(8):57-60.

猜你喜欢
氢氧化镁电线电缆硬脂酸
电线电缆及端子
建筑与预算(2022年2期)2022-03-08 08:41:00
《电线电缆》2021 年总目次
电线电缆(2021年6期)2021-12-21 05:54:58
蜂蜡中硬脂酸的影响
中国蜂业(2019年3期)2019-04-03 11:02:16
《电线电缆》2018年第1~6期总目次
电线电缆(2018年6期)2019-01-08 02:45:38
硬脂酸替代二甲苯透明应注意的常见问题分析
SO42-/TiO2-SnO2固体超强酸无溶剂催化合成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2016年全球氢氧化镁需求量将环比增长4.6%
无机盐工业(2016年7期)2016-03-15 17:04:03
“废电线电缆是危险废物”为误解
钛酸脂偶联剂与硬脂酸复配对重钙的影响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