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摘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应是语文教师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关注学生生命体验、心路历程,让学生通过自主写作充实自我精神,提升人生境界,是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重点要求。
【关键词】情感;个性化;蓄足水源
作文是一块语文教学中长期未有种好的“低产田”。不少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甚至谈文色变,视作文为“苦差事”,一提起笔就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真是作文难,难于上青天!那么,怎样才能解决作文教学上遇到的这一难题,使学生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呢?
一、激发写作兴趣
写好作文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成功的前提是学生自己的求知兴趣和能力,而学生一旦有了浓厚的兴趣,就可以从被动的反应性的接受者变为主动追求的猎取者,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自觉性。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给学生创设一种急于求知的契机,激发学生的兴趣。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认为,“鼓励的力量也是无穷的”。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有他或多或少的可取之处,都可以从中找到值得赞扬和鼓励的东西。所以,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寻找优点,一旦发现,就写上鼓励性的赞语,或划上表示写得好的曲线或圆圈。同时,我还采取多种方式,一有机会便给予鼓励。如在课堂上,常拿他们的习作范读;课后,或在课室里张贴,或在学校办的刊物上登出来,或投稿到学校广播站,甚至寄到各级报刊杂志社等。这些来自老师的“赏识”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情效应,会成为一种鞭策和动力,学生的写作兴趣油然而生,自信心由此而生,写作水平也就会不断提高,随着写作水平的逐步提高,逐渐就会对作文萌生出更大兴趣,就更加热爱作文。这样,我的作文教学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境界。
二、努力培养学生个性
学作文的过程更应该是学做人的过程。作文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良好品格、正确的人生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是作文教学的途径和目标。要为文,先做人。人格意识的培养,是提高作文思想内容、思想感情的前提。树立正确的节操观念,是作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有对真善美的爱,才有对假恶丑的憎;只有爱憎分明,文章才会有热情,才会有动人魂魄的力量;有了正确的节操观念,作文思想内容的深度也必定会有所提高。引导和教育学生懂得爱憎和敢于爱憎,是作文教学的责任。情动于衷,才能发于外,感人至深的文章,必是先感动了自己的文章。通过作文教学,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读好书、看好画、听好音乐、欣赏优秀影视片、交好朋友。通过作文引导他们认清清浊、辨识良莠,使他们具有高雅的情趣,更会显出人格的光彩。个性是创造的源泉,学生有个性,表达才有个性。俗话说“文如其人”,习惯于有个性地表达的学生,其创造力的培养前景是无限的。通过作文教学使学生为未来人生道路打下创造的基础,应该是作文教学的最高目标。
三、加强阅读来提高写作能力
1.阅读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积累写作素材,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写作灵感,学习写作方法。课文中很多文章都是名家精选,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些文章,并将文章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联想,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写作灵感,通过对这些课文名篇的仿写,学习课文中的长处,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在学习“语文版”的推荐内容——理想时,笔者就让学生根据诗歌的第一节进行仿写,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几句话:“幸福是____,幸福是____,幸福是____,幸福是____,”进行延伸拓展,学习文中的写作方法,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对课文中涉及到的修辞方法、写作方法给学生进行及时地点拨,以让学生能够领悟课文的写作特点。
(2)丰富写作素材,提高思想水平。教材中的很多课文密切联系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多产生共鸣,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些火花正是让学生进行写作的契机,为学生写一些随感提供了内容,方便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进而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这既是作文的需要,也是做人的需要。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是进行写作的基础,是学生扩大自身写作范围的重要途径。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得反复进行训练,通过勤动笔,使自己在不断的写作实践中不断提高。
2.写作可以深化阅读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提高。如果一个初中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写出好文章是不太可能的,所以说阅读对于写作具有促进作用。那么它们二者之间就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吗,笔者以为不是的,语文写作也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语文写作,可以让学生体验情感。在语文写作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情感有一种亲身体验的感觉,通过阅读文章,能够激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共鸣,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由于文章反应的是作者思想的凝固,阅读文章的过程就是与作者、文章进行心灵碰撞、思想交流的过程,如果离开文章写作实践的基础,缺乏对文章逻辑机制的构思,将无法真实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从而不能使学生对作者、对文章心领神会,体会不到文章中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在很多情况下,只能是人云亦云,偏听偏言,拉大学生眼中文章与作者的距离。
(2)通过大量的写作,有助于学生把握文意,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妙处。文章是人的心灵活动和生命活动的表现,是心理结构的外化,学生只有在大量写作训练过程中,掌握了较强的语言能力之后,才能准确的把握文章课文的语言、内容、中心和主题。在学生进行写作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并在使用这些语言积累的过程中,产生新的体会,从而使自己的语言更趋于成熟、精炼。在对语言进一步强化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对字、词、句的感悟实践,提高其对文章情感倾向和感情色彩的感受力,进而更容易地理解文章语言中要表达的内容及运用写作的特点,更加准确地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
(3)通过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的缜密、敏捷、清晰。我们平时的思考的内容都是比较凌乱的,而在进行语文写作时,需要作者将自己脑中各种材料充分的调动起来,实现自己内在思想的外化,通过语言将自己脑中模糊不清的思想定型化,从而实现对自己思想的完善和整理。在此过程中,不清晰的东西会变得清晰,不严密的东西会变得严密,同时为了写作的需要,学生也需要通过不断地看待问题和表达思想,从而形成开放的思维方式。此外,如果学生爱上了写作,那么他会自觉的去阅读,以使自己进行更好的写作。
四、拓展写作空间,鼓励自由表达
语文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生活。尽可能放开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减少命题写作,提倡学生自主拟题。鼓励学生写观察笔记、生活练笔、读书笔记,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写自己喜欢写的内容。即使是命题作文,也要注意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使学生有发挥的余地。可以多出几个题目,让学生有选择余地;也可以只划定一个范围,让学生自拟标题、自由立意、自由选材。教师要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可以不限文体,不限时间,不限内容,不限字数……
总之,让学生在开放的写作空间里,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驰骋他们思维的快车。
参考文献:
[1]李爱萍.初中语文写作有效教学探索.《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 (8)
[2]李剑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浅见.《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4)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