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相会
【摘要】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在整个化学课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实践技能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本文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索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和精髓,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使我们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记牢化学知识。但是,在当今中学化学教学中,许多教育工作者为了盲目地追求和提高升学率,一味地向学生传授课本理论知识,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重知识轻能力的特点。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该重视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实验教学的能力。
一、实验前做好准备,引导学生实验前预习
教师在实验前先应思考实验的目的,清楚实验的原理,检查实验仪器、药品;必要时先自己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的可行性,并对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预判和处理,对实验可能存在不同结果的原因分析处理。仔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预习,了解实验的框架结构,包括实验基本操作,药品使用,仪器辨别使用及实验安全,避免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慌乱无头绪,不能得到实验结果或结论,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防止出现实验危险。
二、演示实验——课堂高效性策略
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实验。演示实验能紧扣课堂教学环节,以其形象、生动的教学效果,灵活多变的实验方式,高效的配合化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更重要的是演示实验能发挥演示教学的“示和范”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和规范化。在演示实验中,教师的实验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演示教学的效率,为达到演示实验的最大效率,我们做到“二高三重”。“二高”:成功率高、可见度高。首先,演示实验成功要高。在课前事先进行实验,使自己的实验操作规范、熟练,研究和摸索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实验成败的关键,做到心中有数,确保课堂中实验现象明显,以及教学时间的计划掌控。其次,教学过程中,可见度高。操作要面对学生,尽量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过程,同时要注意实验的教学性,操作过程中结合所教知识点进行适当加以解释说明。要注意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和规范化。“三重”:重视实验思想的渗透、重视实验过程的分析、重视实验方法的培养。在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教师最好走下讲台,让学生更清楚的进行观察现象。
三、学生分组实验
课堂高效性策略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材料亲自动手,独立操作的实验。这类实验着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同时又是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一种途径。实验课是最能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主导,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在实验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动手”能力训练,结合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注意实验操作的每一个细小环节,真正做到规范操作。这有利于提高实验成功率,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在自行设计时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为达到实验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和效能。我们做到“三戒一导”。“三戒”:
“一戒”课前不预习。每次实验前教师应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做好准备。预习并不是简单的浏览。教师可通过设计一些思考题,让学生通过预习来解答。
“二戒”课内不动手。实验课突出的特点是个人活动。如果学生对实验无兴趣,或是因人多仪器少而无机会动手,或是教师对实验施加过多的干预,剥夺学生个人操作的机会,造成学生假参与等,都将影响到实验课的效果,丧失实验的意义,因此,必须设法避免和防止不动手和假参与现象的发生。
“三戒”课后不总结,实验课并不单单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因此实验后可进行讨论与小结。多数学生把观察简单地理解为“看”,对看到的现象缺乏分析和思考,实验完毕后往往答不上产生现象的原因和实验的结论,每个实验完毕后,要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导”正确指导是实验教学成败的关键。实验证明,让学生参与实验教学,比教师唱“独角戏”要好得多。首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一些具体的观察活动,从一点一滴做起,对学生进行长期培养,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各种有启发性的问题,加以具体的指导,使学生逐渐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观察的习惯。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质疑。抓住现象的本质,找出与该现象相关联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其次,教师在实验中要经常启发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Fe(OH)2制备”演示实验完成后可继续提出: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制得的Fe(OH)2存在更长的时间?通过经常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就可以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曹华卫.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祖国:教育版》,2014(3)
[2]谭明会.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软件:教学》,2014(6)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