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杰+卢晶+
【摘要】参照哲学思想分析,在一种新事物产生的同时,之前的旧事物就会被毁灭进行重组,在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今天,高职教育的兴起,就是一次对传统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理念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这一点非常值得其他院校去学习。但是高职要想更好地发展,其先前固有的相关教学模式就需要进行改变。尤其对高职院校的中文教育,这种固有模式的改变确实非常困难。文章将对高职教育中文教学中目前存在的相关误区进行一定的讨论研究。
【关键词】高职;中文教育;误区
高职中文教学模式在考虑到高职院校的根本目标以及其办学宗旨时,应该与传统中文教学模式有本质上的不同。在自己之前的套路中坚定地走出来,努力摆脱中文教学地传统模式。目前,让大多数高职工作者感到困难的就是对高职中文寻找出一套适合其发展教育的教学模式。
一、讨论高职中文教学误区
近几年,职中文教学在高职教育的引领带动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不能不说的一点就是,高职中文教学依然存在有许多误区。
1.教师的教学作风有失严谨
人们都明白,兴趣对一个学生的重要程度,都说“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增加,就会无形中增加其对学习的主动性。而很多的高职学生对中文学习并没有多少兴趣,因此上就会出现这种现象,许多中文教师为了引发学生对中文学习的兴趣,增加课堂出勤率,就往往会去顺从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的进行都是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从本质上说,这么做没有什么不对,但是教师长此以往地迁就自己的学生,就离中文教学地本质目标想去甚远。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高雅、低俗之分,如果教师不能够对学生进行深内涵的引导,在教学上只是一味地去顺从、去迁就,那么中文教学的最终价值意义就不会得到很好地体现,培养出的学生也一定是良莠不齐的那种。
理想的中文教学应该是严谨的,有目的性的,如果教师只单纯注重学生的好恶,而不去考虑学生兴趣是否高雅,并且不去重视具体的教学内容,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发生畸形,中文教学绝对不可以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单纯地作为教学标准,如果教师只想去迁就学生的兴趣发展,而对中文教育的实质内容漠不关心的话,那么教师就只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却没有对真正的教学目的进行很好的实现。
2.“泛语文”问题的出现
对于中文教学,其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很多中文教育工作者去深思的问题。作为高职中文语文教学,应该注意去提升学生在对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等方面的认识。在进行中文教学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进行一定地引导,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学生多阅读一些内容深刻、文字优美且富有哲理的文章,有助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正确树立,这从本质上来说,确实无可厚非,但是这其中会产生一个误区,教师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上,却严重地淡化了中文其本身存在的特定内涵。将中文课当做思想品德课来讲,忽视了对语言技巧的学习,却一味注重对主题思想我本的深思细究,那么学生以后在写作时就不能够引经据典,从而就失去了中文教学本身的价值意义,学生在对大千世界进行思考时,充斥其大脑的就只有空洞的思想。
3.缺乏拓展
在高职中文教学中,为大家广泛熟知的一个必要的教学手段,那就是拓展。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视拓展。不过,教师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在拓展的具体实行中务必要追求效率、务必要追求信度。这又是为何呢?笔者认为,目前在进行中文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把拓展看作是对课堂知识的补充,这样做确实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激发作用,让学生对主题有更好地把握,但是有一点必须清楚,物极必反,因此做什么事都应该把握分寸,大多数教师在对中文教学进行拓展的过程中,不注重拓展内容与主题的密切结合,大肆地拓展一些与主题毫不相干的内容,使教学的目的更加淡化,主题被抛弃到一边,得不到有效地深化。这种拓展其实就是一种无效的拓展,是一种严重失度的表现。
二、纠正误区的方法
1.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目的及性质
高职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其实就是对操作性、实用性技能人才的培养,而高职教育其本质是一种职业教育,因此,在进行高职中文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在以后工作生活中需要的语文素养。进行积极地探索,努力地寻找出一条与高职语文教学相适应的新方法。
2.从中文教学目标出发
对于中文教师来说,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存在于语文跟其他学科之间的区别,要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运用方面的培养。高职语文教学主要是对学生在语言方法上运用的培养,而不是主要去培养学生的思想以及世界观。
三、结语
对于高职中文教学,一定要走出误区,进行改革创新,寻找出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对教学目的有更好地理解,开创出一条理想的学习道路。
参考文献:
[1]陈长荪.试论高职文秘专业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中文信息,2013(9)
[2]袁中文.高职教育改革十年思考——以会计类专业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4)
[3]汪亚明.试论高职教育的尴尬处境及未来走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