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藏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探析

2014-09-27 01:36杨翠珍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24期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农村

杨翠珍

摘 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迪庆州实施了以“三建三带三创”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础党组织建设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云南藏区;农村;基层党组织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4-0276-03

近年来,迪庆州始终以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党在云南藏区的执政基础、维护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来抓,结合迪庆实际,实施了“三建三带三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措施。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扩大了党的组织覆盖面,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明显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云南藏区的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亟需解决。

一、云南藏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

1.以“三建”为着力点,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是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开展了亮身份、树党旗活动,充分发挥“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小组一股力量、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作用。在迪庆州的广大农村,人们随处可以看到一面面鲜艳的党旗在每一名党员户的房顶上飘扬,这一方面让普通群众一目了然知道谁家有党员,谁是党员,对党员进行有效监督,同时也促使党员更加自觉、积极主动地履行职责。要求每名党员联系一户农户、培养一名致富能手、联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资助一名贫困学童。突出把消除党员空白村民小组和实现村民小组长由党员担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严格按照“十六字”(即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方针,坚持把好“三关”,即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关、发展对象考察关、接收党员和党员转正审批关,着力提高党员质量。加大在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优秀青年农牧民、退伍军人和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尤其在信教群众集中的村组加大发展党员的力度,发展党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全州原有86个党员空白村民小组,村民小组长只有45%是由党员担任,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消除了86个党员空白村,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村委会干部90% 以上、村民小组长95 %是党员和无党员空白村的目标。从县、乡下派了77名副科级干部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专门设立了15名专职副书记进一步增强了党总支的力量,切实解决了村党总支书记下派难、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

二是强化党组织建设。从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发挥作用出发,进一步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全州177个建制村党支部全部改设为党总支部,党员人数10人以上、村民人数100人以上的村民小组新设立了873个党支部。至2012年,全州共有29个乡镇,177个村委会,11个社区居委会。全州共有177个村党总支,886个农村党支部,19 054名农村党员。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建立和完善基层党支部活动保障议事决策制度,强化党支部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战斗堡垒作用。

三是强化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按照“七有”(有活动室、有电教设备、有书报学习资料、有广播设备、有国旗、有党旗)标准全面完成村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任务,使其成为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平台、宣传政策的窗口、传授知识的课堂、维护稳定的重要阵地。按照财政划拨、党费支持、村党组织自筹等办法筹集资金,建设了全州177个建制村党总支及534个村民小组党支部的活动场所。

2.以“三带”为出发点,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使党员成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模范。实施带头党支部和培养致富带头人计划,突出提高党员素质和壮大集体经济两个重点,按照分级培训、整合资源、阶梯式提升党员素质的办法,将党员培训纳入到干部教育中长期规划,确保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参加1次县或县以上举办的集中培训,累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其他村干部每年接受1次轮训;所有自然村党支部书记每年至少参加两次乡镇党委举办的集中培训,累计集中时间不少于3天,乡镇党委每年组织一次农村党员集中培训,切实提高党员的素质和能力。

二是党员使成为带头维护稳定和带领群众维护稳定的模范。通过建立和推行党员承诺、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评星等制度,不断发挥党员在云南藏区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如维西县塔城镇巴珠村是全镇僧侣最多、全民信教地區,与西藏、印度、尼泊尔等地区宗教人士交流密切,维护稳定任务十分严峻。巴珠村党总支严格执行州委关于维护稳定的各项部署,要求党员身体力行,维护社会稳定。立足巴珠村僧侣多、信教群众多的特点,严格落实“两委”班子成员挂钩联系重点信教群众制度、村“两委”与僧侣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定期深入信教群众家中,用拉家常的方式,认真了解僧侣和信教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情况,并落实措施为他们排忧解难。在僧侣中广泛开展“出家守法戒,修行利国民”主题教育活动,以造册登记等手段严格加强对僧侣的跟踪管理,充分掌握僧侣的动向。同时在信教群众中以会议、观看电教片等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

三是使党员成为带头保护生态和带领群众保护生态的模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迪庆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所在,是迪庆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组建护林防火队,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倡导生态文明,提高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自觉性。通过不懈努力,全州“三带”型党员占农村党员总数的比例不断提高,能力明显增强。

3.以“三创”为落脚点,促进迪庆和谐发展

一是创小康村,实现“四有”、“五通”、“四保障”的目标要求。“四有”即:家家户户有保障基本生活的高稳产农田或经济林地、户均有一项增收致富的产业、户均有一院安居房、村村有一套合理管用的好制度;“五通”即: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四保障”即:困难农牧民基本生活、农牧民子女上学、农牧民就医、农牧民文化科技需求得到保障。

二是创平安村,实现“八无”、“六健全”的目标要求。“八无”即:无民转刑案件、无黄赌毒案件、无重大群体性事件、无重特大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无重特大火灾和交通事故、无分裂破坏活动和邪教传播、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六健全”即:综治维稳组织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健全、维护稳定管理制度健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制度措施健全、促进团结和睦的村规民约健全。

三是创生态村,实现“四有”、“五无”的目标要求。“四有”即:每村有一批长期有效保护生态的建设工程、每村有一片经济林或生态林、每村有一批民族文化特色建筑、每户有一套沼气池或太阳能热水器;“五无”即:无乱垦滥伐、无偷捕盗猎、无三废污染、无白色污染、无疫情疫病,不断增强云南藏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实施创小康村、平安村、生态村过程中,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研究和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细则和严谨细致的考核办法,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适时评选表彰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确保“三创”的顺利推进,促进迪庆和谐发展。

迪庆实施的“三建三带三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是迪庆在实施“云岭先锋”工程、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的结果,它凝聚着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和广大党员辛勤工作的汗水和智慧。“三建”是基础,“三带”是核心,“三创”是目标,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过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党员与群众的联系得到进一步密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农村社会基本保持稳定,实现了中央、省委对迪庆“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的目标要求,在全国藏区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云南藏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中面临的困难

迪庆在实施“三建三带三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

一是集体经济薄弱,组织活动难开展。迪庆州每年给予农村每个党员100元作为党支部活动补助,但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党支部开展活动需要资金外,群众日常生活中开展的一些节庆民俗活动、群团组织的相关活动,以及其他的公益事业等都需要村“两委”投入一定經费进行“赞助”。由于党支部自身经费有限,加之村“两委”又没有其他经济来源,难以满足群众及群团组织开展活动给予经费赞助的需求,更无力投入村里的公益事业建设,致使党组织的形象在群众中受到损害。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是当前迪庆州绝大多数村存在的客观情况。

二是阵地建设仍然薄弱。农村党员活动阵地是组织党员开展各种活动的场所,同时也兼备了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群众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开展各种健康文娱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各种信息的集散地,是同教堂、教点、寺庙、茶室、舞厅等宗教、文娱场所争夺群众的重要场所。迪庆共有村民小组2 253个,建立党支部873个,农村党支部数只占村民小组总数的38.7%,党小组的设置仍然有较大空间;873个村党支部中,534个支部有活动场所,占村党支部数的61%,有339个党支部没有活动场所,数量上仍然不足,难以满足党支部活动的需要。

三是党员干事创业缺乏资金。随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不断加强和农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许多农村党员都有很高的创业干事的激情,但资金问题是他们最大的困难。目前的国家贷款信用评价体系里,贫困地区农民因其收入少,无固定收入、信用等级低等因素影响,其信用等级是相对较低的。尽管目前国家出台了一些农业小额贷款,但贷款的手续复杂,还要有相应的担保、抵押,农村房屋、土地又难以作为抵押物,如果没有国家干部的担保,农户要从信用社贷款是很不可能的事。

四是党组织和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能力不强。在“三建三带三创”建设过程中,党员在带头维护稳定创平安村,带头维护生态创生态村方面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但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创小康村方面仍存在较大困难。主要表现为:党员带头致富乏力以及党支部带领群众致富缺少方法。由于支部班子的整体素质不足和支部本身资金严重不足,在短期内无法找出较好的发展路子,带领群众致富。

五是党员素质偏低,党员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在边远山区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如以白济汛共恩村施谷底第五党支部为例,整个支部有15名党员,其中,有高中文化1名,初中文化3名,初中以下11名;50岁以上的党员有8名,40~50岁的的4名,30~40岁的1名,30岁以下的两名。这样的一个文化和年龄结构,要求其发挥“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作用是有困难的。此外,在消除党员空白村过程中,存在突击入党的情况,少数党员素质偏低、能力不强,影响了党员作用的发挥,也在群众中造成消极影响。对党员的培训未能按规定实行,如对村“两委”负责人每年累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其他村干部每年接受1次轮训等规定并没有切实落实,甚至是根本就没有举办过相关培训。

三、进一步加强云南藏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措施

一是以农村党支部为中心,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由于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的不断推广,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要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发展以农村党支部为中心,以农户参股为主,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集体经济,依托本地、本方优势资源,将历次“千促”活动中的“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规划付诸实施。要从政策层、资金、信息等方面大力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切实解决农村党支部无力、无钱办事的困难。

二是选配好支部书记,带动队伍健康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否取得实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否发挥,关键是支部书记。支部书记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的作用发挥好了,就能带动普通党员发挥作用,进而影响群众。要根据迪庆州农村村委会设立村党总支,村民小组设立党支部的实际,选配好支部书记,推动党员队伍健康发展,提升党组织及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和感召力。

三是加强农村基础实施建设。迪庆绝大多数农村都已经解决了吃、住、穿的问题,但行路难仍然是个大问题,农村需要的商品运到农村成本高,农副产品外运困难。农田水利基础薄弱,遇到干旱或是水灾农业生产得不到保障。要进一步解决好农村农田水利、乡村公路拓宽、硬化、保畅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业稳产保收和农村与外界商品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四是继续加大投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根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七有”要求,继续加大投入,建设完善村党支部活动场所。充分利用村民小组校点撤并后闲置校舍或公用空房,通过5年左右的的时间,力争每一个党支部都有一个活动场所,让党组织有议事的地方,有学习的场所。

五是切实落实培训计划,提高党员整体素质。虽然对加强村“两委”负责人、党支部书记、普通党员都有培训的计划,但大多数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上述人员实际参加培训的时间、次數少之又少。加之多数党员文化层次低,党员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上能力不足,这与缺乏培训有很大关系。要切实完善落实培训计划,加大对党员进行时事政策、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其本领和能力,使农村党员在带头致富和带领致富上有大的突破。

六是坚持标准,确保党员质量。严格按照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坚持把好“三关”,在源头上抓好党员发展,确保党员质量。对在消除党员空白村过程中突击入党的人员要组织进行教育培训,增强他们党的宗旨意识、为民服务意识、大局意识,提高其履职能力,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形象。针对年轻党员、妇女党员比例较小的情况,高度重视发展年轻党员、妇女党员,改善党员队伍结构。

七是选配好支部书记,带动队伍健康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否取得实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否发挥,关键是支部书记。支部书记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的作用发挥好了,就能带动普通党员发挥作用,进而影响群众。要根据迪庆州农村村委会设立村党总支,村民小组设立党支部的实际,选配好支部书记,推动党员队伍健康发展,提升党组织及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和感召力。

八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为党员干事创业提供支持。着眼于农村实际,出台便于农村党员群众贷款的信贷体系,建立农业贷款担保机构,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特别是大额贷款难的问题,为无钱创业干事的农村党员干事创业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政府部门要采取措施,促使农村金融发展实现信贷公平。

[责任编辑 魏 杰]

猜你喜欢
基层党组织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究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